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福建人朗朗上口一句俗語:“六月六,皇帝曝布墨”,意為農曆六月初六炎熱天,皇帝老爺都把寒衣棉被及書籍字畫等物取出曝曬。俗語雖然是指皇帝曬衣物,其實當天是全中國性的一項曝曬民俗節日,蓋因過了寒冷的冬春兩季,人們就把寒衣棉被收藏待明年之用,可是若未經過炎日曝曬,衣物會生霉菌且有霉味,於是人們就選定酷熱的六月初六來曝曬,尤其寒衣棉被等曬後收藏直到冬季再使用。此俗在我國並未盛行,原因是我國地處熱帶國家,長年都炎熱,也沒寒衣棉被,所以此俗不曾在我國流行起來。
劉浩然著《閩南僑鄉風情錄》:“農曆六月六日,南方已經進入夏季,每當中午,炎陽當空,熱能炙人。閩南僑鄉民俗,每於此日,在庭院、天井或陽台等處,架板設鋪,從箱籠中取出全部冬衣及棉絮等等厚重服裝,放在烈日下曝曬,並於午後趁熱收藏,以備冬季之用。此種風俗,俗稱‘六月六,曝布目’(注:作者寫曝布目,而我寫的是曝布墨。我是田野調查時根據老人家的口述記音而認為是墨。目與墨在閩南語同音不同義。目為眼睛、樹木的節、網眼等;墨為墨汁、字畫等。個人推測是“墨”比較妥當,即指字畫)。這樣在烈日下曝曬衣物,確實起殺菌消毒作用,符合科學衛生原則……素有‘海濱鄒魯’之稱的泉州,歷代以來都有不少讀書人,他們身無長物,惟一些心愛的和必需的書籍,間或有一些書帖字畫,也都在六月六這一天連同書篋加以曝曬,以防蟲蛀……”
《中國風俗辭典》收錄很多關於六月六的民俗資料:“(六月六)亦稱‘曬蟲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全國各地。宋代稱‘天貺節’。傳說是日為龍王爺曬鱗日。屆時民間多曬衣物,官府曬官服,士人曬書籍,僧人曬經卷。俗稱可防霉防蛀。明代內府皇史晟也於該日曬列聖錄,御制文集諸大函……江蘇民間有‘翻經會’是日諸寺廟各以藏經曬烈日中,僧人集村中,老嫗翻曬經頁,語謂:‘翻經十次,他世可轉男身’……舊上海於是日全城裁縫於城隍廟舉行曬袍會。除洗滌神器,城隍衣飾外,廟前廣場有集市廟會,有戲文演出……”
葉春生、林倫倫主編《潮汕民俗大典》:“農曆六月六日,天氣炎熱,驕陽似火,潮汕民間有曬書曝物之俗,歷代潮汕方誌對此都有記載。如明陳天資《東里誌》云:‘六月六日,為天貺節,各曬衣服、穀、豆等物。’清嘉慶《澄海縣誌》載:‘六月六日,曬書曝衣。’古人認為這樣做,是‘可辟蠹,亦去濕之意也’(清光緒《饒平縣誌》)……”另外,潮汕許多地方是在七月初七盛行曬書曝衣。
上述資料記載,皇家及讀書人曬書籍及字畫,官府曬官服,寺廟曬藏經,老百姓曬衣物穀豆,神廟曬衣飾等等。此外,道觀也有曬《道藏經》,但卻沒協助翻經會獲得某種功德之說,所以只是道士們自個兒在翻經曬經。曝曬衣物除了防潮,也可防蟲蛀,尤其衣魚對於書籍古字畫等等的蠶食,破壞極大。
馬來西亞與中國均屬於北半球,中國六月屬於酷熱夏季,我國也不例外,夏日炎陽非常之炙熱。基於我國長年均是酷熱天氣,六月六曝布墨的民俗傳統並未盛行。但在早期,福建幫一些廟宇曾經有過曬經書,以及器物如布神符、符紙、符印、秀肚(肚兜)、龍虎裙、令旗、旗幟、桌圍、門彩等等。一些人家會曬床褥等等,後來發現我國長年是夏,除非雨季,不然任何時候都適合曝曬器物的,所以就不再特地於六月六曝曬器物了。總括地說,六月六是曝曬衣物的節日,有防霉防蟲,殺菌消毒的功能,古代生活民俗講求衛生,通過曝曬,一方面可防止患病,一方面也可保護古書字畫。
《星洲人》電子報。圖文:李永球。2021年7月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