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后土與社神

后土與社神

坟墓旁供奉后土神祇
有些是福神,或是福德正神的塑像。
我國華社普遍供奉的土地神,除了福德正神大伯公外,尚有后土、拿督公及地主公。
所謂后土,道教尊稱“后土皇地祗”,俗稱“后土娘娘”,乃道教四御之一,即玉皇大帝、紫微北極大帝、勾陳天皇大帝及后土皇地祗共4位天帝。后土稱始於春秋,其身分來歷,有人名、官名、神名等不同說法。漢代列入皇朝祀典,為歷代帝王沿襲。我國一般墳墓旁的守護神,就供奉“后土”。
有些墳墓的守護神不是后土,而是“福神”(福德正神簡稱),或者直接是福德正神的塑像。所以,令人混淆,以為后土就是福德正神大伯公。其實道教的后土是所有土地神裡最尊貴的神祗,往往被供奉於道觀四御殿裡。她被當作墳墓守護神,那是傳統天陽地陰、天父地母觀念影響。嚴格來說,道教的后土不可當作福德正神大伯公。
墳墓旁設立的后土神祗,到底是否即道教的后土娘娘呢?我比較認同它屬於儒家的。儒家典籍《周禮》云:“安葬完畢,在墓左設立祭祀后土的神壇。”可見,墓旁設立后土神位,乃數千年的儒家傳統。而這后土就是土地神,不像道教的后土娘娘身分如此崇高。道教是在宋代時,才將后土地位抬高為四御之一。
后土是誰?《國語‧魯語》說他是共工氏的兒子,名叫后土,能平定九州,成為地神。有些書則說他是顓頊(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之子,曰犁,兼為土官。又說是神話傳說中那位追趕太陽的夸父的爺爺。(馬書田著《華夏諸神》)
后土原本是大自然的土地崇拜,儒家也認為他是共工氏的兒子。《禮記》云:“到了夏代衰亡,周人名叫‘棄’的繼承了農的事業而被崇奉,成為祭祀社稷的‘稷’。共工氏稱霸九州的時候,他的兒子名叫‘后土’,能夠治理九州,也被崇奉,成為祭祀社稷中之‘社’”。土地崇拜的歷史十分悠久,中國古代有“社稷”崇拜。社為土之神,稷為谷之神。《周禮》:“用血祭之禮來祭祀社稷”;《禮記‧月令》:“(二月)選擇第一個甲日,命民眾祭祀地神。”《禮記‧郊特性》:“祭社是祭祀土神,以陰氣為主的……祭社神是把地之道作為神靈。大地承載孕育萬物,天上有日月星辰。人們從地上獲取各種生活必需品,從天上獲取自然法則。因此,人們尊敬上天而親近大地。所以,祭社神是教育百姓給大地以完美的報答。”(《評析本白話三禮》)可見古人對於土地神很尊重,是懷報答的心情祭祀之。
社神被古代官家及農民崇奉。馬振亞、張振興著《中國古代文化概說》對於古代祭祀社神講述:“周代用甲日,漢代以後用戊日。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秋社。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秋社。……古人於社日,春祈豐年,秋報神功,故又名祈報。”
原來古代有春秋二社,春社拜土地神是祈求豐收,秋社拜土地神是報答神明。我們現在二月初二及八月十五的大伯公祭日,應該就是春秋二社的遺風。而北馬人正月十五的膜拜大伯公,那是源自福建幫“請火”儀式的祭日,無關春秋社祭。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09.3.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