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林梧桐的經商睿智


 

林致華著《梧桐入雲》一書,寫的是其父已故丹斯里林梧桐的生平傳記。

此書主打中國市場,就如在96頁提到“這裡有必要簡單介紹馬來西亞一些名詞,很多中國讀者還不熟悉。”因此詞彙及稱謂方面多採用中國用語,但不完全,某一些還是保留馬來西亞的。中國用語如:姥爺(外祖父)、螞蟥(蛭)、東古(東姑)、拉扎克(拉薩)、侯賽因·奧恩(胡申翁)、馬哈蒂爾(馬哈迪)等等。馬來西亞用語:首相、令吉等等,這些在中國是譯作總理及令吉特。

林梧桐小學沒畢業,就因為兄長過世而輟學。兩年後的1934年其父被土匪殺害,十五歲的他因此挑起養家的責任,他向父親的朋友借了兩塊錢購買菜籽,從福建安溪步行到永春去售賣,第一天站了整天連一顆都賣不出,不禁失聲大哭。第二天他改變方式,遇人就說其父是林石泉,逐漸與顧客熟悉了,終於把菜籽賣完,得到四元八角。

 1937年林梧桐來到吉隆坡,先給從事建築業的四叔林模瑾工作,工資一天八角錢。兩年後,他開始承包第一項工程,興建一座兩層樓的學校,工程完成後,賺取一百多元,隨後承包了許多工程,成為著名的承包商。他也從事泥機買賣、採鐵、採錫、種植等行業,這些都賺了大錢。當然雲頂娛樂事業更是個生金蛋的母雞,當年他邀人參股時,竟沒一個人相信他而參與。唯他獨具慧眼,覺得是個賺錢的新行業。

林梧桐一生中曾經歷過屢次大風險,均吉人天相化險為夷,其中兩次差一點被日軍殺害。首次是在日據時代初期的1942年,他前往安邦找堂哥,正遇到日軍來抓捕抗日分子,堂哥住在一位柯姓老人的家裡,日軍搜出家裡的一些書籍,比手劃腳問這是誰的?林梧桐以毛筆寫出中文我不知道。後來柯君承認書是他的,因此遭受日軍毒打一頓,最後押上軍車,從此不再回來。這時候日軍也懷疑林梧桐是抗日分子,把他狠狠地打,要把他押上車去,他知道上了車就永遠回不來了,便在紙上寫是從吉隆坡來,村人也說他是外地過來的,士兵因此把他放了。第二次是在此事後的第二天,他與堂哥想到四叔曾經參與抗日活動,於是回到家即刻搜找之前留下的抗日資料,經過一番搜查,找出數包的抗日資料,馬上取火燒毀之。翌日果然有人舉報四叔,一隊三十人的日軍來到其家搜索良久,搜不到任何東西,林梧桐卻無端端挨了日軍一個耳光,最後找不到任何證據憤然離去,過後他們才發現在地板底下還藏著抗日文件,性命攸關,大家都嚇得魂飛魄散。

林梧桐深具經商睿智,他有兩項令人讚嘆的購買園坵經歷。1981年,柔佛州有一塊兩萬五千英畝的園坵出售,林梧桐攜同兒子及律師一起前往新加坡會見對方的律師,談到差不多的時候,對方律師竟勸他不要浪費時間精力,因為園主早年過身後,產業遺給兩位夫人與十二名子孫,他們因財產分配爭鬥不休,尚在法庭處理中,拖延了十五年未能解決。林梧桐聽到倒反要挑戰自己,決定購買。第二天馬上行動,見了所有的對方家屬,並勸他們團結一致,聯合起來向與他洽談,索取最好最高的價錢。他們終於醒悟並團結起來,最後終於達成交易。從此他們家族和睦相處,恩怨煙消雲散。林梧桐購買園坵導致了一個家族的團結,並消除了家人的矛盾仇恨。

另一項是在1985年,沙巴州的一萬英畝油棕園,對方經理開價五千五百萬元。林梧桐的經理出價五千三百萬元,雙方僵持不下,林梧桐知悉後就去見對方經理。此人依然堅持一分都不減,林梧桐笑著說願意付出五千七百萬元購買,也就是多加兩百萬。此話令全場震驚不已。不過附加兩個條件,一是款項分兩年攤還;二是現年的收成歸他所有。對方經理欣喜若狂,即刻處理買賣合同。兩年攤還期可省約銀行利息約兩百萬,當年園坵收入是一千五十萬元,無形中就少付千多萬元。可見林梧桐是多麼的精明強幹。

通常所見家庭不和的產業售賣,一般人是望而卻步,以為十分難搞之事,林梧桐卻是例外的敢於挑戰。

一般所見的是買方向賣方討價壓低價格,林梧桐反而加價,此乃睿智之舉。就以太平市一個例子來說,一家老店屋出售,隔壁華裔有意購買,卻要求減價,最後被一位巴基斯坦商人爽快買下,華裔因此責問賣方為何不賣給他,賣方說你一直要減價,而人家不還價,我當然願意賣給他。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文:李永球,2023年6月1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