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抢救历史


抢救历史


作者:云晏文
读罢《日本手》书后的〈后记〉,剎间蹦出这句振聋发聩的话来,久久无法掩卷。
继《移国》之后,李永球先生近期又推出令人惊艳,也叫人沉重的好书:《日本手──太平日据三年八个月》。全书的精神与内容,全只为上面这句话作注脚。
说此书令人惊艳,因为这位自嘲并自甘为“戆人”的作者,不辞辛劳,不畏远水,仅凭一己之择善固执,单靠个人的单枪匹马,一片片地拼凑出太平市日据时代的历史记忆,确实叫人佩服。
试想想看,如果缺少大量直接的历史采证,当那天物换星移记忆退潮时,后人该如何理直气壮地诉说我们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存在过的位置?张序说作者是“民间文史学界的御风小子”,未免把搜古的工作看得轻松写意了。更贴切地说,他是太平市之子,生来就为守护这片山水的青史。
如果比较起《移国》,便会发现作者无论是在文字、内容、建构各方面都有显著进步,甚至时有一家之言,拨正时下的历史观点。论者多以为是书有不合学术规范之处,连作者本身也以此自艾自责,但我并不作如是观。即使连学者也都各有短长,我看到的倒是作者日日新的自我超越,这才是最难能可贵之处。
我认为〈马共与洪门会之斗争〉与〈英政府对马共与会党的镇压〉是全书写得最好的两篇章。这段秘史如果不屈身侧陋、鍥而不舍地田野采访,大概是很难被勾勒出来的(虽然也只是其中的一面)。其间牵涉到马共、洪门的纠仇,以及英殖政府间的三角关系,实已不属于野史轶闻了,这些也正是学者较少也较难碰及的底层研究。本书对于我华族之信史,岂曰小补哉!
本书之所以难能可贵,就在于这项工作不仅非常的难能,而且也十分地可贵。正因如此地可贵,读来才愈叫人沉重。以作者穷搜数十年的功力,尚扼叹于史料的稀少与日渐流失。其中有焚毁于战火的,这些都无话可说了,但书中屡叹不少宝贵史料遭受后人的人为扔弃,才最叫人痛心。如此看来,华社之散溃无史,实在是我们自己自作自受,不必尽责怪于人。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敲醒华人功利短视的心态,不然再也来不及了。
华社必须向应作者的呼吁,自己的历史“正是我们应该去抢救的”,这个“我们”不是指作者或学者少数人,而是社会中的你我每一分子;说这是“应该”的,因为这是义务,更是自己的权利,别人无法代劳,也不会为你焦急;又不得不大呼“抢救”,因为此事之刻不容迟,已到了非“抢”则无以“救”之的地步了。否则再过二十年,我们将在国族打造的政治议程中没有了位置!摒弃自己历史的民族,最终亦将被历史所摒弃!!
但我不免有些悲观,作者的呼吁在今天似乎不合时宜,徒增嘘唏无奈而已。难怪他最后要自娱自嘲地大笑三声──“笑天下可笑又可爱之戆人!”是啊,不笑,不足以为道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