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新年源自“蜡祭”

新年源自“蜡祭”

新年來了,媒體又在講述新年的由來,即使在今天,大家還是可以聽到新年源自古代一隻“年”獸的傳説。每年春天期間,年獸出來吃人,人們以鑼鼓、爆竹、紅色物品驅趕年獸,因此演變成過年這個節日。事實上,這只是虛構的傳說而已。
新年的由來,真正源自古代的“蠟祭”。馬振亞、張振興合著《中國古代文化概說》:“元旦來源於原始社會的蠟祭。據載,蠟祭是神農氏時代的‘歲終大祭’……每當一年農事完畢,為報答神恩,便於十二月舉行蠟祭。實際上,蠟祭是對神靈的報恩節,也是人們自己的慶功節、狂歡節。”
《禮記》有對於蠟祭的詳細描述:“天子的大蠟之祭,祭八位神。上古的天子伊耆氏開創了蠟祭。蠟,就是尋求、求索。周歷每年12月,合聚萬物神靈,求其神而祭祀。蠟祭的祭祀對象,以最先種植五穀的神農氏先穡為主,並祭祀主管五穀的司穡。祭所有於農事有功者以報答他們。還要祭祀農官以及田舍之神,貓、虎等禽獸,可謂仁至義盡。古時候的君子,對使用過的東西,必定要報答。迎貓的神,是因為它吃田鼠。迎虎的神,是因為它吃田里的野豬。所以要迎接並祭祀它們的神。祭堤防和溝渠,是因為它們有功於農事……”(《評析本白話三禮》)
郭英德著《世俗的祭禮‧蠟祭》提到:“蠟祭也稱‘八蠟’或‘大蠟’是在年終時為酬謝與農事有關的8位神靈而舉行的祭禮。據說蠟祭創始於上古時代的伊耆氏(或認為即神農,或認為是帝堯),在這一天,所有氏族成員都可以盡情歡樂,開懷暢飲,唱歌跳舞。周公制禮後,把祭天帝和祭祖合併在這個節日舉行,稱為‘郊祀’。春秋時此風不泯,甚至到了‘一國之人皆若狂’的地步……蠟祭的場面大致是這樣的:巫覡裝扮成古君子,驅使禽獸,迎來裝貓的為了捉老鼠,迎來裝虎的為了吃野豬。隨之前往祭祀堤壩和水溝,吟唱著具有神力魔法的咒語:‘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他們最後演了一段大羅氏把鹿送給親愛的姑娘的故事。”
從上述的記載,我們瞭解了新年的由來及風俗:第一、蠟祭主要是祭祀農事的萬物神靈祖先,包括田宅、水溝、堤壩、禽獸及已死的農業官員,報答他們使到過去的一年豐收;這是年終感謝祖先神靈恩德的祭祀活動。第二、除了祭祀,尚有裝扮古君子、貓、虎的活動,這是為了驅趕妨害農作物的禽獸。裝扮成貓是為了吃老鼠,裝扮成虎是為了吞食野豬,相信這就是現在我們舞獅拜年的由來。古代人是裝扮貓及虎,那是為了驅趕妨害農作物的野獸,大約在漢朝時期,外國的“獅子”被帶到中國,它被驚歎為“祥瑞”之獸,因此整個風氣就漸漸改“裝扮虎”為“舞獅”。
看看我們今天慶祝新年的習俗,大家祭祀神明祖先,感謝他們的恩德;到處都有舞獅拜年;大家盡情歡樂、開懷暢飲等等,均為源自古代的傳統習俗。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文:李永球。(2009.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