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到十五的農曆新年後,月底的廿九日有個拗九節則鮮為人知,這是福州人特有的節日。
《福州鄉土文化匯編》關於“拗九節”的記錄云:“正月廿九拗九節,又叫孝九節、送窮節,是福州特有的傳統習俗。這個習俗來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相傳古時有個目連,其母親關在牢房裡。他探監時,經常送食品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人留截吃去。後來,他想出一個辦法,用荸薺、花生、桂圓、紅棗、紅糖等混合煮成糖稀飯,煮好後,上面再施以黑芝麻送去,看守見這稀飯亂七八糟,問道:‘這是什麼飯?’目連隨口回答:‘拗垢(與九同音)粥’福州方言‘拗垢’就是骯髒的意思,看守信以為真,不屑一顧,這拗九粥才送到了母親手上。目連母親進牢時,恰好是廿九歲。於是福州人歲數逢九就‘犯忌’,認為‘九’是厄難的歲月。凡父母長輩年紀逢九或逢暗九的(九點倍數),做晚輩的,特別是出嫁的女兒,均須向父母及長輩‘送九’(除送拗九粥外,有的還得加送豬蹄、太平麵等)。為他們除災去難,以表孝順之心,俗稱孝順節。在清葉夢君《孝粥》一詩中也可找到‘孝順節’的依據。詩云:‘懷橘蒸梨意不同,一盂棗栗雜雙方,年年報哺同烏鳥,此意榕城有古風。’古時福州人還有‘窮九’的看法,即逢九必窮。於是利用拗九節這天,打掃室內塵穢,送窮迎富。所以它又叫做‘送窮節’。清人林祖燾在《閩中歲時雜詠》中寫道:‘相傳拗九飴芳辰,各煮粥糜雜棗榛,推盡塵封投盡穢,送他窮鬼迓錢神。’”
關於拗九節的起源,有幾個說法,源自目連救母之說很盛行,實際上目連救母是虛構的神話傳說故事,被後人牽強附會在拗九節上。
福州話的下、後、拗、孝等字均諧音,拗九節,也稱下九節、後九節。福州風俗把正月分為“三九”,初九叫做“上九”,十九稱為“中九”,廿九是“下九”,廿九是正月裡最後的“九”,俗稱“後九節”。九是不祥之數,逢九歲數必須拗過,化凶為祥。拗九粥以糯米、花生、桂圓、紅棗、芝麻、荸薺、豇豆等煮成,先將之祭祀祖先天地神明,然後吃下拗九粥以驅除霉運,冀望“過九”地平安度過厄關。除了拗九粥,福州人在拗九節也吃太平麵與太平蛋。出嫁女兒給父母送拗九粥時,以染紅色的花生排出“壽”、“喜”等字在粥面上,拗九粥因此也叫做“孝九粥”,同時也送上太平麵及一些酒菜,稱為“送九”。(維基百科)
正月廿九日拗九節源自福州忌諱“九”的風俗,也是晚輩孝敬長輩的節日,拗九粥、太平麵及蛋,均是給長輩祝福平安度過厄難,另外也兼備送窮風俗。
馬來西亞有慶祝拗九節的地方不多,福州人聚居的霹靂實兆遠,一些福州鄉會在拗九節煮了拗九粥孝敬老前輩們。霹靂太平福州會館約於2018年開始舉辦拗九節,會長張國棟稱有一年在福州旅遊探親時,當時正好遇到拗九節,他見到公園裡許多老人身披紅布,坐在桌上吃拗九粥,經過詢問調查才知道是福州拗九節。回國後就在福州會館舉辦拗九節,以推動福州特有風俗,希望大家都孝敬老人家。也幸虧太平一些老福州前輩還會煮拗九粥,她們每年在家煮拗九粥給家人品嚐,通過理事會員的協助,太平福州會館就於每年的正月廿九都煮拗九粥慶祝拗九節,近年疫情嚴重時期則停辦。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2年2月1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