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ih为道地闽南话
马来语中有许多外来语,属于中文的绝大部份借自闽南话,但是翻阅了杨贵谊、陈妙华编的《马来语大词典》等书,发现了好几个闽南语词,却归并为马来词语。这是必须穷原竟委,为其还原。
“Kuih”(粿),被认为马来语词,其实是从闽南话借来的。“粿”guŏ ,据《汉语大词典》(页1313)之说,其义有三,一为净米;二为米、麦的粉末;三为米食。该典引用其中两本书之解释,即《篇海类编·食货类·米部》:“粿,米食。”《本草纲目·草部·醉鱼草》:“痰饮成齁,遇寒便发,取花研末,和米粉作粿,炙熟食之,即效。”
“粿”是闽南语的俗写字,原作“馃”,民间习惯用“粿”。《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页291)对“粿(馃)”的解释,指为糕的一大类,诸如珍粿(年糕)、粉粿(豆粉蒸制的冷食)、龟粿(做成龟形的糕)、软粿(松软的糕)、碗糕粿(碗状的糕)、油炸粿(油条)。
粿在闽南语中与糕不同,厦门大学闽南语专家周长楫教授指出,用米磨成浆状,然后掺糖或搅拌各种佐料,再放到蒸笼里去蒸煮的叫“粿”,有甜粿、咸粿、菜粿等;用面粉做成或用米磨成粉,压制后蒸煮的叫“糕”,有蛋糕、米糕等等。至于普通话的“糕”包括了闽南话的“糕”、“粿”。它所包含的内容比闽南语大,也就是词义范围比闽南语大。(《闽南话与普通话》页161)
毕竟,福建(闽南)人擅长调做多种糕食,他们把糕叫做“糕粿”,把饼干称做“糕饼”。糕介于粿、饼之间,三者完全不同,我认为它们的差别在于耐久性各异。“粿”的保鲜期不久,一到数日内即可生霉变质,如娘惹粿、发粿、面龟、寿桃、麻糍、碗糕粿、摩诃粿、芋草龟、菜头粿、马花炸、炸枣、番薯龙、栀仔粿、满煎粿等。“糕”比“粿”耐得久,可耐数日至数个星期不坏,如糕仔、米糕、松糕、鸡蛋糕、红片糕、红豆糕、绿豆糕等。“饼”耐得最久,可保存数星期至数个月,如马蹄酥(香饼)、胖饼、麻佬、米佬、土豆糖、豆沙饼、蒜蓉枝、明糖、贡糖、月饼、炒米饼等。其中有几个在归类方面较复杂,如“米糕”名称虽是糕,但应属粿类;“红豆糕、绿豆糕、糕仔”归糕类也可归饼类;“甜粿”(年糕)本为糕类,但经油炸或蒸煮的食法则为粿类。
马来话“粿”包括了“粿”、“糕”、“饼”,词义范围比华语、闽南语大。
“粿”在今日的华语已不用,但在讲闽南语系的地区,如闽南南部、台湾、潮州、海南省以及东南亚各国还沿用着。我国的福建(闽南)粿、马来粿、娘惹粿(由土生华妇“娘惹”制作的糕粿)、潮州粿条、粿角(新加坡、南马叫菜头粿,此二物做法可归类为粿,前者切成条状,后者切成块状,故称粿条、粿角。须经过煮炒成为熟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粿”已为客粤籍贯接受,客粤语借了闽南话的“糕粿”一词,成为本邦客粤语特有词汇。不仅于此,在更早的时候,“粿”已深入我国华、巫、印的民间生活中。
闽南话的“粿”字,有两个读音,文读是gŏ,白读是gĕ,与“kuih”相去甚远,这是导致人们以为“kuih”为马来话的原因。其实,北马的闽南话为漳州话,“粿”字读“guĕ”,“kuih”即从“guĕ”借来。
其实,福建漳州人南来印尼、马来西亚的时间极早,而且闽南文化较少排外,故与印尼、马来文化起交流活动。整个华印、华马文化交融,其实就是闽印、闽马文化交融。“粿”最先为印尼话吸收,然后再传播到马来话中。
“娘惹粿”是我国著名的小食,美味可口,已吸引国外人士纷纷前来拜师学艺,也有师父往中国教学授徒,应谓可喜可贺。但从报章上常看到把kuih
nyonya(娘惹粿)写成“娘惹糕”,把kuih kapit(粿佳白,一种马来饼干)译作“糕佳帛”。“粿”即为道地的中文字,马来文的借用是咱们的光荣,为何还用“糕”而引起混淆?这种糕粿不分的现象,应避免再出现。
“Kuih”(粿),被认为马来语词,其实是从闽南话借来的。“粿”guŏ ,据《汉语大词典》(页1313)之说,其义有三,一为净米;二为米、麦的粉末;三为米食。该典引用其中两本书之解释,即《篇海类编·食货类·米部》:“粿,米食。”《本草纲目·草部·醉鱼草》:“痰饮成齁,遇寒便发,取花研末,和米粉作粿,炙熟食之,即效。”
“粿”是闽南语的俗写字,原作“馃”,民间习惯用“粿”。《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页291)对“粿(馃)”的解释,指为糕的一大类,诸如珍粿(年糕)、粉粿(豆粉蒸制的冷食)、龟粿(做成龟形的糕)、软粿(松软的糕)、碗糕粿(碗状的糕)、油炸粿(油条)。
粿在闽南语中与糕不同,厦门大学闽南语专家周长楫教授指出,用米磨成浆状,然后掺糖或搅拌各种佐料,再放到蒸笼里去蒸煮的叫“粿”,有甜粿、咸粿、菜粿等;用面粉做成或用米磨成粉,压制后蒸煮的叫“糕”,有蛋糕、米糕等等。至于普通话的“糕”包括了闽南话的“糕”、“粿”。它所包含的内容比闽南语大,也就是词义范围比闽南语大。(《闽南话与普通话》页161)
毕竟,福建(闽南)人擅长调做多种糕食,他们把糕叫做“糕粿”,把饼干称做“糕饼”。糕介于粿、饼之间,三者完全不同,我认为它们的差别在于耐久性各异。“粿”的保鲜期不久,一到数日内即可生霉变质,如娘惹粿、发粿、面龟、寿桃、麻糍、碗糕粿、摩诃粿、芋草龟、菜头粿、马花炸、炸枣、番薯龙、栀仔粿、满煎粿等。“糕”比“粿”耐得久,可耐数日至数个星期不坏,如糕仔、米糕、松糕、鸡蛋糕、红片糕、红豆糕、绿豆糕等。“饼”耐得最久,可保存数星期至数个月,如马蹄酥(香饼)、胖饼、麻佬、米佬、土豆糖、豆沙饼、蒜蓉枝、明糖、贡糖、月饼、炒米饼等。其中有几个在归类方面较复杂,如“米糕”名称虽是糕,但应属粿类;“红豆糕、绿豆糕、糕仔”归糕类也可归饼类;“甜粿”(年糕)本为糕类,但经油炸或蒸煮的食法则为粿类。
马来话“粿”包括了“粿”、“糕”、“饼”,词义范围比华语、闽南语大。
“粿”在今日的华语已不用,但在讲闽南语系的地区,如闽南南部、台湾、潮州、海南省以及东南亚各国还沿用着。我国的福建(闽南)粿、马来粿、娘惹粿(由土生华妇“娘惹”制作的糕粿)、潮州粿条、粿角(新加坡、南马叫菜头粿,此二物做法可归类为粿,前者切成条状,后者切成块状,故称粿条、粿角。须经过煮炒成为熟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粿”已为客粤籍贯接受,客粤语借了闽南话的“糕粿”一词,成为本邦客粤语特有词汇。不仅于此,在更早的时候,“粿”已深入我国华、巫、印的民间生活中。
闽南话的“粿”字,有两个读音,文读是gŏ,白读是gĕ,与“kuih”相去甚远,这是导致人们以为“kuih”为马来话的原因。其实,北马的闽南话为漳州话,“粿”字读“guĕ”,“kuih”即从“guĕ”借来。
其实,福建漳州人南来印尼、马来西亚的时间极早,而且闽南文化较少排外,故与印尼、马来文化起交流活动。整个华印、华马文化交融,其实就是闽印、闽马文化交融。“粿”最先为印尼话吸收,然后再传播到马来话中。
“娘惹粿”是我国著名的小食,美味可口,已吸引国外人士纷纷前来拜师学艺,也有师父往中国教学授徒,应谓可喜可贺。但从报章上常看到把kuih
nyonya(娘惹粿)写成“娘惹糕”,把kuih kapit(粿佳白,一种马来饼干)译作“糕佳帛”。“粿”即为道地的中文字,马来文的借用是咱们的光荣,为何还用“糕”而引起混淆?这种糕粿不分的现象,应避免再出现。
《南洋商报·南洋论坛·星期言论》1995年5月7日;《联合早报·茶馆》转载于1995年5月23日。
修订于2006年8月16日。
修订于2006年8月16日。
我们实兆远的福州人有一种叫“亲热糕”的,其实是一种面粉做的包。却加了个糕字。我很喜欢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