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我人·汝人·伊人

我人·汝人·伊人

北马福建话属于漳州音闽南语,中南马及新加坡的福建话则为泉州音闽南语。在一些词汇上,经常出现不一样的现象!
就如人称代词,我、汝(你)、伊(他),虽然差别不大,可是若不止一个人的代词,就有分别了。比如泉州闽南话称我们为“阮”、称你们为“恁”、称他们为“因(左人右因)”,而北马漳州闽南语则为“我人”、“汝人”、“伊人”。当然,泉州某些地方也有叫做:阮人、恁人及因(左人右因)人。这样的叫法不算是错,因为地方不同,肯定会出现迥异。
历史上,广州最早是中国的第一大港,到了宋元时期,福建泉州跃升为中国对外贸易最繁盛的第一大港口,泉州人善于经商,勇于外闯,可惜因为明清时代朝廷的封闭,实行“海禁”,致使泉州港渐渐衰落。这时候漳州的月港(今海澄)崛起,取代泉州成为闽南对外贸易的港口。漳州人大量出洋的时间,主要是在明末清初,当时整个东南亚华人商业社会,盛行漳州音的福建话。不仅华人社会,即使土著语言也受到漳州音福建话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广东及漳州人很早就移民到东南亚。明朝巩珍著《西洋番国志•爪哇国》有云:“杜板,番名赌班。此地约千余家,中国广东及漳州人多选居于此,以二头目为主……杜板向东行半日许至新村,番名革儿昔。此地原为枯滩,因中国人逃来,遂名新村,至今村主广东人也。约千余家。各处番舡皆聚此……”
上面所言,说明广东及福建漳州人都是较早的移民群体,而且广东移民人数并不少。可是为什么与印尼、马来西亚及文莱土著文化产生交融的却只是漳州民俗文化而已?
《海外华人百科全书》一书之<印度尼西亚>篇章谓:“……土生华人马来语与华语完全不相同。该种语文浅白易懂,是市场用语,为爪哇市井的共同语言,尤其是在城市,各族人士都用它。在城市里与市场上,华人的影响力大,所以华人才同该种语言联系起来。甚至政府官员、欧亚人士、外来商人,及来自其他语文地区的人士,都以该种语言沟通。”土生华人马来语也叫“巴刹马来语”,通行于印尼、马来西亚及文莱等地方。它是一种以马来语为主,却掺杂了漳州音福建话、印度话及西方话的语言,语法却采福建话的方式。比如马来话的rumah saya(屋子,我的),可以说成福建话式的gua punya rumah或saya punya rumah(我的屋子)。这种语言影响极大,是民间社会和市场上的流行语言。
即使在今天,巴刹马来话还是可以通行。上述的我人、汝人、伊人即是其中一个例子。它借自福建话,不是借自马来话、印度话或华人其他方言。所以,巴刹马来话可以将“我们(kita)”说成福建话式的gua orang或kita orang(我人),“你们(kamu)”说成lu orang或kamu orang(汝人),“他们(mereka)”说成dia orang(伊人)。
因为福建人的包容性大,排他性小,以及开放性强,保守性弱。因此福建人在文化交流,商业经营,教育发展,民俗演变等等方面,皆比其他籍贯华人更有优势!尤其语言交流,马来语的中文借词,绝大部分是借自漳州音福建话!
光明日报·光明论坛·侃侃集。文:李永球。(2006.10.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