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逝世後一系列的祭禮,雖與其他籍貫華裔大同小異,但也有本身特色。這裡訪問柔佛東甲楊全運先生(祖籍海南省瓊海),詳談海南特別祭禮。
當出殯安葬畢回家,孝眷們都得抓起飯桌上的剩菜一點來吃。在家安奉靈桌(靈位),每天捧飯三餐(早午晚)直到四十九日,間中一餐不捧,留給子孫們享用。捧飯時,逝者一碗飯一杯酒一雙筷子兩碗菜餚,帶路人兩位,各一碗飯一杯酒一根筷子。拜完燒些紙錢。七日內已出嫁的女兒必須“挽面”(開面,以線拔掉面毛),男兒得去理個髮。頭七(一七)有個風俗叫做“走七”,以前孝眷們是到親戚家,親戚們煮一餐招待之。當今是到外面販攤吃些東西,再買些糕粿回家祭祀逝者,以前的風俗是每次出門都得買手禮回家祭祀。
逢七旬如一七、二七、三七、五七、七七都得祭祀。四七與六七則看情況,若是高壽逝者,就一個“七”不做,四七或六七選擇一個不祭,較年輕者兩個七都不拜。所謂“男三女五”稱為“大七”,即男逝者是三七最大,拜了三七,四七就不做。女逝者是五七最大,拜了五七,六七就不做。兩個七不做也可以。通常做完七之後,就告訴逝者下一個七是在何時,若下個七不做,也得告訴他,囑咐不需要回來受饗。做七若遇到農曆的初七、十七、廿七日,或是做一七遇到農曆有一的日子,二七遇到有二的日子,三七遇到三,四七遇到四等等,均被認為是好事。海南俗語:“重重疊疊,子孫有食又有穿;重七又重期,子孫有食又好看。”
每逢做七,在前一日傍晚五點捧飯時就通知逝者,明日(過了晚上十二點就是明天)做七,請回家來吃飯。然後把一些祭品如糕、雞等插上香放在桌上,叫做“等七”,門口外點燃一對蠟燭,那是照亮逝者認出回家之路。以粘米蒸製一大盤(筐)的白水蒸糕,必須切下一角給子孫吃,不讓逝者吃完。雞頭擺向外,表示等逝者回來。雞翅膀與雞腳都不拗進肚子裡,象徵逝者得用腳走回家。
迨十二點即是一七,把雞拿去斬成小塊,雞頭擺向內,表示逝者已經回來,再與其他煮好的菜餚等祭品、白飯,分別供奉祖先與逝者。祖先一桌祭品,白飯十二碗,酒十二杯,菜餚隨意多少碗都行。逝者這邊祭品差不多一樣,但只是三碗飯三杯酒,一碗飯一杯酒擺正中供逝者。兩碗兩杯擺左右供奉給兩位“帶路人”,他們的筷子各有一根,意思是不讓他們快快吃完,擔心吃完了先離開,就不帶逝者回去。祭品中不可有魚和蔥,蓋因魚有鱗片,蔥好比是草。一七必須有爌豬腿(不要豬蹄),若義子女或侄兒們參與祭祀,多數在大七當天,也是帶來爌豬腳。男三女五的大七,必須有豬頭,那是給帶路人享用的。二七開始,就得供奉年糕(得切下一角),以前是每個兒子都一盤(筐),當今只做一盤。每次做七的年糕都得加厚,年糕象徵田地,一份年糕象徵一份田地,不斷增高增厚,象徵子孫購買的田地愈來愈多。
裝白飯祭祀先人,只限舀一勺,不可添加。所以活人吃飯必須最少舀兩勺,以示生死有別,一勺飯屬於喪事的冥民俗文化。三年喪期內的祭祀逝者,都得連同祖先一起祭祀,那是因為祖先陪同逝者回家。
一直祭祀到凌晨三點多才焚化紙錢結束。海南習俗認為“雞啼三聲,鬼跑無路”,故此必須在四點前,即天亮雞啼之前結束祭祀,讓逝者趕得及回去。隨著時代演變,當今許多家庭在子時十二點多就焚化紙錢結束祭祀。二七、三七、五七、七七等七旬祭祀,與二七的祭祀同樣。不過男三七、女五七的大七,則多個豬頭,還有紙製明器較為豐富。
老一輩海南人說燒衣箱必須哭泣,即送祂回去時才會把衣箱紙錢領走。楊全運的母親就懂得七個七旬的燒衣箱哭喪歌,他要求母親抄寫下來,豈料母親不肯,去年其母逝世,可惜失傳了。他只記得一七哭喪歌:“一七哭來毛蒼蒼,棄我幼年在人間,五更雞啼淚流滿面,枕頭濕了手摸枕邊不見人。”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文:李永球,圖片:楊全運。2021年8月1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