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柴寮港的散港

柴寮港的散港

A为新芭(Bagan Baharu),B为沙凌(Kg Bagan Che Akim),C为柴寮港(Kg Bagan Siakap,地图误作Kg Bagan Che Akim),,D为5号芭(Sungai Tiram),E应该为6号芭之处,F为大直弄(Kg Pasir Hitam)。除了F外,余者已无人烟。
曾在本欄寫過《海王與峇眼遷村》(4月11日),今日再談一個與海王有關係的“散港”漁村──柴寮港。
散港是一句福建話,很難給它準確的翻譯,比較接近的是“漁村的散失”吧。
柴寮港也是福建話,它的馬來名稱是Kg.Bagan Siakap,那是因為漁村建立在“只合河”(Sungai Siakap)上,其前身是“新芭”(Bagan Baharu),大約開港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
新芭位于霹靂沿海直弄島(Pulau Terung)上,遠離內陸卻瀕臨馬六甲海峽,住有幾十戶人家,全是討海的華人漁民。自開港後一直到1965年,該漁村面對泥沙淤積造成的擱淺問題,于是整個漁村就遷徙到比較靠近內陸的柴寮港。
柴寮港有居民41戶,人口200餘人,除了一家潮州人,余者都是福建人,以林、郭二姓居多。港主是林福和,村裡有間華小──海濱國民型華文小學,學生數十名。
柴寮港的前身是新芭,對內陸(太平等地)的人來說,人們熟悉的是新芭,因此當地居民對外多自稱居于“新芭”。其所以散港,是因為“南海王”潘亞書(通稱統賜)。潘原為十八丁過港(Seberang Kuala Sepetang)的討海人,後赴雪州從事“沙莪”(Sagu)生意失敗,唯有鋌而走險,搶劫當地一間金店。因此成為警方通緝的要犯,他只好逃亡海上投靠海王陳番城(以前訛譯為陳坤憲)。
由于潘氏凶狠殘暴,殺人越貨無惡不作,而且出入都是一伙人,尤其兩名表弟──劉明通與“缺嘴”(綽號,原名不詳)為其得力助手,這令獨來獨往的陳番城感受到威脅,所以對他們也避忌三分,擔心他們覬覦其地位而暗算他。大約1969年10月間,陳氏與他們約法三章,今後大家分道揚鑣,以峇東(Matang)為界限,南部歸他們管轄,北部則屬陳氏之地盤。
潘亞書脫離海王陳番城後,自立門戶自稱為“海王”,為了分別,姑且稱潘氏為“南海王”更為貼切。他看中柴寮港,決定在此安家落戶,打算洗手改行,退隱江湖。
豈料其行蹤被警方發現,1970年5月10日,太平區警長依斯邁及巴加警長率領12名精干警員,分開兩組圍剿潘亞書,凌晨6時餘潘氏被射殺死于房屋裡,年30歲。劉明通往屋後逃出時,被擊中腹部而亡,年25歲。潘妻陳仙娥受傷,3日後的5月13日于太平醫院宣告不治,芳齡22歲。
潘亞書只當上6個月左右的“南海王”就被消滅了,其管轄的峇東以南的“海上王國”地盤,再次回歸到海王陳番城的手上。
警方剿滅潘亞書後,三不五時就到柴寮港,向居民調查潘氏生前的活動情形。但居民們受教育不多,且少與外界聯系,除了福建話及略懂華語外,馬來話基本上聽不懂。被問話時,只會答以“tak tahu”(不知道)。警方以為他們不合作,一些暴躁者更動手打了幾個居民,在杯弓蛇影之下,居民們怕受牽連,自我驚慌而逐家搬離。他們分散遷至大直弄(Kg.Pasir Hitam)、雙禮佛(Bagan Panchor)、班台(Pantai Remis)、雙溪吉隆(Sungai Kerang)及太平等地。
不到兩個月,只剩下一家林姓居民而已,海濱華小連一個學生也沒有,黃益雄校長只領干薪,于是向教育局呈報詳情,1970年10月1日學校關閉。在最後一家搬離後,柴寮港也就荒蕪人煙了。它是因為海王而“散港”,此原因實為罕見。
今年6月間,承蒙峇東海燈瓦煲海鮮魚粥的東主吴雅民先生開船載我遠赴柴寮港,附近尚有新芭、沙凌(Kg.Bagan Che Akim,原有住戶20餘家,皆潮州人,沒學校),還有5號芭、6號芭(此二芭有多個炭窯,有工人宿舍,無住戶),可是如今卻是一片茂盛的紅樹林,人煙早逝,炭窯已滅……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04.11.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