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板就是棺材,亦稱棺木、壽木、大厝等等,是人死後辦喪事期間,供放入遺體,直到出殯入土埋葬或火化為止。在以前的農業社會,人們會為身後事做好準備,通常會請木匠來做一具棺木,以備本身百年之後使用,棺木就放在家裡,每年都得換新的金花及紅布,俗稱“徛壽”(豎壽。福建話徛是站立之意)。華人南來我國後,也把這種風俗帶過來,一般以福建人居多,潮州等籍貫也有此俗。
劉浩然著《閩南僑鄉風情錄》:“豎壽俗稱豎板,閩南民俗,一些家庭經濟比較寬裕者,經常事先為長輩準備好壽板,擇定良辰吉日,請木工師傅按傳統體式把木板加工製成棺材……俗稱豎板也稱豎壽。因棺木製成油漆之後,要豎立於廳邊,豎壽之稱由此而來。木工把上等木料製成壽板之後,只是一具素坯的棺木,此時還得請油漆師傅來油漆……豎壽兼祝壽,閩南之俗,常有年當六十花甲或七十古稀之期,請木工提前來製作壽板,油漆完工之後,並兼做六秩或七十大壽者。是日親朋戚友登門祝壽,並贈賀壽儀,主人設宴招待親朋戚友,慶賀一番,並在當天擇定之吉辰,把新製好之壽板用新買的燈芯草蓆包紮定當,扛入廳中,男左女右豎立於大廳之側,下面用薄石墊起,以防潮濕,壽板上面,正中貼了一個用紅聯紙寫好的斗大的“福”字,兩邊再貼上一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對聯。上側又插上一對春花,因此俗乃將製好漆完的壽板豎立於廳邊,所以俗稱“豎壽”。閩南之俗,認為豎壽兼祝壽乃是一種福氣的表現,所以過去頗為風行。”
徛壽通常是將棺木站立斜靠在牆,上述資料顯示,此俗通常見於比較有錢的人,而且得長期保護好它,豎壽兼祝壽更是很有福氣之大事。
徛壽之俗在我國曾經有過,並不是很盛行,通常是一些富裕人家或郊區地方才有,且多將壽板橫擺。按照民間的說法,豎壽可以為自己添壽。通常他們預先做好或購買壽板,就放在家裡擺著,直到百年後使用。
砂拉越友人曾經帶我去古晉一間廟堂,觀察廟裡修行人預先準備的壽板,一共有四具擺放在一間狹小的鐵皮屋裡。2017年主持《誰的傳統》紀錄片之際,曾經在登嘉樓“山頂所在”(郊外鄉村)拍攝徛壽之俗。那是一位八十八歲的老人家,他在上世紀80年代,擇定閏年閏月吉日,就為自己準備了壽板,購買了上等樟艾木材,聘請木匠製做成壽板,連同馬椅(墊棺木的短凳)、大龍(大槓)小槓(抬棺木的大小橫木)、麻繩(繫綁棺木的粗麻繩),通通置於高腳屋的底下,以木架墊高防潮。
事先為自己準備好壽板者,多是富有者,或者擔心子孫貧窮沒錢購買棺木。再者是住在偏僻郊區,在古早期交通不方便時代,難於找到殯儀公司,若有事先準備好的棺材就好辦事,便按照傳統風俗進行大斂及祭祀燒紙錢後,數日發引還山完成殯葬。以前郊區喪事均由有經驗的鄰居協助操辦,按照傳統喪俗,沒請僧道念經超度。
棺木是人們所避忌之物,擺在家裡會引起人們的忌諱。於是乎湧現了相應的風俗,如徛壽可增添歲壽,豎壽兼祝壽是很有福氣的好事等等。一些普通人家沒地方存放壽板的,早年曾有將棺材本寄放在壽板店老闆手上,或是寄存在地方領袖之處,並囑託百年後為他料理後事,原因是擔心孩子們沒錢料理喪事,若先把棺材本交給孩子們,又擔心他們花掉,於是將棺材本寄存壽板店或地方領袖方式就應運而生,而這些老闆或領袖也都守信用,穩當辦妥喪事,讓逝者安心離去。上世紀7、80年代後,經濟條件愈來愈好,人們也較為有錢,就不需要事先準備好身後事,於是徛壽與寄存棺材本的風氣,逐漸消失殆盡。
《星洲人》電子報。圖文:李永球。2021年7月2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