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棺材上的“棺被”

 



         在早期社會,出殯前棺材擺在喪府裡,其上得蓋上一張棺被,尤其是西馬來西亞的西海岸一帶如檳城、霹靂、馬六甲等地,福建及峇峇族群最喜愛採用棺被。

         顧名思義,棺被就是棺材上的被單,是裝飾棺材不使人看了產生恐懼或厭惡心理。棺被是古代精美的刺繡品,繡工精湛美觀,顏色通常會選擇比較暗淡不鮮豔的色彩,符合喪禮的顏色,少數會有一些鮮豔紅色點綴。

         《禮記•檀弓上第三》關於棺材的裝飾物有:“孔子之喪,公西赤爲志焉。飾棺牆。置翣……”(孔子的喪事,由學生公西赤操持的。他裝飾了遮擋靈柩的布帷,置辦了障棺的翣扇……);《禮記•檀弓下第四》:“設蔞、翣,爲使人勿惡也。”(出殯時設置遮蓋靈柩的棺罩和翣扇,為的是使人不要厭惡死者。)這些記載說明裝飾棺木的歷史已有兩千餘年。棺被是棺材裝飾品之一,另外一個是棺罩。(棺罩詳見拙文〈華麗的棺罩〉載《星洲日報·文化空間》20061224

         目前傳統棺被僅見於馬六甲的傳統華裔及峇峇族群喪禮上,馬六甲老商號“真真長生店”(林真真壽板店),尚保存一些傳統棺被,也有現代新式簡單的棺被。



         細觀其收藏的棺被,發現每一幅構圖都不一樣。如(一)祥龍、福壽與廿四孝圖;(二)七子八婿的郭子儀拜壽,道教神仙與佛教的羅漢,以及許多瑞獸與花卉圖;(三)福祿壽、八仙及鳳凰、鳥、祥龍等瑞獸圖(適合女性);(四)祥龍、麒麟、鳳凰及暗八仙圖;(五)八仙、祥龍、麒麟、鳳凰、仙鹿仙鶴瑞獸圖;(六)福祿壽及瑞獸圖;(七)壽字瑞獸圖等等。

         這些棺被有精美刺繡的,也有簡單縫製的。從題材來看,可以了解一般上以儒家思想為主,諸如廿四孝、郭子儀拜壽、古代人物、福祿壽(也屬於道教神仙)等等。釋教則以羅漢為代表,道教通常以八仙或暗八仙(八仙法器)或仙鶴等為題材。瑞獸有祥龍、鳳凰、麒麟、龜、蝙蝠(福)、仙鹿(祿)、仙鶴(壽)、老虎、獅子等神獸。花樹有多種如牡丹、梅花、竹、松樹、靈芝、仙人掌等,建築有些樓台塔閣,其他有福與壽字、捲雲紋、捲草紋、捲水紋、回紋等。這些棺被有些近百年,顯得舊且有些破損。

         至於現代新式簡單的棺被,僅是一般的花卉布塊,簡單裁剪,外圍百褶式邊沿,分青布藍邊及紅布黃邊。前者用於一般逝者,後者用於八十歲以上的逝者。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過後,精美的棺被被另外一種藍色為主的簡單被子或花色地氈取代,尤其北馬一帶,後來連這種簡單的棺被也消失了,棺材完全不再有任何東西覆蓋,不僅棺被,在北馬連帶棺罩也一起消失了。目前僅在馬六甲可見到棺被與棺罩。大約上世紀九十年代左右,隨著佛教積極宣導,佛教的“彌羅被”被推廣而盛行起來,逐漸通行整個華人社會。本來我們的喪禮以儒家禮俗為主導,而今宗教色彩逐漸濃郁,有取代儒禮的趨勢。




          我們的喪禮屬於儒家傳統,儒家是“人”的哲學,活著追求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考取功名,賺取財富,結婚生育,養家活口,榮華富貴,過著“人”的生活。極少談及死後世界,棺被的圖案也是嚮往子孫滿堂(七子八婿),長壽富貴加官進祿(添福添祿添壽),遵行孝道(廿四孝)等意念。尤其郭子儀這個歷史人物,就是“福祿壽”的象徵人物。福祿壽多子及榮華富貴,就是傳統上我們所追求的人生目標,無論生前或死後,我們都是追求積極做人的入世理想。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2年9月14日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海南神明青山侯王


          馬六甲張家豐先生特地帶我參觀峝主宮,那是供奉海南神明“青山侯王”的宮廟。馬來西亞供奉青山侯王的廟不多,除了這座外,馬六甲波格芒加花園尚有一座“青山侯王廟”,此外,據說柔佛也有一座。青山侯王共有七個兄弟及一個小妹,七兄弟分別稱為——大公、二公、三公、四公、五公、六公和七公,小妹尊稱“青山侯王娘娘”。馬六甲的青山侯王香火,乃由海南先賢從海南島請到馬六甲,供奉的是排行第二的“二公”侯王,二公分文武兩尊,文像白臉持扇,武帝紅臉持劍。峝主宮供奉的是武二公,青山侯王廟供奉的是文二公。

         張家豐於2017年去過海南島的祖鄉瓊海,發現當地中原市朝克村有座“峝主侯王廟”為二公的祖廟。而馬六甲峝主宮的香火由一位海南人吳以英從海南島帶過來,初期供奉在三保井附近一帶,復搬遷到瑪琳的海南公司山(塚山)對面的一個亞答屋,此處原為海南會館之地,後來該會欲發展,就不再收取租金,並要求搬遷且賠賞數千元。宮廟理事及信眾決定購買土地建廟,2013年集資購買下默迪卡花園工業區的一座工業房,改做峝主宮,才有了本身的宮廟,當今理事成員各籍貫都有。峝主宮歷史約有八十年,首任乩童吳以英,仙逝後由其弟吳以美接任,當今的乩童不是海南人,而是廣東籍貫的陳榮華。該宮的乩童辦事,是國內唯一講海南話與善信溝通的。

         根據老前輩們口述,張家豐才知悉峝主宮的香火自海南帶過來時,是一個白色瓷香爐及一個極小的神轎,轎背有塊木板寫著“神”字,並無神像。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找了一位木匠,由乩童畫符給他服下,侯王才托夢給木匠,他才依據夢中見到的神明雕刻出神像來。

         據說青山侯王是宋朝一位歷史人物,峝主宮的二公聖誕日是農曆五月十一日,青山侯王廟的聖誕日在五月初十,而中國海南島是二月十六日。




         從中國海南網站上可以找到關於“侯王”的歷史,蕭煙撰《古村荒草間,滄桑侯王廟》文中敘述侯王廟供奉的人物,眾說紛紜。如湛江麻斜羅侯王廟供奉的是元朝英雄郭羅佐父子、深圳向南侯王廟安奉的是明末十二諸侯之一的陳忠勇、湖北陸水河畔侯王廟祀奉的是三國時期的魯肅等江東豪傑、香港有些侯王廟據說供奉的是為宋帝趙昺治愈失眠症的楊姓村民。而當今侯王廟供奉的主神一般上認為是南宋末年的國舅楊亮節。香港九龍聯合道的侯王廟有一《侯王廟聖史碑記》,是清末陳伯陶撰於1917年,碑記敘述侯王歷史如下:“考楊侯古廟所崇祀者,乃宋末忠臣楊亮節。宋帝為元兵追逐,至於海隅九龍駐蹕,後移師大嶼山,駐節大澳。亮節侯護駕並御元軍……帶病奉公,不幸藥石無靈,薨逝九龍,葬於城西,歿後追封為王。其公忠體國,名垂青史,士人為崇功報德,遂建廟奉祀,藉期庇蔭,每於農曆六月六日侯王寶誕”。根據作者的研究,楊亮節與眾臣護送益王趙和廣王趙昺南逃到福建,元兵緊跟著窮追猛打,當他們欲南奔到廣東時,卻聞宋軍在崖山戰敗,南宋滅亡。亮節傷心欲絕,攜帶二子到浯州(金門)隱姓埋名,逝後葬當地官澳後倉山,亮節不曾到過廣東,也不是在九龍逝世。

         峝主宮目前慶祝神誕儀式為:放軍、收軍、契子女補運、善信過平安橋、卜選頭家爐主、做戲(以前曾經做過福建布袋戲,後來是放映電影)、打齋(福建道長主持)等等。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2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