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 星期六

為何祭品採用十二之數?


 

        華人風俗在祭祀時,通常可見採用十二之數,如十二碗菜餚、十二碗飯、十二塊糕粿、十二粒紅雞蛋、十二杯茶酒、十二雙筷子與湯匙等。每一種的數量以十二個為主,祭祀神明的逢閏年則為十三個,也有採用廿四或三十六個不等,或可減半為六個、四個、三個或兩個不等,均是十二的倍數。

         經常有人問的問題,為何以十二的數目為準?民間的說法是:十二之數是以一年十二個月做準繩。根據《禮記•郊特性第十一》云:“祭祀那天(按:指祭天那日),天子穿着滾龍禮服,上繡日月星辰,用來象徵上天,頭戴王冕,冕上垂懸著以五彩絲線貫穿的十二個玉串,這是效法天的大數。古人把天空劃分十二等分,即十二‘次’。天子乘用素車,這是珍視此車的質樸,有著十二條飄帶的龍旂,上面畫著日月,也是用來象徵天的大數的。”(原文: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則天數也。乘素車,貴其質也。旂十有二旒,龍章而設日月,以象天也。)(王文錦譯解《禮記譯解》)所以,十二是一個“天數”,傳統上喜用此數來做標準。


         《周禮》云:“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古代天子有六冕之服,最尊貴的是“大裘而冕”,冕有十二旒,衣裳十二章……。(錢玄、錢興奇、王華寶、謝秉洪注譯《周禮》)

         所謂“十二次”,《辭海》的詮釋:“把一周天分成十二個部分的一個制度。用以量度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在《左傳》、《國語》兩書中初見若干次名,主要用於記木星位置。……從《爾雅·釋天》得知,各次大約以黃、赤道帶附近若干較顯著的星官為標誌。《漢書·律曆志》中始記載了十二次的全部名稱: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所列數據表明,它們是按赤道經度等分的,卻又與二十四節氣相聯繫……”


     馬振亞、張振興編著《中國古代文化慨說》:“十二辰。中國古代對一周天的劃分方法。大抵是沿天赤道從東向西將周天365.1/4度等分為十二個部分,每部分約三十度,用地平方位的十二支來表示,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把三十度叫一辰,所以十二等分就叫做十二辰,與二十八宿有對應關係。當星宿南中天時,十二辰與地平方位的十二支正好一一對應。十二辰的一種應用就是歲星紀年。十二次。中國古代為了觀測日月五星的位置和運行軌道,便把黃道帶自西向東劃分十二個部分,稱作十二次。次與宿為同一意義,均為止、停留之意,即日月五星停留之所。由於太陽一年之中與月會合十二次,故分為十二次。……”


    綜合而言,十二天數是最尊貴的,與十二辰、十二次有關,即把天上分為“十二”個部分,也就是太陽與月亮一年內會合十二次,等於一周年。古代把天劃分十二個部分,以十二地支來表示,農曆的月份也是十二地支命名,所以,民間以為十二之數是源自“十二個月”,大體上來說並沒錯。而《禮記》則指出是“天數”,但民間老百姓不懂得深奧的天數,只知道十二個月之意。因此就有了民間的十二個月之說,那不過是天數(十二辰、十二次)的簡單說法,人們一聽就明白。

    古代祭品供品的數量極多,那是農業社會人口多之故,人們靠體力幹活,必須食下很多食物補充體力,而且生活較為貧苦,除了三餐,極少其他食物,當有祭祀時,就有大量供品上桌,讓人們享受美食並大快朵頤而飽腹。那時候用的祭品或廿四或卅六道不等。現今每日都有豐富的食品,造成人們都不大愛吃祭品,吃不完又浪費,就酌量刪減,一些糕粿水果或只有一兩個,菜餚本來有十二道,如今多數簡化至六、四或三道。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3年7月12日

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福建話的“肉”可作豬肉解嗎?



 

一位政治人物指本地福建美食“肉骨茶Bak Kut Teh”不應列為美食遺產,蓋因“肉Bak”就是豬肉,極為敏感。這裡來個野人獻曝,漫談福建話(閩南語)的“肉”是否可作豬肉來詮釋?

《現代漢語詞典》的肉解釋有五義,不包含“豬肉”。而《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的肉有四義,一、人或動物體內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韌的物資。二、專指豬肉。三、某些果實中可以吃的部分。四、某些器物的主要部分,如刀肉(除刀柄、刀背以外的部分)。可見福建話與華語略不同,肉有時候可作豬肉解。福建話的肉有三個讀音,文讀liok、白讀hik、俗讀bbah(我國福建話羅馬拼音為bak)。

豬肉是華人主食,而豬肉在福建話裡有時可簡稱為“肉”,肉在福建話是可以專指豬肉,但肉不一定就指“豬肉”。

福建話裡專指豬肉的詞如:買肉、賣肉、肉丸、肉骨、肉皮、肉油(豬油)、肉油粕(豬油渣)等等。某些豬的器官會加上“豬”如:豬肝、豬肺、豬心、豬肚、豬腳、豬耳、豬頭、豬舌、豬頭髓(豬腦)、豬頭皮等等。甚至不冠上豬也可以專指豬的器官,如:腰子(豬腰),腰子炒麻油即豬腰炒麻油。但肉也有“模棱”地帶詞,如:肉粽、肉骨茶。我國華裔穆斯林曾經做過雞肉的“肉粽”;1999年立百病毒期間,曾經有過雞肉肉骨茶,甚至也有素肉骨茶、海鮮肉骨茶等。這些食物就不單單是純豬肉了。


語文有廣義(擴大)狹義(縮小)及引申義之分。“菜”即是其一。比如在餐館點了七道菜,這個廣義的菜即菜餚的意思,包括了豬羊、雞鴨、魚蝦等葷腥。同樣的,肉有時候也泛稱一切葷腥之物。比如,三肉一菜一湯,這個廣義的肉包括了豬羊、雞鴨、魚蝦等肉類。台灣閩南歌《歹歹尪食袂空》有一段唱道:“嫁到跋筊尪(賭博丈夫),筊贏食肉,筊輸食蔥”,歌詞的肉,就包括了各種肉類,非專指豬肉。

印尼話借用福建話的“肉bak”更多。《新印度尼西亞語漢語詞典》收錄有:bakmi(肉絲麵。Bakmi goreng炒麵)、bakpao(肉包子)、bakpia(帶餡月餅)、bakso(肉丸子)、bakwan(把嫩玉米、豆腐、蝦剁碎和上麵粉油炸而成的食品)。字典註明是借自中文(僅bakwan沒註明)實際上乃借自福建話的肉麵、肉包、肉餅、肉臊、肉丸。我田野調查的理解與字典略有不同,bakmi是一般的麵食;bakpao可泛稱各種不同餡料的包類食品;bakpia亦然,可作各種餅乾的統稱,不僅僅用於月餅;bakso是各種肉類丸子(尤其魚丸);bakwan以韭菜、豆芽、蝦、麵粉,經油炸而成的食品。



印尼語借用福建話的肉bak,詞義更加廣泛,是有關食品的泛稱,已經超越了豬肉的含義,甚至不包含肉類。比bakpia就包括綠豆等餡的餅乾,bakpao包括了有綠豆、雞肉餡的包。

至於bakso,也見於我國各地馬來食品中,bakso有個bak,恐怕會因為bak字被敏感化了而改名。但願不會如此。

總括而言,福建話的肉是包括各種動物及水果的肉,某時候也可專指豬肉。按照一般的理解,肉骨茶的確是採用豬肉熬煮的食品,所以那位政治人物就刻板地認為肉bak就是豬肉。不過肉這個字,不等於是豬(我國福建話豬有三個讀音ti\tu\tir)。印尼語借用福建話的bak,即是實例。倘若硬將bak與豬肉聯想在一起,那麼請把bakso改名了再說吧!

我可以接受肉骨茶是豬肉的食品,無法接受“肉bak”就是豬肉這個說法!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3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