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在祭祀時,都會用到蜜餞這個供品。不過用得比較多及隆重的,當數福建與潮州兩大籍貫。蜜餞是什麼?就是果脯或是龍眼乾、紅棗、冬瓜糖等食品,以竹籤串成一串串,安插在一個木架上,再以紙花等做一番裝飾,成為一個重要的供品。
蜜餞的木架稱為“餞盒”(峇峇及馬六甲一帶),也叫做蜜餞跤(跤=腳。北馬一帶)、攢盒。它是一個長方形木雕藝術品,上面有六個小孔(或三個)供插蜜餞的,前面或前後左右四面有著精湛的雕刻,通常是歷史人物或是神仙、瑞獸、花卉等等,底色為紅,雕像安金箔,中間題材處邊框塗綠色,或有安上貝殼碎片。另有一種長六角形(類似船形,通常只有五個小孔)的餞盒,雕刻更加精美,底色為黑,雕像安金箔,外有彩繪木盒蓋,打開後盒蓋可做為底座。
以前北馬的糕餅商製造的蜜餞,會附上木製蜜餞跤,這些簡陋的架子全無雕刻,商家會附加若干收費(押底錢),用完了將蜜餞跤歸還商家,可拿回附加的收費。近年在北馬開始湧現紙皮組裝的蜜餞跤,用完即丟棄,愈來愈簡化了。
左為木瓜蜜餞,右為黃梨蜜餞 |
正月初九天公誕祭祀時,一些地方完全沒用餞盒,通常所見是把蜜餞擺放在碗裡,沒了餞盒顯得簡陋,彷彿失去了民間藝術的靈魂。
一般上蜜餞多採用果脯(醃製的水果)或者龍眼乾、紅棗、冬瓜糖(有彩色及白色兩種)、柿餅(剪切成小塊)、軟糖等食品。馬六甲峇峇卻採用木瓜及黃梨做的蜜餞。峇峇李潤添指出,採用木瓜雕割成花卉形狀(形狀常見的是螃蟹或鳥兩種),最下層則是雕成白蘭花(bunga cempaka),再加小果脯點綴;也有黃梨(鳳梨)雕切成一些簡單形狀的蜜餞,配合紅棗點綴,這些雕好的蜜餞都要泡浸甜糖水保鮮,以竹籤串過,插在餞盒上。
蜜餞得以鮮花或紙花、塑料花做裝飾。有些是剪“春花”插在上端,各地的春花款式略不同。一些是以橙或蓮霧雕切為花卉,搭配在蜜餞之間。顯現出百花齊放的美術效果。
通常蜜餞用於民間祭祀,諸如神廟的神誕,廟裡所有神明各有一架,今一些神廟簡化到只有天公而已。家裡神誕也可供奉蜜餞,尤其峇峇人家更是喜愛,新年期間給每個神明與祖先都供上餞盒,有大小之分,通常灶君、地主公等是供上三孔小餞盒。而一般的華人家庭反而少見。天公誕更加不用說,蜜餞是主要供品之一。至於喪禮上蜜餞也是主要祭品之一,不過其裝飾不得採用紅色,而是白色。
古早時的北馬風俗,喪府主家必須供上蜜餞(裝飾白色剪紙花)。親戚朋友祭奠的祭品是:三牲、茶酒、蜜餞、水果、糕粿(麵龜〔枕頭龜〕為主),蜜餞的裝飾紅色,以示與喪府有別。致祭後,喪府得回禮——發粿、紅圓、一對紅燭,供他們取回家祭祀家裡神明,並將他們的祭品包括蜜餞送還之,這個儀式叫做“送還蜜餞”(福建話)。
當今北馬喪禮的親友祭品簡化很多,通常所見是水果鮮花做成的禮籃,或是單單麵龜,沒了三牲、茶酒及蜜餞等。這顯然是受到了西方風俗的影響而採用鮮花,實際上華人祭祖是不用鮮花的。無法渡,西風壓倒東風矣。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親友逐漸沒用三牲奠祭,民間就規定可以不必蜜餞,於是蜜餞逐步退出了北馬的喪禮圈子,甚至連主家的白蜜餞也消失了。
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福建人就接受了喪禮的三牲採用燒豬。當六七十年代,親友逐漸不再用牲醴及燒豬時,民間就取消了蜜餞。於是乎“無拜燒豬就免蜜餞”這個說法,就在北馬盛行起來。後來甚至波及天公誕也有這個說法:“拜天公沒燒豬就不必拜蜜餞”。實際上,蜜餞與牲醴(燒豬)毫無瓜葛,有否燒豬都可以採用蜜餞,即使是拜素,蜜餞也是可以用來祭祀的。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文:李永球,圖:李潤添,吳君、李永球,2022年5月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