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喪禮的“面頭粿”

 










         福建人喪禮上有一種極為重要的糕粿,就是“面頭粿bin-thau-kue”。在北馬也被叫做面頭白龜、面頭龜,台灣有稱為“白粿”。這裡的面是面部的面,不是麵粉的麵,福建話“面bin”及“麵mi”不同音,華語等方言同音,簡體化後兩個字同為“面”,華語等方言在讀音方面沒問題,福建話就出現了問題。

         面頭龜乃糯米做,內有綠豆餡。做法是將糯米泡浸後磨成粉(當今都是買現成的糯米粉),再擠出水份,壓乾後搓成團,包進餡料,放進糕模子印製出,下墊以香蕉葉蒸熟即成,模子是一個特別的圖案,僅屬於喪禮的面頭龜專用。為何有這種重要的喪禮糕呢?根據民間傳說,那是源自孔明祭江,他不願看到當地土著殺人取頭來祭江,而採用粉來做成人的頭面的糕來祭,故稱“面頭”。當然這只是傳說,實際上面頭粿是一種重要的喪事糕粿,為喪禮獨有。

         北馬的面頭粿,用粿模印出,全白色,其下墊蕉葉。粿的印模為圓形,形狀有數種,通常有兩層或三層,頂面是花卉圖案,邊沿為多個半圓形圍繞一圈,接著是多個三角形圍成一圈,最底又是半圓形圍一圈。另外一種是頂面有六個凸出半圓點,其餘大同小異。最古老的是陶制上釉的印模,頂面是“孝順”兩個字,邊沿有許多圖案。另外,也有採用普通有花卉的印模,或者古早時鄉下地方沒面頭粿印模,就使用碗底的圓形平面印製也行。

         北馬的面頭粿必須與其他六種湊成“七色粿”,即白龜、白麵龜、白發粿、米糕、粿哥芝、枕頭粿。後二者是以香蕉葉包裹。從出殯前的法事開始,出殯當天的祭祀、七日做旬、四十九日、百日到對年(週年)祭,七色粿祭品為白色,加上飯菜等祭品,都得插上竹葉。三年(僅是24個月)祭為大祥,就改為紅色了,竹葉也改為青蔥葉。

         東海岸的喪事糕粿較為別緻,吉蘭丹的喪禮祭拜分內外靈(內外桌),內靈(內桌)糕粿計為:文頭(福建音bun-thau)兩個、白龜兩個、白發粿(碗糕粿)兩個、米糕兩個、豆包兩個、麻糍兩盤,外靈(外桌)為:紅龜、紅米糕、紅發粿。我揣測文頭(粿)就是面頭(粿)的變音,福建話的面,偶爾會與文、門、問,產生混淆變音現象。當地的文頭粿形狀為圓形,有四條淺凹槽,把粿分成四瓣,下面以香蕉葉包裹成一圈。這是丹州“赤腳”小地方的風俗(2014年專訪黃飛龍)。2017年再專訪吉蘭丹郊區一個人家的三年祭(僅是廿四個月),他家設有內外靈,內靈糕粿為文頭、麻糍、白龜、白發粿(碗糕)、米糕、豆包,以及發酵糯米,全為白色,外靈糕粿僅有三樣,即紅龜、白紅兩色發粿和豆包,除了文頭是兩個外,其他的數量都超過兩個。





         登嘉樓也是叫做文頭,或稱為奶頭粿,形狀就如奶頭尖凸而出。喪禮上的祭拜分內外桌,內桌的糕粿計為:文頭是兩盤,一盤一個,米糕一盤、麻糍一盤、望義(馬義粿)粿一盤,外桌為:白發粿、白龜。(2014年專訪王錫文)

         面頭粿在北馬西海岸是有特製的印模,東海岸的丹登兩州則變了樣,一個是凹槽圓形,一個是尖凸類似奶頭,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形狀,這就是民俗最有趣之處。

         南馬福建人有面頭粿嗎?當地的白粿有點類似。喪事上白粿由女兒買來祭祀父母,故有查某囝(女兒)粿之稱。它是粘米做成,全白色無餡,扁平圓形,頂面有類似車輪的紋路。數量很多排滿大盤子,祭祀後可炒來吃。在中國永春白粿也可用來祭祀神明祖先,不過得點上紅點,以區別非喪事祭品。

《星洲人》電子報。圖文:李永球。2021年6月9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