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Sabun不是福建人的肥皂

Sabun不是福建人的肥皂

   
两位小孩手持的就是“ 茶箍 ”。(圗:李永球)
三不五时有朋友发问,sabun(马来语,肥皂)是闽南话吗?若不是,闽南话的肥皂叫什么?
    马来语和闽南话均称肥皂为sabun,这可造成人们混淆。到底它是何种语言?一时难于说明。其实,sabun原为马来语(马来语则借自阿拉伯语。详见《马来语大词典》页1053),闽南语吸收后音译为“雪文sāpbbún”。在今日中国操闽南语系的地区及台湾、东南亚各国的闽潮籍人中,多数称肥皂为“雪文”。连雅堂在《台湾语典》(页258)谓:“而台中且呼肥皂为‘番仔茶『米凡』’;唯台南称曰‘雪文’,译其音且译其义。雪,洒也;《庄子》:‘澡雪而精神。’文,文理也,又为文彩。是一译名,音义俱备,可谓达而雅矣。”
    雪文非闽南语,那么肥皂在闽南语叫作什么?
    肥皂是近代西洋发明的化学制成品,古时候的中国无此物,古人用沙土、火灰(炉灰)等东西洗涤去污。在闽南,人们喜爱用“茶dékoō”,它是茶子炸油后的渣,经过一些步骤,搀和稻草加工成为一大块扁圆的东西。
    茶的用途比肥皂厂,除了可洗衣、洗手,尚可洗头发、治皮肤病,甚至可以毒死鱼,逼使蚯蚓爬出土等。以前的人患上皮肤病,或头生癞痢,以茶洗之可痊愈,据说疗效高。老人家也相信洗茶会令头发乌黑不白。旧时农业社会的养鸭人家常挖取蚯蚓喂鸭子,为了方便,他们用茶䉐煮成一大桶的汁水,待冷却后,倒向地面,不消片刻,蚯蚓受不了含有大量碱性的茶䉐汁水,纷纷冒出地面,他们就逐一扫进桶里,再以清水洗去汁水,喂予鸭子。他们相信吃了蚯蚓的鸭子特别肥美,生下的鸭卵,其蛋黄是橙红色的。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今日在我国尚可买到茶,售价一公斤25角。
    言归正题,当年中国福建(闽南)人见到肥皂时,就称它为“番仔茶䉐·”。当时从外国到来的货品,多冠以“番仔”二字,诸如“番仔火”(火柴)、“番仔衫”(西服)……,称西洋人为“番仔”。与中国福建及台湾不同的是,马新的闽潮人则称西洋人为“红毛人”,关系到西洋的则冠以“红毛”二字,如“红毛册”(洋书)、“红毛灰”(洋灰)……。最后,闽南语吸收“sabun(雪文)”,而放弃“番仔茶”这个词汇。关于“sabun”,我们马新印尼的闽南话当然借自马来语。中国闽南的说法与我们一样,皆认为借自印尼语(马来语),李荣主编、周长楫编纂《厦门方言词典》(页309)就指出是借自印尼语。而台湾的说法,据《台湾语典》(页115)则说是借自西洋语。
    由上述可见,福建文化含有浓厚的海洋文化成份。闽南语除了吸收许多西洋、东南亚语言的词汇外,本身也外播至世界各地,闽南语的“茶”即是例子,世界各种语言中“茶”以“t”发音的,均源自闽南的“”,好像我国、印尼、印度的“teh”,西班牙、丹麦等地的“”,德国的“tee”,荷兰的“thee”,法国的“the”,英美的“tea”(tea18世纪也念作“te”),以及拉丁学名“thea”,基本上都属于这种念法。这是因为它们的茶叶由福建厦门出口所致。
福建是著名的茶乡,乌龙茶种早就名扬海外,而武夷岩茶更是茶中之王。西洋人喜爱福建茶,纷纷蜂拥而来采购,因此使到闽南话的“茶”,走出福建大门,流传到世界各地去。几乎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茶”的存在! 
《星洲日报·星云》1999111日。
修订于
200683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