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清兵入福建與節日傳說

薄餅

 

         明朝末年,清兵攻打中國大地,打到福建時,遇到鄭成功的反清勢力頑強對抗,於是清朝實施了種種暴政及大屠殺。

         一位老先生口述了下面的清兵在福建大屠殺的傳說野史,雖然不是正史,但卻說出了慘絕人寰的殺戮慘劇。

         話說清兵進攻福建時在閩南屠殺百姓,當時流傳的順口溜云:“塗殺死半途,安海變平埔,同安血成河,嘉禾斷人種。”,記述了當時發生的慘案。“塗殺死半途”,塗殺(鯰魚)指陳鼎,他是湖南長沙人,來到福建同安當私塾老師,他致力於反清復明活動,不幸壯烈犧牲於半路上。“安海變平埔”,指晉江的安海被清兵屠殺並放火燒變成平地。“同安血成河”,同安縣城被清兵屠殺血流成河。“嘉禾斷人種”,嘉禾就是廈門,人民被殺到滅絕。

        清兵攻入同安紅堂時,反清集團在稻田上鋪上乾稻草,皇太極的一位兄弟,騎著馬不幸踏入陷阱,田間泥濘土地無法快速爬起來,因而被亂箭射死,同安因此遭到清兵從城東屠殺到城西之慘禍。陳鼎有個兒子名叫榮華,他亦加入反清復明隊伍,為了尋找父親的遺體,他化裝為一位和尚,在同安縣城幫忙收屍,築起萬人塚。所以城東立有“殺頭碑”,城西立有“萬人塚”。

        後來鄭成功反攻廈門成功,捉了清兵斬斷其雙手掌,以破除嘉禾斷人種的“懺”(詛咒),福建話“種”與“掌”文讀諧音。

        清兵從正月初一殺戮到初八,所以才有了初九拜天公風俗。同安縣則是三天清兵佔領後,鄭成功反攻又佔領了三天,故有“三日清,三日明”之說,所以同安人不過清明節,而是三月初三做祭祖掃墓節日。三月三(三月節)同安人都做薄餅祭祖,薄餅是以麵粉做成的皮,包裹著豆乾肉碎蔬菜等料,佐料各別炒好了與餅皮一起祭祖,過後將一切佐料放進鍋裡再煮,才以餅皮包裹而吃。薄餅諧音博命,含義拿命去博,與清兵一決死戰。(以上皆由老先生口述,姓名州屬不願公開)

         上述野史提到正月初九拜天公以及同安人過三月節,都是源自清兵在福建大屠殺之故。事實上正月初九是玉皇上帝聖誕日,這些道教經書都有詳細記載。而三月三,主要源自上巳節,即三月上旬第一個巳日,古代有郊遊、集體水邊沐浴之俗,稱為“祓禊”(fu-xi)(洗浴消災除霉,祈福)。《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魏晉後改在三月初三,明清以後祓禊之俗日益淡化,演變成為春遊節。福建漳州、同安等地過三月三節日,主要是祭祖掃墓踏青,與周禮的風俗不大同。有一種說法福建人不過清明節,原因乃“清”在上壓著“明”也。

         林再復著《閩南人》:“三月初三日……亦稱為三月節,俗稱三日節。‘凡漳州及同安之人流寓臺地者,於三月三日共製潤餅(按,薄餅)以祀祖先,曰三日節,餘均做清明節。’通常漳州及同安人家家戶戶以春餅(按,薄餅)作料分別煮熟,拜祭祖先神明,然後全家食用……相傳明末鄭成功攻打漳州即為此日,稍後退卻,漳州人逃難,次年大家為紀念逃難,乃作春餅,成為定例。因春餅的捲製,類似逃難之包袱也!此說在漳州民間很盛行,唯仍待進一步考證其可靠性。”

         清兵在福建大屠殺產生了兩個節日的由來傳說,一是天公誕,一是三月節。漳州及同安人過三月節,是清兵大屠殺與鄭成功反清復明的關係嗎?是因為清壓在明上而不過嗎?這些只見於民間野史傳說,不大可靠,事實上廣東惠州一些地方也有不過清明節而過三月節的風俗。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2年4月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