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谁说丧礼不可哭?

谁说丧礼不可哭?

親人逝世,傷心痛哭乃是人之常情。有人說,生前不孝,死後才大哭有什麼用?難道說,不哭的人就是孝順?其實孝順者有不哭的,也會有哭的;同樣的,不孝者會有不哭的,也會有哭的。孝與哭是兩碼事,不可混為一談,只有思想偏激者才會給人亂套帽子。
儒家文獻上關於喪禮的哭泣禮儀非常之多,兩千餘年前的《儀禮•喪服第十一》即云:“居倚廬,寢苫枕塊,哭晝夜無時。”(居喪期間住在倚廬中,睡在草薦上,頭枕土塊,哭泣唯哀痛所至,不規定在晝夜某一時間)【1】;《禮記•問喪第三十五》云:“動屍舉柩,哭踴無數。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懑氣盛,故袒而踴之,所以動體安心下氣。”(移動屍體進棺的時候,舉動靈柩出殯的時候,親人們就盡情痛哭跳腳,沒有限數。憂傷之心,劇痛之意,悲哀得心志忿懑,火氣太盛,所以袒露肢體而痛哭跳腳,這是用來活動身體,安定心緒,降下火氣的)【2】;《孝經•喪親章第十八》說:“擗踴哭泣,哀以送之”(捶胸頓足,嚎哭痛泣,用哀痛的心情給上親送葬)【3】
《禮記•三年問第三十八》謂:“……小者至於燕雀,猶有啁噍之頃焉,然後乃能去之。故有血氣之屬者莫知於人,故人於其親也,至死不窮。”(……即使燕子、麻雀之類的小鳥,如果失去伴侶,還會有啁啾哀喚的時刻,然後才能離開。有血氣的動物中,沒有比人類更聰明智慧了,所以人對於自己親人的感情,是至死也無窮盡的。)【4】
徐福全著《台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752頁)說道:“連動物對其親屬之死亡猶會悲傷而不忍,更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類?傳統的儒家深知人類對親人之死亡,感情上第一個反應是悲哀,而且會至死不窮,因此便以“哀”為喪禮之主體……”
的確,禽獸會因為失去親伴而哀號,更何況我們人類呢?生離死別的巨大創傷,痛到了傷心處,要人不哭,實在不合情理。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在華社的傳統喪禮上還可見“哭喪”。嗣後就少見了。昔時人們哭喪時,有些會馬上創作成“哭喪歌”,將心裡話用唱出來,唱給逝者及親友們聽。有些非親的友人也會以“哭喪歌”來向逝者表達恩情及感謝,或表揚逝者雪中送炭和古道熱腸,並祈求天地神明保佑他出好子孫,兒孫個個出人頭地。誠然賺人眼淚,我們中華文化傳統的感恩情操完全流露出來。而今,孝眷們不僅少哭,甚至是嬉皮笑臉,談笑風生,毫無“哀”的心情。我們可以選擇不哭,這點我不反對。但可以嬉皮笑臉嗎?若看在友族同胞的眼中,他們會怎樣看待我們?孝男就要有“孝男面”(閩南話,苦瓜臉),起碼你得嚴肅,盡量不笑。
《周禮》裡有“小宗伯”官職者代哭之記載:“及執事視葬獻器,遂哭之”(與梓匠等查看下葬時所獻的明器,並代喪主哭)【5】。這是職責上的義務代哭。民間後來出現一種“代哭”職業,由善於哭唱喪歌者代哭。哀哭至親的逝世變成職業,實在不可理喻,本身不哭請人哭,這樣的代哭已經失去了意義。
近年來參加了多場喪禮,發現許多孝眷以微笑向弔唁者招呼或談笑風生。某些佛化喪禮的主持師父在向孝眷開示時,他們習慣了在寺裡採用幽默風趣的語氣,結果在喪事上也是如此,就引起孝眷的開懷大笑,可見人們逐漸接受在喪事上的“笑”。我們的喪禮從“哀”到“笑”,這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實在不可思議。喪禮上失去傳統的哀和哭,原因除了是社會及觀念的改變,及時下的人們對傳統不了解之外,另一個原因是佛教界的提倡──喪禮不哭。
當我向佛教界的長輩請教時,他們說佛教並不是不允許人們哭喪,根據佛教的講法,當一個人死後要往生時,親人的痛哭只會使到他要離開時更加痛苦,難於往生去。 所以要哭的話,盡量避免在逝者面前哭。但是,一些佛教徒,卻誤導人們,叫人完全不可哭!
其實,一個人倘若有堅定的信念欲往生極樂世界,其親人再怎樣哭也影響不了他。假如他戀棧世間的榮華富貴,名利妻兒,即使不哭,他也到不了西方極樂世界。就如人們送親人出國一樣,“哭送”的確會令他走得十分難過,但時間一到,他還是會出國。
佛教提倡喪禮不哭的原因,主要是讓逝者安心地離開,哭只會令他更加痛苦。然而在傳統喪禮上,有幾個儀式是讓逝者安心上路的。如北馬傳統喪禮上,入殮(把屍體 裝進棺材)、移棺到外面進行奠祭、移棺上棺車及移棺入葬時,孝眷們都得“背向”棺材(逝者),那就是含蓄地告訴了逝者,生死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背向他即是不看他,不眷戀他,要他明白人已死了,不應該再留戀世間的一切,應該安心地走到另一個世界去。所以傳統喪禮的哭泣雖會使逝者痛苦,不過在背向他時,他則會明白,會安心地離去。提倡不哭實是多此一舉!
當然,古代傳統的哭泣習俗有些已難於適合現代社會,古文獻中的跳腳捶胸和固定時間哭泣方式,也難令今人接受。然而生離死別是最傷心之事,當你悲傷痛苦時,那就自然地讓真情流露,給哭出來吧!先人在天之靈,看到有人為他的離去而哭,將會感到安慰。逝者會在喪禮上,當我們背向他時安心地走的。
教人生,教人死,教人不哭亡親無情理!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文化空間》【田野行腳】專欄,圖文:李永球。2006年4月16日
修訂於2010年7月22日

【1】  彭林注譯《儀禮》,279-281頁。
【2】  王文錦譯解《禮記譯解》下,850頁。
【3】  甯業高、甯業泉、甯業龍著《中國孝文化漫談》,241-242頁。
【4】  同注【2】,872-873頁。
【5】  錢玄、錢興奇、王華寶、謝秉洪注譯《周禮》,187-188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