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纸厝与饭亭

纸厝与饭亭

馬六甲現代的紙厝擺放于棺材前,又配搭上奴婢紙俑,顯然受到飯亭的影響,已成當地特俗
这是北马的纸屋。
1921年太平头家黄务美丧礼上的“饭亭”,可惜后面的饭亭不是拍得很清楚,不过持幡仙女、花灯及桌头娴一目了然。(黄定科提供)
黄务美丧礼饭亭前的纸糊“普陀山”,以佛教故事人物为题材,前端立有一对锡克司阍纸佣,那是当时殖民地的风气所致,显得特别威严,皆为精致的艺术品。(黄定科提供)
紙厝也稱“靈屋”、“冥屋”,與飯亭都是紙糊的藝術品,專用于喪禮上。
紙厝即是紙做成的房屋,在喪事上焚燒後,供逝者在另一個世界居住用。飯亭則似紙厝卻不是紙,用于供奉逝者的神主牌位及“魂身(紙做的偶像)”。人們都知道有紙屋,卻不知道“飯亭”是什麼。其實古早的福建人喪禮上,它們都會出現!
為了使大家明白,我們先談談福建人的“返主”儀式。
早期的社會交通及電訊不發達,人家辦喪事時,在聘請僧道、訂制紙糊冥品、糕粿等喪事用品方面,必須花費較長的時間。因此都會在逝者身故後數日或數十日出殯,然後在下葬後舉行“點主”儀式,即由點主官給孝男背負著的神主牌位及魂身開光。接著,同樣的出殯隊伍,改由紅彩紅燈走在前,一路又敲打奏樂“返主”回到喪府。這時候才開始僧道“做功德”(做法事)幾日或幾十日不等,最後焚化一切冥品,儀式才告結束。
我國早期的福建人社會,尤其有錢階級,均會有“返主”。其實在中國閩南地區,喪事一定是採用“返主”儀式。紙厝與飯亭包括普陀山皆為“返主”須有之冥品,紙厝乃燒給逝者在另一個世界(中華傳統死後世界)居住,飯亭則為供奉逝者的神主牌位及魂身,並按時供上飯菜,通稱“捧飯”,供逝者饗用。至于普陀山,那是接引逝者前往的佛教世界,今日北馬一些大型喪事上還會見到普陀山及簡化的飯亭。
北馬的飯亭前端是一對騎鶴持幡的仙女,旁邊有“桌頭嫺”(福建話,奴婢紙俑),上有花燈。飯亭外為“普陀山”,那是以佛教故事人物為題材的大型紙藝術品。而今佛教推行大改革,我的推測,大概十年後,佛教喪事的紙藝術品將在我國消失,將來只剩下道教一派而已。
二次大戰後,“返主”漸漸消失,整個習俗演變為先在出殯前的“做功德”,待超渡亡者後才出殯。因此,在北馬區出殯前的“做功德”儀式上,雖然還有著“捧飯”,但基本上飯亭已淘汰,人們只採用紙厝,並在出殯前一晚子夜12時焚化。
馬六甲南馬地區的情況略有不同,據當地真真長生店東主林炳耀先生說,以前馬六甲也有“返主”,後來也消失了。早期的做法是安奉飯亭7天後才焚燒,比如3天出殯,也是安奉至7日;至于紙厝,俗稱“雙虎頭”(屋頂上有雙龍之裝飾,故稱),待過一些日子或經濟充裕的時候,才糊一間燒給先人。所以說,飯亭只是暫時性的,紙厝才是永久性的房屋。當淘汰了飯亭,就直接將紙厝擺在棺材前面,以紙厝取代飯亭,然後出殯之際,取到山上墳前燒化。
北馬的紙厝不擺在棺材前,而是在另外的地方,而且,紙厝是不配搭奴婢紙俑,那是飯亭專有。馬六甲的紙厝配搭紙俑及擺在棺材前的作法,顯然受到飯亭的影響,已成為當地特俗。可是紙厝不是飯亭,豈可“文不對題”地擺置?甲州將兩者結合為一,將紙厝以飯亭的方式擺放,誠然耐人尋味!
紙厝和飯亭是“姐妹”冥品,造化卻戲弄它們,導致“姐”離“妹”散。飯亭逐漸勢微罕見,餘下紙厝尚在人間苟延殘喘。可見民俗是活的,會隨著生活環境而演變。以前我們的社會,無論是婚、壽、喪或傳統節日,都有許多精英的紙藝術品(包括剪紙),然而,我們逐漸遺棄了它們!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06.7.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