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棺:一切完畢後,就行釘棺儀式。以前先由肖龍男孩(或成人)以繫紅布的斧頭釘一下,再由“土公”(殯儀工人)釘完,他得念出許多好話。釘棺後還得“打桶”,那是以“淺土”(閩南音。一種從植物提煉出來的棕色粉)、“淺油”(閩南音。一種漆油)、漆、加上白灰一起煮成的“黏料”,用以塗在棺木銜接處的縫,可避免棺木漏出屍味和屍汁。以前沒有塑料袋子,棺底只鋪上綿紙,打桶就可以防止棺木洩漏氣味和液體。(專訪周亞林,2007年1月1日,太平)如今的棺木有着塑料袋墊底不會洩漏,打桶之俗經已煙消雲散。
整個大殮儀式都得由土公念出吉祥好話,他宛如婚禮上的送嫁娘,是喪禮的主持人。
大殮儀式過後,尚有以下習俗:
分手尾錢:逝者遺下的錢,一般只是在錢包或身邊的少數錢款,這時候要分發給全體孝眷們。以前的孝眷得以白布條把分得的銅錢貫穿,繫在手腕上。(專訪溫鑽華,2006年9月12日,太平)
叫飯:大殮以後,出殯以前,孝眷們每天早上都得捧上一盆水,附上毛巾牙刷等物給逝者洗臉,然後捧上早餐給逝者享用,接着午餐、晚餐也得捧上,最後是宵夜,叫逝者來享用後就去睡覺。宛如生前一樣服侍之。(專訪周亞林,同上)
綜觀整個大殮儀式,其實就是儒家的一個“孝”字。《中庸•第十九章》:“事死如事生”(侍奉死者如同他在世時一樣)【4】;《論語•先進第十一》:“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還沒有侍奉活人,又怎能侍奉鬼神呢?)【5】。儒家思想強調生前孝,死後祀,生前都不懂得侍奉長輩,死後又怎麼會懂得如生前般“侍奉”來辦理喪禮及祭祀禮呢?
台灣徐福全教授在《台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767頁)謂:“……所以他(孔子)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孔子的這種看法調和了活的子孫與死亡的祖先的關係,使得活的子孫擁有人類的尊嚴,也使得死去的祖先能‘死而不亡’地活在子孫的心中;因此慎終追遠、祖先崇拜便成為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
所以,大殮儀式的沐浴、辭生、叫飯,都是儒家的民俗文化,就是事奉逝者如生前一般的對待之,為逝者洗臉沐浴,事奉三餐。那些不孝者,不曾事奉長輩者,在長輩逝世後,在沐浴、辭生及叫飯時,如果他有良心的話,應該會掉下不孝的眼淚。因為儒家最注重孝道,生前不奉養長輩,死後在“辭生”時,殯儀工人代說“您(逝者)飼我們(孝眷)大,我們飼您老”,那些不孝者聽到此話,應該反省自己沒有奉養長輩的不孝行為,良心發現者肯定會懺悔,會內疚。
倘若他是孝子,在這儀式時,他就會心安理得,因為養生送死他都做到了。
在檳城,有一部份佛教出家人排斥大殮沐浴及辭生儀式,並認為這些是道教的東西。因爲他們偏見和排斥,不了解我們的喪禮均是儒家傳統禮俗,與佛道沒關係。所以就這樣的,這些習俗被他們無知地革除了。
【4】 王國軒、張燕嬰、藍旭、萬麗華譯《四書》,124-125頁。
【5】 同注【4】,50-51頁。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2年6月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