囝婿亭
今年4月間,我人在都城,忽接《星洲日報》太平記者黃順光先生來電告知,我國人瑞林韭菜(被訛寫為林古菜)在太平仙逝,他在報導新聞時,問我兒孫們抬的紙轎為何物?我按照傳統規定答為“魂身轎”。回太平翻閱報章,發現那不是魂身轎,而是囝婿亭。
出現錯誤的原因,是時下難請到工人來抬囝婿亭,兒孫不得不親自出動抬起游街了。
“轎”是供人坐的,“亭”是供人乘涼的。魂身轎供紙糊的“魂身”乘坐,囝婿亭呢?
“囝(華語音:jian。閩南語音:gnia)婿”是閩潮語,即女婿。“囝婿亭”,也就是女婿亭矣。那是供身為半子的女婿,手持雨傘步隨在旁,含有讓女婿乘涼及避免雨淋日曬之意義。
囝婿亭的底部是“獅腳座”,頂部為2或3層的亭子建築縮影,布滿紙做的花草,可謂為華麗精致的藝術品,兩旁以兩塊長布裝飾。亭分顏色,皆采符合喪俗的“暗”色。
在北馬閩潮喪俗出殯行列中,常見囝婿亭。南馬馬六甲等地閩潮喪俗則無此物,顯然已淘汰。我發現南馬喪俗中有些習俗為北馬所無,北馬喪俗中有些習俗在南馬是看不到的。設使將南、北馬喪俗合在一起,則為一套比較完整的傳統喪事習俗。
囝婿亭是一個統稱,其實它指女婿亭外,也包括侄婿、甥婿、內孫、外孫婿亭等等,全以顏色分類。女婿亭為藍色,侄婿亭淺紫色,內侄婿(稱逝者岳姑丈姑母)亭及內孫婿亭皆為紫色,外甥婿亭是藍色,襟侄婿(稱逝者岳姨丈姨母)亭及外孫婿亭系青色。曾孫輩不具婿亭。
囝婿亭都是向糊紙店租賃。在太平,一頂25元(70年代),由4個人抬走,工資一人7元,若游街路線多一段路得加多1元。一般由婿輩們租賃婿亭,喪府請人抬。也有相反的做法,或由婿輩們一手包辦,胥視個人的經濟能力而定。
當出殯隊伍中有囝婿亭,喪府就得租賃一頂“孝男亭”陪襯,也叫“白亭”,整個亭為白色的,旁沒有婿輩相隨。
以前抬轎者以老人院的老人為主。當時老人院的孤老可以外出工作,全程由一位“甲拋拉”(馬來語:Kepala,即負責人)帶領。還有就是廣府女佣“阿嬸間”(阿嬸多為梳起不嫁女)的阿嬸,在她們年老力衰沒人聘請時,也以抬亭為生。不然就是一些無業流浪人,賺取這些微薄工錢。抬亭者多數衣衫襤褸,體衰乏力,其中一部分為友族的印裔同胞。他們4個人合力抬一頂亭,步伐踉蹌,令人擔心跌倒。
囝婿亭一般排在出殯行列的後部,在其之後為魂身轎等,最後為棺材(抬或置于車上)。由4個人抬動的囝婿亭,是一晃一晃地行進,煞是好看!
自80年代起,囝婿亭逐漸消失。在檳城改為裝上輪子,由一個人推著走。太平一帶改為全紙糊的,一頂30元,用完焚化。而且兩個人或一個人即可抬動,或三四頂綁成一排而行,已失去古早的味道
傳統的囝婿亭手工細緻美觀,是精美的藝術品。現在已見不到了,我們的傳統在嚴重流失中。將我們傳統建築的“亭子”,化作由人抬動並出現在游街隊伍中,囝婿亭是先民們的智慧結晶品。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田野行腳。文:李永球。(2005.12.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