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土葬和火化

土葬和火化

火化后骨灰供奉在灵骨塔,已逐渐在华社盛行。(图:李永球)
中华传统观念认为入土为安,所以,土葬千年来盛行不衰。(图:李永球)
中华古代传统的观念认为人死后,以土葬最适合。某些宗教认为人是由“土”制造的,但我们的传统并不这样认为,不过,却认为我们人类在五行之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人类属于“土”。所以死后就得归土。《礼记·祭义第二十四》有说:“凡是有生命的,必然会死亡,死后归于土中,这就叫做鬼。骨肉在地下腐烂,化为土壤……”(564页)
《仪礼·士丧礼第十二》云:“筮(用蓍草占卜)葬处,由掌墓地的冢人量度。掘起四边的土堆在四边,中央的土堆在南边。朝哭之后,主人和众主人都到所掘之处的南边,面向北除去首绖。向筮者传达主人之命的宰站在主人右边。筮者面向东抽上(占筮用的蓍草筒),同时拿着蓍草,然后面向南接受主人之命。宰传达主人之命:‘哀子某为他的父亲某甫筮葬居,今谋以此处为幽冥之居,葬处始得,不知以后有无艰难(指墓穴崩坏、坍陷等)?’筮者答应:‘诺’。不再重述主人之命,向右转过去,面向北在中央挖出来的土上卜筮,卦者在左边。筮毕,卦者写卦,筮者交给宰看。宰看过,交还给筮者。筮者面向东与其属共同占筮。占筮毕,上前告诉命筮的宰和主人:‘占的结果是吉。’主人戴上首绖,哭而不踊。如果不吉,就另外择地而筮,礼仪都和前面一样。”(290页)
这一段记录说,古代人凡土葬都得占卜,得到“吉”卦才下葬。所谓吉卦,并不是什么风水上的问题,而是指坟墓不会崩坏坍塌。可见古人的孝道,是为先人坟墓而择好的地,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好处而择地。
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某些宗教开始提倡火葬(火化)。为了推动火葬,却对传统土葬展开恶意批评。最常见的说法是土葬者尸体被蚁咬虫蛀,葬在荒山野岭只能听虫鸣鸟叫,任其风吹雨打,毫无意义。火葬则非常干净卫生,灵骨奉在庙堂可以听闻诵经之好处。事实上,任何葬法都有其优点,都应该获得尊重。怎么可以贬低人家,抬高自己呢?
土葬真的一无是处?若要谈土葬的优点,一是不杀生,土葬保护了尸体上千千万万的尸虫细菌,任由尸虫自然把尸体蛀食到完,尸虫出自我们身体上,让它们自然死亡最好。火葬的话,这些尸虫细菌也就被活活烧死了。二是葬在荒山野岭之处,每日听闻大自然的风声雨声、虫鸣鸟叫、高山流水,与大自然混为一体,多么的诗情画意,多么的自然潇洒!有何不好呢?火化当然也有好处,尤其没有后代祭祀的逝者,还是火化最好。可是火化也制造了环境污染问题。时下盛行商业管理的风景墓园,已经替我们解决了土葬或火化的重大问题,人们无需担心没后人祭祀,抑或没人扫墓导致的野草丛生之窘况。
我国的土葬,基本上是先祭拜冢山里的庙祠神明,再把棺木冉冉抬入圹穴,然后再拜坟墓及墓旁的后土。《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云:“安葬完毕,在墓左设立祭祀后土的神坛。”(75页)由此典故可见,在墓旁设立后土神位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接着再由主持仪式的宗教师念经,撒下五谷子(稻、白豆、绿豆、红豆、黑豆,加上钱币和铁钉)并将五谷子分发给孝眷们。最后由孝眷们按照长幼各别以手撮取一把土往圹内棺木抛撒,表示亲手埋葬,就将香炉等物带回家供奉。掩埋工作由土工去完成。某些地方风俗有在圹内墙壁点燃七星灯。那是向北斗七星祈求的作法。如果是传统的“返主”习俗,就得在下葬后进行隆重的祭祀后土及点主仪式。
有些人家相信风水,会聘请风水师勘测地理堪舆,以求阴宅风水兴旺,子孙荣华富贵。
倘若是生基(生前先筑好的坟墓),圹内得安置一个“冬菜瓮”,瓮内放满五谷子,瓮口以红布封盖,再插上一对金花。待墓主百年后下葬时,才把瓮取出,五谷子分与孝眷们。(周阿林,2010年)
我国早期华社均为土葬,一般上有钱阶级采取一次葬。多数人采用二次葬,就是葬后三五年再捡骨放进瓮里重葬,二次大战后二次葬逐渐式微,现在基本上极少再有二次葬风俗。二次大战后开始盛行火化,骨灰安奉于庙堂。时下以土葬和火化为主,少数选择火化水葬、火化土葬或将骨灰抛撒在祖国山河大地上。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0年1月1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