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十五暝擲柑習俗

十五暝擲柑習俗

年轻男女正在写上心愿祝福,准备擲柑了。(圖:李永球)
十五暝(元宵節),北馬的峇峇娘惹社會盛行“擲柑,嫁好尪”(拋擲柑,嫁個好丈夫)習俗。自百餘年前流傳到上世紀40年代才逐漸消失。
關於“擲柑”習俗,由來眾說紛紜,眾說不一。有學者云為向“水神祈願”;又有說“元宵出外遊玩時,身邊帶了新年期間吃不完的蕉柑到海邊吃,並把柑丟到海水中祈願。”這些想當然的說法,可惜缺乏說服力。
擲柑盛行于北馬福建漳州籍的土生華人社會,中台民俗書籍全無此俗記載。雖然如此,但我們不可因此斷定它與中國毫無關係,或以為是本邦獨創之俗。
《閩台民俗風情》云:“民間傳說(元宵)這晚未婚少女到鄰近菜園偷拔蔥菜,就可以得到佳婿,台灣有句諺語:‘偷拔蔥,嫁好翁;偷提菜,嫁好婿。’”由此可見,北馬擲柑習俗,乃自閩南偷拔蔥菜之俗演變而來。上述的“翁”、“婿”與“尪”同義,皆指丈夫。
古早的少女,是不允許步出戶外,尤其閩南社會更見保守。不過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卻是例外,少女可隨長輩親友外遊,或到廟裡燒香,晚上可賞花燈等。在封建的舊社會,女人的婚姻皆為父母之命及媒妁之言決定。她們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卻希望有個好的婚姻,于是就產生了“偷拔蔥,嫁好翁;偷提菜,嫁好婿”之俗,以諧音的蔥與翁(或寫作尪)、菜與婿,來祈求嫁個好的丈夫。
一個趣味的問題是,為何偷拔蔥菜經過輾轉流傳卻衍化成擲柑?
一位老婦人就懷疑“擲柑嫁好尪”之由來,她說應為“擲工”,意即拋下工作在十五瞑玩個痛快。此說主觀頗強,卻是置疑擲柑的另類說法。
清‧張煜南《海國公余輯錄‧檳榔嶼流寓詩歌‧元宵詩》:“拾將石子暗投江,嫁好尪來萬事降。水幔沙郎朱木屐,元宵踏月唱蠻腔。”(林遠輝、張應龍編《中文古籍中的馬來西亞資料匯編》)
這首詩忠實記載當時檳榔嶼(檳城)的元宵盛況,如峇峇娘惹的穿沙籠,載歌載舞地唱“Dondang Sayang”。也道破了原來當時是擲石子入江,而不是“擲柑”。所以當時姑娘們在擲石入江時,喊的是“擲江,嫁好尪”,不同與後來的“擲柑,嫁好尪”。
既然是拋東西入江,也就意味著除了石子,其他物品也可以的,于是漸漸衍生出拋柑等物。江與尪諧音,柑與尪音相近,“擲江”也由“擲柑”取而代之。拋石入江的“口號”,另創出“擲石頭,起紅毛樓”(拋石頭,起洋樓),後來又演化出“擲龍眼,好尾景”(拋龍眼,好晚景)、“擲紅棗,年年好”……
有人說男人是拋蘋果的,所謂“擲果,娶水某”(拋果,娶美麗的妻子)。這是無稽之談。倘若有,也是一些無聊之輩所為,因為封建社會裡的婚姻,男方是主動上門提親,所以要美的、醜的、好的、壞的,父母自會挑選。
隨著封建社會的崩潰,父母之命及媒妁之言也被自由戀愛取代。女人可以自己掌控婚姻,就不需要“擲柑,嫁好尪”來為自己祝願,此俗也就慢慢淘汰了。
大約1980年代開始,檳城政府為推動旅遊業及傳統習俗,又推出“擲柑,嫁好尪”之俗,卻成為一項比賽活動,看姑娘們誰打扮最美?又看哪隊男丁撈得最多的柑?許多年輕人及外國遊客一時好玩也參與擲柑,皆在柑的外皮寫上姓名、電郵、手機號碼及祝福語等,希望有情人撈獲後,千里姻緣一柑牽……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田野行腳.圖文:李永球。(20/02/20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