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粉做的糕粿有“包”及“饅頭”,前者是眾所週知有餡料的包,後者則為無餡的麵粉食品。饅頭在馬來西亞有嗎?市面上常見的“麵龜”(包括枕頭形、橢圓形與有頭尾四肢的龜形)就屬於饅頭類,在馬來西亞通稱“麵龜”(福建音mi-ku)。除了麵龜,還有一種“番薯龍”(福建音huan-choo-leng)也屬於饅頭類,却少為人知。
古早的番薯龍,以麵粉混合番薯做成。做法先將番薯削皮,再以水煮熟,擠壓成泥狀後,摻入煮溶的黑糖汁、麵粉、酵母搓和,再弄成長條狀,其上以刀割開一條長痕,下墊以紙張,待發酵後蒸熟,外觀有一條長長的“刀疤”,頗為特别。因為以番薯做成長條狀,故稱為“番薯龍”。它有大小之分,大的長約一英尺多,屬於家庭式可供多人食用。小的約六英寸,供一人食用,食量大者可能要吃兩或三個才夠飽。
昔年在北馬檳城及太平等地極為盛行,尤其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那是窮人家的早餐食品。檳城張君就說,當年父親早逝家裡窮,他曾經以番薯龍當作主餐,一條大約兩角錢,配上一杯咖啡烏,就以番薯龍沾咖啡烏來吃。一大條吞食入腹,果然飽餐一頓。番薯龍通常被當作早餐糕粿,人們喜沾咖啡烏來吃,也有沾美禄,或塗上咖椰醬、奶油(上面撒上白糖)、煉奶、果醬等來吃,番薯龍本來就甜,配料也是甜,甜上加甜,那個年代的人們頗喜愛甜。
番薯龍是福建人的糕粿,在中國福建原鄉當然有,福建人喜爱在糕粿裡混合番薯,就如“糍棗”也是糯米攙和番薯的。曾在福建鄉親的微信裡發現番薯龍,却採用普通話叫做“地瓜(番薯)饅頭”,是配豆油肉(封肉)來吃,屬於鹹的吃法,與北馬福建人甜的吃法迥異。早期馬來西亞的華人喜甜,就如“栀仔粿”(枝仔粿),北馬福建人多是沾黑糖汁或椰糖汁吃,中國福建則是配封猪脚或封肉,屬於鹹食,當然也有沾白糖或豆豉汁吃的。
番薯龍在北馬盛行了數十年,到了上世紀80年代逐漸式微,蓋因時代變遷,生活變化巨大,人們的經濟條件愈來愈好,食物愈來愈豐富多樣化,於是番薯龍逐步淡出市場。然而出乎意料的,大約在2000年起,它在北馬被賦予新的生命力又活躍了起來。原料方面除了番薯,多了斑斕香草、金瓜(南瓜)、紫薯、巧克力、椰糖、紅粬、杞子、咖啡、黑芝麻、玉米、麥片、龍珠果、紅豆等口味。原形亦被改變了,不再是傳統的“刀疤”形。而是模仿紅毛蛋糕的造型,有了瑞士捲(Swiss roll)、牛角麵包(croissant)、繩結捲(knot roll)、肉桂捲(cinnamon roll)等新的造型。番薯龍本屬無餡,瑞士捲卻“捲”進了餡,所見是咖椰或烏豆沙餡。在牛角或繩結造型方面,甚至有混色(混合兩種口味),果然新穎吸引人。
經過商販的改造,番薯龍“變色”、“變臉”、“變形”,脫胎換骨改變了模樣,導致人們認不出它來了。當問及糕粿販這叫作什麼啊?多數回答“饅頭”。自上世紀80年代斷層後,人們都忘了它的名稱。無論是什麼口味或有無捲餡,或改造了不同的造型,它們都屬於番薯龍糕種,繼續採用“番薯龍”來稱呼它們吧!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20.8.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