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峇東老廟“鎮安宮”

 

盤髮髻(留全髮)的吳吉好廟祝

峇東鎮安宮的神龕及牌匾等

霹靂太平峇東(Matang)有座百年老宮廟——鎮安宮,去年2022年,鎮安宮正式結束並解散,為其歷史畫上了句號。

該宮創辦人是吳吉好,原籍福建安溪,約生於1885年,應該是在民國初年時期買棹南來,定居峇東小漁村。當地人尊稱他為“好伯”,福建話的“好”分文白讀,白讀ho,文讀honn。人名採文讀,honn音近福建話的“虎”,故“好伯”諧音“虎伯”。

吳吉好從家鄉帶來了一個神像,供奉在住家裡,開起神廟“鎮安宮”,並成為關公(關帝)的乩身,跳起關公為人們服務,問事求解迷津或求治病者極眾。他也雕刻其他神明的神像,都供奉在宮廟裡。主神是關公,副祀有齊天大聖、廣澤尊王、王爺公、中壇李府元帥暨哪吒三太子、福德正神、虎爺等神明。他蓄髮在頭上盤起髮髻,類似道士的髮髻一般,福建話叫做“留全髮”,在清朝及民國時期,已經很少人蓄髮了,當跳起關公時,更加威武嚴肅。

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該宮做了一些修繕,並多了數塊牌匾。計為:“帝德同天”、“義氣參天”、“忠心扶漢”、“鎮安宮”、“忠義堂”、“龍飛”與“鳳舞”和對聯等,有些有落款,寫著民國三十九年等字。牌匾對聯文字均是以漆色書寫上去,不是雕刻的。宮內大殿中央有個木雕的神龕,是個精美藝術品,尚有一把大“鯊魚劍(鋸鰩的吻部鋸齒)”(註:鋸鰩,福建話稱為劍鯊)。宮外大牆的兩個圓窗上端,各有一個木雕神獸,左的是青龍,右為白虎。窗下的洋灰牆,繪有民間故事圖畫,其中一幅是《許狀元拜塔救母大吉》,題材取自《白蛇傳》,許狀元即許仙與白素貞的兒子許仕林。這些雕刻品及圖畫,手藝粗拙,盡顯憨態,反而是樸素無華的藝術品。

吳吉好在晚年之際,竟出現了“褪殼”(脫殼)現象,即身體上出現了一些無法解釋的神奇現象,引起人們的好奇,也導致新聞媒體界的競相報導。大約於1973年仙逝,享壽八十九高齡,殯葬峇東漢族義塚,遺下孀妻與一子四女。兒子吳阿毛,娶妻陳月鳳,育有一子一女,即金虎與金英。

已故吳金虎廟祝

圓窗上的——木雕青龍

吳吉好仙逝後,由其孫吳金虎承繼廟祝之位。他生於1951年,乃關公及三太子的乩身,承其祖父的任務,繼續為人們辦事解除迷津。金虎曾經做過鞋店職員與巴士剪票員等職。在他掌管鎮安宮期間,曾經在神誕時延聘布袋戲演梨酬神,後來聘請泰國潮州戲劇表演,由他一人進行題緣(募捐),聯絡頭家爐主,申請演戲執照等事宜,數年後,因人手不夠等因素,而不再演戲。鎮安宮注重兩個大神誕,正月十三及五月十三的關平太子聖誕,其餘神誕僅是簡單祭祀。

2006年左右,吳金虎忽然仙逝,享年五十六歲,火化安奉於太平山莊。他無子女,由其妹吳金英代為管理鎮安宮,僅是供善信膜拜,不再有乩童辦事。

經過十多年後,宮廟失修,漏水淹水等問題愈加嚴重,加上缺乏人手管理,於是在去年,便將鎮安宮結束並解散,請來當地王孫元帥的乩童,將已損壞的神像、牌匾等物火化,比較好的神像則送到其他神廟去供奉,可惜一些文物被火化未被保存下來。如今鎮安宮已成為普通住家,住著一些外勞。從民國初年到2022年,鎮安宮走過百年歷史,現今已消失在峇東的歷史河流裡了。上世紀80年代及2005年,我拍攝一些鎮安宮的照片,而今顯得彌足珍貴。

當今的“鎮安宮”成為外勞的住家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3年3月2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