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向觀音借紅包

向觀音借紅包

去年借的,今年还。
向观音借个红包,祈望长年好运兴旺。
新年期間,人們希望好運長年,紛紛湧往神廟祈求。神廟當局為了迎合信眾的心理需求,便有了種種祈求好運的方式,好讓大家求個興旺,可謂皆大歡喜。
在各種祈求好運的方法裡,補運是較普遍可見的。新年期間,神廟的補運活動絡繹不絕,可見渴望好運尋求興旺的人們可不少咧!
今天要說的是廣府習俗“觀音開庫”,也叫“觀音開鐵櫃”(或開金櫥)。在北馬,許多觀音廟都會有觀音開庫的風俗。此俗源自廣東粵語地區,目前猶盛行於我國華人民間社會裡。
龔伯洪編著《廣府文化源流》裡對於觀音開庫有這樣的描述:“正月,廣州地區獨有‘觀音開庫’誕會,又稱‘生菜會’。正月廿六,據說是觀音菩薩查點銭庫之日,信神佛者是日到觀音廟取一兩隻紙錠(稱為‘壽金’)回家,謂之‘借庫’,次年送回五六隻,謂之‘還庫’,取意‘多謝神恩’,實質是希望財源不斷。是日信仰者到廟會吃飯菜,以生菜(一種菜名)為主,故名為‘生菜會’。”
看了中國文獻的紀錄,現在我們來看看本地的觀音開庫風俗是怎樣的?太平大善堂是供奉觀音佛祖為主神的先天齋教廟堂,每年農曆正月廿六日,即是觀音開鐵櫃的日子,信眾從各地湧來祭拜觀音佛祖,然後向觀音借個紅包回去,以求個好運興旺。
一般向觀音借紅包的方法是,借者跪向觀音祈求借個紅包作生意,希望生意興隆或祈求賭萬字彩票發財。借紅包方式以卜杯珓為準,一次投到聖盃,表示明年只需還一個紅包;不准的話,再投珓,這次得則加倍償還,還兩個紅包,如此下去,紅包也加倍為4個、8個、16個……,直至投到聖杯為止。紅包裡的錢以前是兩毛,現在多是4毛,有些是兩元不等。
借了紅包,明年記得還。所以每年都有來借者,也有來償還者,更有來還兼重新借者,以求年年好運順利。
文獻上廣州的觀音開庫借出去的,只是一種祭祀用的紙錠(紙錢),而我國借的是真正的錢,而且我國也沒有吃“生菜會”的習俗。由此可見,源自中國的習俗來到我國會產生演變。而且這是廣府人的風俗,來到我國卻被各籍貫奉行。太平大善堂原本就是一座福建人的齋堂,它也奉行“觀音開庫”,來借者包括各籍貫的人。
所謂觀音開庫,就是觀音借錢給人們,希望大家好運賺大錢。觀音是講求修行智慧的佛教菩薩,商業錢財乃福德正神及財神的職權,怎會與觀音掛鉤呢?只要往深一層去瞭解就會發現,其實這只不過是民間廟宇為了迎合人們求財的心理,以此變通來增加廟方財務收入的一個方法。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09.2.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