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十五暝,吃“喷岳”

十五暝,吃“喷岳”

十五暝,吃喷岳,也可以祭拜神明祖先。(圗:李永球)
十五暝(福建話)即是元宵節。中國民間視元宵節為“燈節”,在當天吃“元宵”(湯圓),中國閩南地區除了在元宵節賞燈,也吃“上元圓”──內有花生餡的湯圓。
在我國華人民間,既沒賞燈也沒吃湯圓。反倒北馬的峇峇娘惹社會,卻出現了迥異的習俗,一是“拋柑”,二為吃“噴岳”。前者已為眾所周知,后者相信還有很多人不曉得。本篇就與大家分享北馬特有的十五暝吃噴岳習俗吧。
“噴岳”(Pengat)是本地福建話向馬來語借來的外來詞,就好像馬來語向福建話借了Capgome(十五暝)一樣,顯現閩巫文化交流的一斑。
噴岳是一種甜羹(果羹),類似摩摩查查(Bubur Ca-ca),兩者之間大同小異,卻是不一樣的東西,不可混為一談。
噴岳的用料為芋、番薯、沙莪(Sagu)粒、拉惹蕉(Pisang raja)、大薯粉粿(木薯粉做成的四方團子)、椰漿及糖、摩摩查查則為芋、番薯、沙莪粒、大薯粉粿、白豆、椰漿及糖。兩者的分別是前者一定要有拉惹蕉,不可下白豆;后者則用白豆,不可放拉惹蕉。至于大薯粉粿,則為可有可無,視個人口味而定。
噴岳與摩摩查查時常令人混淆,人們往往將前者當作后者。故在十五暝的時候,有人是煮摩摩查查來吃,或煮了噴岳卻把它訛作“豬母濟濟”(Bubur Ca-ca的福建音)。濟濟在福建話是“多”的意思,為了討個好“彩頭”,有心人便編造“豬母濟濟,家伙濟濟(家產多多)”的諧音吉祥話出來,以迎合人們求財富的心態。
本為馬來同胞的一種食品,噴岳卻被福建娘惹將它吸收接納,使它成為華人節日──元宵節的應景食品。可見福建文化的吸收能力極強,善于適應環境,每到一處即產生文化交流及文化融合的本土化現象。
十五暝煮噴岳,除了供食用,也可用于祭拜神明和祖先。這里又顯現福建文化的包容性,與不排除、可以接受外族的東西來作神聖的祭品,十分難得。
在北馬,峇峇娘惹共分福建、客家、廣府、潮州、海南五大群體,其中又以福建居主流。十五暝是北馬福建峇峇娘惹極重視的傳統節日,除了吃噴岳,他們盛行“拋柑”及載歌載舞的對唱“弄東沙央”(Dondang Sayang)。
而今,弄東沙央已經沒落;拋柑已成官方的旅遊節日,近年逐漸傳播到中、南馬地區去;至于噴岳,僅僅盛行于北馬地區,雖然它已從娘惹社會,傳播到各籍貫的華人社會,不過還是有一部分華人不曉得有這種元宵節的應景食品。
我個人很希望噴岳能夠推廣到全國各地,它象征著我國華人文化趨向本土化。我們文化的種子從中國播種在馬來西亞的土壤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吸收本地多元化的養分,總會開出本土化的奇葩。
噴岳已成我國華人節日的應景物,它簡單易烹,香甜美味。我的祖先出了幾名娘惹,所以每年的十五暝,我家皆會烹出一鍋的噴岳甜羹,並以它為祭品,供奉眾神明與祖先,最后當然是祭五臟廟啦!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田野行脚。图文/作者:李永球。(2004/02/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