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養路
恩師邱寶光老師,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長年進行資源回收,以賑濟國內外不幸的人們。
某日,他取來一張小剪報,這張舊得發黃的報章新聞,是在人們送交來的舊書報雜誌簿子中得到,沒詳細注明報紙的名稱和年份日期,新聞標題是“太平市議會通過,40條道路易名”。
這則新聞云,太平市議會通過將市內40條道路,更換為含有本邦色彩的新路名,然後就詳列40條舊新路名對照。這些殖民地色彩的舊路名,大部份易為馬來文路名,諸如美芝律易為馬哈拉惹禮拉路、東方街易為蘇丹阿都拉路、愛德華路易為蘇丹惹化路、休羅路易為漢卡士都里路、加冕路易為獨立路、卡德路易為英雄路等等。顯見易名時間,應為1957年獨立後之事。
至于易為華族人物路名的,僅有3條,即法拉沙路易為張景桂路、哈里遜街易為張亞容路、沙菲米路易為謝啟全路。
查法拉沙路即Fraser Avenue,它被改為Jalan Chung(或寫作Chong)Keng Kwee,該位新聞記者譯作張景桂,實為鬧出笑話。Chung Keng Kwee為本市吉輦包開埠人,亦即海山黨的黨魁鄭景貴甲必丹也。哈里遜街即Harrison Road,被易作Jalan Chung(或寫作Chong) Ah Yong,記者譯作張亞容也是錯得離譜。Chung Ah Yong是鄭景貴之長子鄭亞養。至于沙菲米路即Shaffield Road,改名Jalan Cheah Khay Chuan,其中文名謝啟全是對的。謝氏為本市首位民選國會議員。
我從事太平華人史料田野工作多年,不曾知道或聽過有一條“鄭亞養路”,這張剪報卻告訴了我。而今鄭亞養路已不復在,原因尚待考查。我所知的是1977年本市前國會議員丹斯里林瑞安逝世後,哈里遜大概就在這時候易名為林瑞安路(Jalan Lim Swee Aun)。鄭亞養路之路名就這樣莫明其妙地讓給了林瑞安路。
鄭亞養原名鄭大養(Chung Thye Yong),原籍廣東增城客家人,父景貴為本市首富。他是景貴領養之子,昆仲排行最大。檳城誕生,負笈印度加爾加達之Dovetan College,曾任霹靂公務員一段時期。
亞養在父親逝世後,分得太平區大部分遺產。他是古打區(Kota)養平(Yong Phin)錫礦股東之一,在和豐擁有3千依格的樹膠園,膠園名曰Hearwood Rubber Estate,聘兩位歐洲人任正、副經理。膠園也生產檸檬葉、椰子等,大約雇有200名淡米爾及爪哇工人。此處也盛產富饒的錫,由華人開採。
跑馬是亞養嗜好,他是一名馬主,擁有馬廄並聘一位歐洲練馬師,一年花費計1萬2千令吉。
鄭亞養是太平潔淨局(今太平市議會)的成員,英政府委任他為太平局紳。大約1915年逝世,墓于檳城廣汀公塚。長子鄭亞明(鄭國明Chung Ah Ming)曾任霹靂議員。
基于鄭亞養對霹靂及太平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貢獻,我希望太平市議會重新以其名字為一條街道命名,以志紀念。說是容易,處理起來就難,但願市議會諸公能俯聽民意!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田野行腳。圖文:李永球。(10/04/20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