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仔粿
梔仔粿──福建人的一種傳統糕粿,它雖然並非我國名列前茅或是家喻戶曉的糕點,不過在北馬及中、南馬部分地區的市場上,還是買得到的。
它的成分是米、黃梔(梔子)及碱水(俗寫成“枧水”)。做法簡單,先把黃枙放進水中煮幾分鐘備用,再把米磨成粉,放進袋子里壓干水分,然後把它們攙和,放一些碱水即成,最后將其放進鍋里煮成稠狀,再倒進一個盤里蒸熟。
梔子是一味中藥,性寒,味苦,功能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在田野調查中發現,民間常用于嬰兒皮膚變黃之症,人們以梔子煎水為嬰兒洗浴,並以紅紙裝了幾粒放在嬰兒身上,認為可治療此症。
梔子除了是中藥,也可做黃色染料。梔仔粿采用梔子不是為了治病,而是為了染色之故。不過吃多了,會有一點點的療效,可以退一退心、肝、肺、胃之熱。以前本邦市面上賣的“豆干”(含水分的豆腐),表皮皆為黃色,就是以梔子染的。后來為了方便,商家改用人工顏料,結果衛生部化驗出危害人體健康而禁止使用,豆干也就由黃轉變成今日的白色了。目前市面上售賣的各種顏料,有些獲得衛生部批准可供食用,另有一種小玻璃瓶裝的,寫著“不可食用”(Perwarna tidak boleh makan),卻有小販還用在食品中,衛生部應該嚴加查辦才是。還有,市面上的“枧水”和醋,幾乎是化學品所制成,衛生部也應化驗是否可安全食用。
言歸正傳,梔仔粿一定要佐以醬料才可口,醬料可以自由變通。北馬小販皆用烏糖(紅糖)醬,煮烏糖醬時放些椰漿汁,吃起來香甜美味!。在馬六甲曾吃過非一般的醬味,計有烏糖醬、菜脯(蘿卜干)、蒜油及三峇蝦米,又甜、又咸、又香、又辣,嘩,一級棒!一些閩南家庭喜佐以鹵豬腳,入口咸中帶香,獨貢 !
在北馬,除了黃色的,也有以香草做成的青色梔仔粿,無論它是什麼顏色的,一律均稱為梔仔粿。遺憾的是,似乎沒有見過有人寫出其正確的名字,檳城普遍可見的是“甜仔粿”(Tee Nya Kueh),太平則為“枧仔粿”,其實兩個都不對。福建話的枙(gi)、甜 (dni)、枧(gni)讀音極近 。訛寫成“甜”者,乃誤以為醬料是甜的,其實也有咸等味道的,如前述的鹵豬腳;訛寫成“枧”的,誤以為是枧水做成的,其實主料還是梔子,所以正確的寫法是“梔仔粿”。
梔仔粿的閩南方言拼音方案是Gi’ a gue,本地閩南話羅馬拼音字可寫Kee’a kuih
或Kee Nya Kuih。然而,“梔”對普羅大眾來說,多數不知其讀音,閩南語的“梔”與“枝”諧音,梔子在某些地方也叫“水橫枝”,是故,為了方便大家,售賣枙仔粿的小販可以俗寫成“枝仔粿”,然后另加括號寫出正確的“梔仔粿”,一目了然。
我家制作的梔仔粿(供自食,非賣品),會放一些硼砂,它也是中藥,可以食用。一般的糕粿粽子放硼砂,乃人們相信它可使食品“粂粂”。粂是閩南語,義為軟而韌(跟脆相對),華語音jiu,閩南音kiu,現在多被寫作“QQ”。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04.。2.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