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驀然重現“送蠟燭”

驀然重現“送蠟燭”

马六甲丧家送的一对红蜡烛,何国荣在店前点燃起来,给逝者照明,一路好走。
马六甲的风俗是将红线糖果摆在桌上任由悼唁者取之,北马则是有给帛金才有红线糖果。
11月間受邀到馬六甲講座,承蒙當地文史工作者賴碧清(歐陽珊)招待一番,她離開不久後又來電說發現荷蘭街有一戶峇峇世家在辦喪事,叫我過去看看。
于是馬上趕過去,峇峇世家門戶深嚴,平時外人連門檻都別想踏進一步。我逕自踏進門檻,走進第二廳的靈堂處,靈堂的布置顯出峇峇風格,我從香桶取出兩枝“青腳香”(當地風俗喪事燃兩枝青腳香),點燃後三拜上香。靈堂帷幕後是一副傳統梅花棺材,前後翹首古色古香,4根大釘及一根子孫釘在棺蓋上。逝者王姓,乃峇峇望族後代。出來時,孝眷贈給我一條紅線。
晚上,約了賴碧清、何國榮、曾昭智去喪府坐夜,國榮和昭智與一些孝眷熟悉,大家就聊起天來。離開時,一位孝眷分送我們一人一對紅蠟燭。這使到他們發愣,問我這是什麼風俗?怎樣處理?哦,這就是傳統的“放蠟燭”和“送蠟燭”習俗啊!
先談放蠟燭。馬六甲的放蠟燭風俗,據年輕的廖銘安先生說,住在郊區的他小時候經常看到喪家派人騎摩托沿家挨戶放蠟燭,收到蠟燭的人晚上就得在五腳基處將蠟燭點燃,可是這個習俗已經消失了。
太平的放蠟燭也是盛行于郊區漁村,溫碹華女士說,喪家在出殯前一天沿家挨戶放蠟燭,當晚大家就在門口點起蠟燭,給逝者魂魄照路(照明)。另外,周亞林先生說,以前太平的“乞火灰”(向鄰居乞討來放在棺內的灰燼),喪家得贈一對紅蠟燭給人家,收到蠟燭的人家晚上就點燃在家門口外。放蠟燭風俗在太平也消失數十年了。
這種“放蠟燭”采用的均是紅蠟燭,可以說這個習俗已經在我國土地上消失殆盡了。
送蠟燭也是古俗,也分南北馬不同。南馬馬六甲的方式,是每個到喪家坐夜的人都獲得喪府贈送一對紅蠟燭,取回家後就點在家門口外。北馬太平則不是每個坐夜者都有送蠟燭,只有送香燭紙錢者才會獲得喪家回贈紅蠟燭,也是點燃在家門口外。
民俗是會隨時間環境而轉變的,送香燭紙錢給喪家後來就漸漸轉變為給現款的帛金,而喪府回贈一對紅蠟燭也轉變為回贈一對糖果(以紅絲線系)。基本上可以說,送蠟燭之俗已經在我國煙消雲散,均被紅線糖果取代了。馬六甲的紅線糖果是擺放在桌子上任由坐夜吊唁者取之,北馬則是有贈送帛金者才獲回贈紅線糖果。
難得的是上述峇峇喪家尚遵行傳統的送蠟燭習俗,這是首次見到“送蠟燭”,心里激動得很,既悲且喜。悲的是,傳統民俗在現代化及人為之下逐漸消失不復;喜的是,已經消失的傳統民俗今日忽然重現眼前!而賴碧清則一臉問號,問我如何處置之。我說拿回家點在家門口即行。
這一對紅蠟燭,除了為逝者照路外,也是給我們吊唁者圖個吉利興旺。傳統觀念認為喪事屬“凶”禮,就得給吊唁者一對紅蠟燭圖個吉利。我們看一個民俗,除了看其表面,也得了解其背後的意義,通過放蠟燭,其實是通知鄰里附近有人在辦喪事,大家知道鄰居在辦喪事,就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起共襄幫助。
相互照應,相互襄助,本來就是社區群眾睦鄰的基本條件之一。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09年11月29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