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首支全真道派系
——马来西亚及新加坡东华山海云派之调查研究
李永球
——马来西亚及新加坡东华山海云派之调查研究
李永球
一、前 言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宗教,渊源于古代的巫术、秦汉时的神仙方术,经过时间悠久的发展,最后归属两大派,即正一及全真两大派别。流传到马来西亚的道教派别,以属于正一道的符箓派为主流,它们大部分来自广东客家地区的南传符箓派,目前犹在我国民间蓬勃发展。【1】至于全真道在我国的流传状况,却是为人所忽略。
本文研究的是百余年前由广东客家道士南传到马来西亚(包括当时属于马来联邦的新加坡)的全真道派,主要集中于霹雳、森美兰两州。此全真派源自中国广东惠州博罗县罗浮山冲虚古观,甚至在本邦发展衍变创立了中国海外第一支新的道派——东华山海云派(也叫海云派)。创派祖师是钟善坤道长。至于近年来,一些中国北方全真道亦传播到我国,那可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了。
本文原名《客家道士钟善坤——在马来西亚弘扬全真道的调查研究》,曾经发表于2009年1月14日台湾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專題中心“苗栗園區海外研究——東南亞客家研究先期計畫”主办,于马来西亚槟城韩江学院召开的“东南亚客家研究工作坊”。并刊登于《道教月刊》第39期(2009年3月。台湾:楼观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旋后在《星洲日报•星洲广场》【田野行脚】拙栏里,以短篇方式介绍钟善坤及天师宫,结果天师宫的现任庙主张水先生(其父亲张法景是天师宫最后一位主持道士)见报后,打电话联络我,约好见面,很幸运获得张先生提供一部分十分珍贵的资料,改变了我原先的一些推论。也前往新加坡寻访同德宫并收集资料。于是重新修订,才有了本文的出现。
我的研究方法是以三个古文物文字资料,加上张水先生的书籍资料,一起探讨东华山海云派在我国及新加坡的创立弘扬,以及建立宫庙、道士传承之历史。张水的重要资料,主要是《天师宫合道传统联名部》(简称《联名部》)【2】、《罗浮山冲虚观道传源流古今藏本》(简称《藏本》)【3】。
在进入讨论之前,让我们先了解全真道、冲虚古观及东华山海云派的历史轮廓:
本文研究的是百余年前由广东客家道士南传到马来西亚(包括当时属于马来联邦的新加坡)的全真道派,主要集中于霹雳、森美兰两州。此全真派源自中国广东惠州博罗县罗浮山冲虚古观,甚至在本邦发展衍变创立了中国海外第一支新的道派——东华山海云派(也叫海云派)。创派祖师是钟善坤道长。至于近年来,一些中国北方全真道亦传播到我国,那可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了。
本文原名《客家道士钟善坤——在马来西亚弘扬全真道的调查研究》,曾经发表于2009年1月14日台湾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專題中心“苗栗園區海外研究——東南亞客家研究先期計畫”主办,于马来西亚槟城韩江学院召开的“东南亚客家研究工作坊”。并刊登于《道教月刊》第39期(2009年3月。台湾:楼观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旋后在《星洲日报•星洲广场》【田野行脚】拙栏里,以短篇方式介绍钟善坤及天师宫,结果天师宫的现任庙主张水先生(其父亲张法景是天师宫最后一位主持道士)见报后,打电话联络我,约好见面,很幸运获得张先生提供一部分十分珍贵的资料,改变了我原先的一些推论。也前往新加坡寻访同德宫并收集资料。于是重新修订,才有了本文的出现。
我的研究方法是以三个古文物文字资料,加上张水先生的书籍资料,一起探讨东华山海云派在我国及新加坡的创立弘扬,以及建立宫庙、道士传承之历史。张水的重要资料,主要是《天师宫合道传统联名部》(简称《联名部》)【2】、《罗浮山冲虚观道传源流古今藏本》(简称《藏本》)【3】。
在进入讨论之前,让我们先了解全真道、冲虚古观及东华山海云派的历史轮廓:
甲、全真道
全真道乃王重阳(1112-1170)所创,教义较之旧道教有显著特点:(一)三教合一思想比较突出,言论如“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二)教义中,出世思想十分浓厚,如劝人捐妻舍子,看破功名富贵,学道炼丹,以离苦海。(三)在成仙信仰和修炼理论上,一反旧道派肉身不死、即身成仙的追求,只追求“阳神”、“真性”不死。(四)在修炼方法上,主内丹修炼,不尚符箓,形成独具特色的内丹理论。在教制教规上,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许蓄妻室,遵守清规戒律。【4】
全真道乃王重阳(1112-1170)所创,教义较之旧道教有显著特点:(一)三教合一思想比较突出,言论如“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二)教义中,出世思想十分浓厚,如劝人捐妻舍子,看破功名富贵,学道炼丹,以离苦海。(三)在成仙信仰和修炼理论上,一反旧道派肉身不死、即身成仙的追求,只追求“阳神”、“真性”不死。(四)在修炼方法上,主内丹修炼,不尚符箓,形成独具特色的内丹理论。在教制教规上,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许蓄妻室,遵守清规戒律。【4】
乙、冲虚古观
冲虚古观位于中国广东惠州博罗县罗浮山,东晋咸和初年(326),葛洪弃官来罗浮山中结庐炼仙丹,庵名“都虚观”。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御赐“冲虚观”额,遂更名“冲虚观”。山门内为“三清宝殿”,供奉三清塑像及张道陵、葛玄、许旌阳、萨守坚四真君塑像,东神龛供奉“轩辕皇帝”,西神龛供奉“太乙真人”。观内尚有供奉浙江金华黄野人的“黄大仙祠”,有供奉吕洞宾的“吕祖殿”。现为全真十方丛林。【5】
冲虚古观位于中国广东惠州博罗县罗浮山,东晋咸和初年(326),葛洪弃官来罗浮山中结庐炼仙丹,庵名“都虚观”。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御赐“冲虚观”额,遂更名“冲虚观”。山门内为“三清宝殿”,供奉三清塑像及张道陵、葛玄、许旌阳、萨守坚四真君塑像,东神龛供奉“轩辕皇帝”,西神龛供奉“太乙真人”。观内尚有供奉浙江金华黄野人的“黄大仙祠”,有供奉吕洞宾的“吕祖殿”。现为全真十方丛林。【5】
丙、东华山海云派
东华山海云派由钟善坤道长创立于新加坡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同德宫,它是中国海外第一支道教全真派系,创立于马来西亚(1965年以前新马基本上被视为一体),创立时间大约1910年左右。后再传香火至马来西亚霹雳怡保的南道岩、龙头岩、森美兰芙蓉的天公五老观、天师宫等等。该派拥有自己的法派诗(也叫宗派诗、字辈诗,俗称昭穆)。
东华山海云派由钟善坤道长创立于新加坡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同德宫,它是中国海外第一支道教全真派系,创立于马来西亚(1965年以前新马基本上被视为一体),创立时间大约1910年左右。后再传香火至马来西亚霹雳怡保的南道岩、龙头岩、森美兰芙蓉的天公五老观、天师宫等等。该派拥有自己的法派诗(也叫宗派诗、字辈诗,俗称昭穆)。
二、从三个古文物探讨海云派的创立
1、《龙头岩》碑志(简称《龙》)
石碑镌刻于中华民国八年(1919),现保存于怡保龙头岩。正文:“窃思中华海外同胞众华乔(侨),享天地神圣所赐……贫道【6】自幼遨游群岛,不及此境天缘之福地,有祥霞磻结之气……贫道洁净斋戒,设紫云洞天公观,安七宝莲台,祷迎圣像,祈祷万民福寿连绵……发源古迹南道岩开始,至石叻同德,德演海云之派。其源由前清光绪甲午岁,黄澄清请关圣帝安奉于此,至丙午岁道人梁星垣、李善传邀请啇(商)翁林六经、陆德昌诸翁注册后,到宣统辛亥年,道士钟善坤买此矿地八于吉,爰集福善缘乾坤两道,担土凿石……”
此碑志指出龙头岩创于光绪甲午岁(1894),由黄澄清请关帝安奉于此开始。到了丙午年(1906),在梁李两位道人邀请林六经、陆德昌诸翁协助下,终于获得注册。最后于宣统辛亥年(1911),由钟善坤道士买下这里矿地八于吉(英亩),才动工兴建宫观。【7】碑志提及由霹雳怡保的南道岩开始,才到石叻(新加坡)创办同德宫开创海云派,后到怡保成立龙头岩。
石碑镌刻于中华民国八年(1919),现保存于怡保龙头岩。正文:“窃思中华海外同胞众华乔(侨),享天地神圣所赐……贫道【6】自幼遨游群岛,不及此境天缘之福地,有祥霞磻结之气……贫道洁净斋戒,设紫云洞天公观,安七宝莲台,祷迎圣像,祈祷万民福寿连绵……发源古迹南道岩开始,至石叻同德,德演海云之派。其源由前清光绪甲午岁,黄澄清请关圣帝安奉于此,至丙午岁道人梁星垣、李善传邀请啇(商)翁林六经、陆德昌诸翁注册后,到宣统辛亥年,道士钟善坤买此矿地八于吉,爰集福善缘乾坤两道,担土凿石……”
此碑志指出龙头岩创于光绪甲午岁(1894),由黄澄清请关帝安奉于此开始。到了丙午年(1906),在梁李两位道人邀请林六经、陆德昌诸翁协助下,终于获得注册。最后于宣统辛亥年(1911),由钟善坤道士买下这里矿地八于吉(英亩),才动工兴建宫观。【7】碑志提及由霹雳怡保的南道岩开始,才到石叻(新加坡)创办同德宫开创海云派,后到怡保成立龙头岩。
2、《天公五老观》碑志(简称《天》)
石碑镌刻于民国十七年(1928),现保存于芙蓉五老观。正文:“易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兹将南洋大比叻坝罗【8】南道岩,其教民间,乃玉帝五方老道……佛释儒道三教同宗……天上显迹东华山,在石叻开演海云派,地下显迹南道岩玉师观……追木本之根,原在石叻丹戎巴隔,借福德祠之住扎,创同德宫之源流,开行至大僻历【9】龙头岩,丙午年乃林君六经注册修紫云洞天公观,辛亥年起创至丙辰年告竣,打二十一日醮酧恩。后到芙蓉沉香岛仙师爷背,买有出牌地段地图七十二号,坝罗道士钟善坤、张法介、何玉堂三人,奉禀大英政府华民政务司大人恩准,谨于民国丁卯年十月吉旦,兴工建造青山洞天公五老道观。但工程浩大,独力难持,伏望华侨大小商业诸翁先生,善男信女,大发善心,解囊乐助。迨至戊辰年十月工成告竣,谨择初十日进伙。崇奉:天公玉帝、三清道祖、五老诸神,升座开光……讽诵道德五千言,玉皇三元赐福消灾解厄宝经,祈保风调雨顺……总理坝罗龙头岩主持钟善坤,副理邓法华道衲等谨立。”
此碑志说出“东华山”这个山名是“天上显迹”的,也就是道士们心中有所感应而精神所向往的仙山。【10】不过在石叻(新加坡)开创海云派却是真实的。至于地下显迹的南道岩玉师宫,现今犹在霹雳怡保。当海云派在新加坡创立后,先流传到怡保龙头岩,该岩于丙午年(1906)由林六经注册为紫云洞天公观,并于辛亥年(1911)创建,丙辰年(1916)竣工。后来买下芙蓉沉香岛七十二号地段,怡保道士钟善坤、张法介及何玉堂,获得英政府的华民政务司之批准后,于丁卯年(1927)兴建青山洞天公五老观【11】,直到戊辰年(1928)完成。
此碑由总理钟善坤及副总理邓法华所立,但是所说的内容却是创庙者钟善坤的经历,述及他在新加坡创立海云派,又回到马来半岛创建其他宫观之事迹等等。
石碑镌刻于民国十七年(1928),现保存于芙蓉五老观。正文:“易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兹将南洋大比叻坝罗【8】南道岩,其教民间,乃玉帝五方老道……佛释儒道三教同宗……天上显迹东华山,在石叻开演海云派,地下显迹南道岩玉师观……追木本之根,原在石叻丹戎巴隔,借福德祠之住扎,创同德宫之源流,开行至大僻历【9】龙头岩,丙午年乃林君六经注册修紫云洞天公观,辛亥年起创至丙辰年告竣,打二十一日醮酧恩。后到芙蓉沉香岛仙师爷背,买有出牌地段地图七十二号,坝罗道士钟善坤、张法介、何玉堂三人,奉禀大英政府华民政务司大人恩准,谨于民国丁卯年十月吉旦,兴工建造青山洞天公五老道观。但工程浩大,独力难持,伏望华侨大小商业诸翁先生,善男信女,大发善心,解囊乐助。迨至戊辰年十月工成告竣,谨择初十日进伙。崇奉:天公玉帝、三清道祖、五老诸神,升座开光……讽诵道德五千言,玉皇三元赐福消灾解厄宝经,祈保风调雨顺……总理坝罗龙头岩主持钟善坤,副理邓法华道衲等谨立。”
此碑志说出“东华山”这个山名是“天上显迹”的,也就是道士们心中有所感应而精神所向往的仙山。【10】不过在石叻(新加坡)开创海云派却是真实的。至于地下显迹的南道岩玉师宫,现今犹在霹雳怡保。当海云派在新加坡创立后,先流传到怡保龙头岩,该岩于丙午年(1906)由林六经注册为紫云洞天公观,并于辛亥年(1911)创建,丙辰年(1916)竣工。后来买下芙蓉沉香岛七十二号地段,怡保道士钟善坤、张法介及何玉堂,获得英政府的华民政务司之批准后,于丁卯年(1927)兴建青山洞天公五老观【11】,直到戊辰年(1928)完成。
此碑由总理钟善坤及副总理邓法华所立,但是所说的内容却是创庙者钟善坤的经历,述及他在新加坡创立海云派,又回到马来半岛创建其他宫观之事迹等等。
3、《太上混元龙门宗派》度牒(简称《太》)
度牒木版刻制于民国时代,应该是1927年至1933年之物【12】,现保存于芙蓉天师宫。正文:“敕建广东罗浮山冲虚观,为给发派牒俾杜冒滥,以整道纲事……或浪迹云游访道,度牒钦奉。查理凡遇省府州县关津渡口把隘处所,即便执呈此牒验实放行,倘不知宗派……骚扰庙宇,劫财伤命之辈,难办(辨)真假,但无派单者,查明送官……谨将五祖七真……列于左:东华帝君、正阳帝君、纯阳帝君……敕封长春全德神化明应邱真君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人传龙门派……。龙门法派诗曰:道德通元静,真常守太清【13】……。开枝南洋东华山,石叻同德宫海云派下,南道岩分于龙头岩天公观、芙蓉青山洞。海云法派诗曰:善法真昌隆,福修大道成,开德锦春秀,西朝紫囗宸,遥吐南城礼,回光返照囗。【14】” 度牒另两段重要文字是“龙门派钟理明即”、“海云派住持钟善坤”。
度牒云及在南洋开枝东华山,在石叻同德宫的海云派下,从霹雳怡保南道岩,再分出龙头岩及森美兰芙蓉的青山洞(天公五老观)。
从中也了解钟善坤的道派原为冲虚古观全真龙门派,我推测“龙门派钟理明即海云派住持钟善坤”都是同一个人,理明是他在龙门派的道号,“理”字是龙门第二十二代字辈弟子。【15】我的推测在《藏本》获得证实,《藏本》云:“太上道德善教之源流,始初由钟善坤道士,从广东罗浮山冲虚观授传龙门宗派道号钟理明,以后传道南渡于马来联邦……”这一段是说钟善坤在冲虚观龙门派的道号是钟理明。海云派创立后,就另立“法派诗”,他们这一辈属于“善”字辈,其道号“善坤”。度牒云及在南洋开枝东华山,在石叻同德宫的海云派下,从霹雳怡保南道岩,再分出龙头岩及森美兰芙蓉的青山洞(天公五老观)。
度牒木版刻制于民国时代,应该是1927年至1933年之物【12】,现保存于芙蓉天师宫。正文:“敕建广东罗浮山冲虚观,为给发派牒俾杜冒滥,以整道纲事……或浪迹云游访道,度牒钦奉。查理凡遇省府州县关津渡口把隘处所,即便执呈此牒验实放行,倘不知宗派……骚扰庙宇,劫财伤命之辈,难办(辨)真假,但无派单者,查明送官……谨将五祖七真……列于左:东华帝君、正阳帝君、纯阳帝君……敕封长春全德神化明应邱真君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人传龙门派……。龙门法派诗曰:道德通元静,真常守太清【13】……。开枝南洋东华山,石叻同德宫海云派下,南道岩分于龙头岩天公观、芙蓉青山洞。海云法派诗曰:善法真昌隆,福修大道成,开德锦春秀,西朝紫囗宸,遥吐南城礼,回光返照囗。【14】” 度牒另两段重要文字是“龙门派钟理明即”、“海云派住持钟善坤”。
度牒云及在南洋开枝东华山,在石叻同德宫的海云派下,从霹雳怡保南道岩,再分出龙头岩及森美兰芙蓉的青山洞(天公五老观)。
从中也了解钟善坤的道派原为冲虚古观全真龙门派,我推测“龙门派钟理明即海云派住持钟善坤”都是同一个人,理明是他在龙门派的道号,“理”字是龙门第二十二代字辈弟子。【15】我的推测在《藏本》获得证实,《藏本》云:“太上道德善教之源流,始初由钟善坤道士,从广东罗浮山冲虚观授传龙门宗派道号钟理明,以后传道南渡于马来联邦……”这一段是说钟善坤在冲虚观龙门派的道号是钟理明。海云派创立后,就另立“法派诗”,他们这一辈属于“善”字辈,其道号“善坤”。度牒云及在南洋开枝东华山,在石叻同德宫的海云派下,从霹雳怡保南道岩,再分出龙头岩及森美兰芙蓉的青山洞(天公五老观)。
三、海云派在马新创办的宫观
上述三个文物述说海云派的创立及创办宫庙之经过,都说海云派在新加坡同德宫创立,而怡保的南道岩则是该派在马来西亚一座很重要的宫观。后来再分香到怡保龙头岩及芙蓉的天公五老观。至于天师宫则完全没提及。新马的海云派五座宫观的探讨于下:
1、同德宫
新加坡同德宫座落在丹戎巴葛福德祠之东翼,福德祠也叫“望海大伯公庙”,是客家帮兴建的庙宇。主祠福德祠于1844年就存在了,1861年重修。至于东翼的同德宫则在1908年增建的,主祀太上老君。宫内最古老的文物是一口铁钟,乃宣统元年仲春(1909年2/3月)之物【16】。1908年,陈善凤(Chin Sen Foong)道士(Chinese Priest)向新加坡英殖民地政府呈上同德宫建筑图,申请兴建。这张珍贵的建筑蓝图目前尚收藏于新加坡国家档案局。【17】
《龙》碑志谓:“至石叻同德,德演海云之派”;《天》则云:“天上显迹东华山,在石叻开演海云派……借福德祠之住扎,创同德宫之源流”;《太》说是:“开枝南洋东华山,石叻同德宫海云派下”。这些记载说明,同德宫是海云派第一座宫观,海云派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创立时间应该是在1910年左右。而今同德宫归属新加坡客属八邑福德祠管辖,这里早就没有道士,可以说海云派在新加坡完全没有了传人。
之所以推论海云派大约创立于1910年,乃根据《藏本》及《百年公德被南邦——望海大伯公庙纪事》二书资料,前者详记钟善坤从中国广东罗浮山冲虚观南渡马来联邦,在新加坡创立同德宫,接着是这样的记录:“……安奉道德天尊,香火经历有年,由于圣神之感应,继而显演海云宗派……”;后者收录陈善凤呈上新加坡英殖民地政府之同德宫兴建蓝图,日期写着是1908年11月间。因此1908年底还处于筹建阶段,相信竣工于1909年,《藏本》谓:“香火经历有年,由于圣神之感应,继而显演海云宗派”所以,海云派的创立时间应该在1910年左右。
新加坡同德宫座落在丹戎巴葛福德祠之东翼,福德祠也叫“望海大伯公庙”,是客家帮兴建的庙宇。主祠福德祠于1844年就存在了,1861年重修。至于东翼的同德宫则在1908年增建的,主祀太上老君。宫内最古老的文物是一口铁钟,乃宣统元年仲春(1909年2/3月)之物【16】。1908年,陈善凤(Chin Sen Foong)道士(Chinese Priest)向新加坡英殖民地政府呈上同德宫建筑图,申请兴建。这张珍贵的建筑蓝图目前尚收藏于新加坡国家档案局。【17】
《龙》碑志谓:“至石叻同德,德演海云之派”;《天》则云:“天上显迹东华山,在石叻开演海云派……借福德祠之住扎,创同德宫之源流”;《太》说是:“开枝南洋东华山,石叻同德宫海云派下”。这些记载说明,同德宫是海云派第一座宫观,海云派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创立时间应该是在1910年左右。而今同德宫归属新加坡客属八邑福德祠管辖,这里早就没有道士,可以说海云派在新加坡完全没有了传人。
之所以推论海云派大约创立于1910年,乃根据《藏本》及《百年公德被南邦——望海大伯公庙纪事》二书资料,前者详记钟善坤从中国广东罗浮山冲虚观南渡马来联邦,在新加坡创立同德宫,接着是这样的记录:“……安奉道德天尊,香火经历有年,由于圣神之感应,继而显演海云宗派……”;后者收录陈善凤呈上新加坡英殖民地政府之同德宫兴建蓝图,日期写着是1908年11月间。因此1908年底还处于筹建阶段,相信竣工于1909年,《藏本》谓:“香火经历有年,由于圣神之感应,继而显演海云宗派”所以,海云派的创立时间应该在1910年左右。
2、南道岩
霹雳怡保南道岩,又称玉师观【18】。最早的文物是一口铁钟,为1893年所铸【19】。从上述三个文物资料里头,我们了解到南道岩是东华山海云派在马来西亚一座相当重要的宫观。如《龙》云“发源古迹南道岩开始”、《天》谓“南道岩,其教民间……地下显迹南道岩玉师观”、《太》曰“南道岩分于龙头岩天公观”,均说明了南道岩在海云派的龙头地位。虽然它在海云派创立之前就存在了,可是也被列为该派隶属宫观之一。这一点在《藏本》有这么的记载:“……由于圣神之感应,继而显演海云宗派,以后则初首开行传香至大吡叻怡保南道岩玉师观……”此段文字说明南道岩成为海云派的宫观,是因为创派祖师将海云派香火分香至此之故。总之,上述文物证明南道岩是海云派重要的宫观。
在该岩里未发现有东华山海云派的蛛丝马迹资料,开山祖师是卢善福道长,其肖像被供奉在此。在其所创办的宫观里,如槟城的天有宫自在观,就供奉有钟善坤的神主牌位【20】。在钟善坤的道观里,也供奉有卢善福的神主位【21】。他们都是海云派的重量级人物。卢善福是火居道士,元配杨春娘(喜娘)。在他们羽化后,就由后代管理该岩庙务。
南道岩的历史比同德宫更早,上述三个文物中,惟独《龙》说及此点。
霹雳怡保南道岩,又称玉师观【18】。最早的文物是一口铁钟,为1893年所铸【19】。从上述三个文物资料里头,我们了解到南道岩是东华山海云派在马来西亚一座相当重要的宫观。如《龙》云“发源古迹南道岩开始”、《天》谓“南道岩,其教民间……地下显迹南道岩玉师观”、《太》曰“南道岩分于龙头岩天公观”,均说明了南道岩在海云派的龙头地位。虽然它在海云派创立之前就存在了,可是也被列为该派隶属宫观之一。这一点在《藏本》有这么的记载:“……由于圣神之感应,继而显演海云宗派,以后则初首开行传香至大吡叻怡保南道岩玉师观……”此段文字说明南道岩成为海云派的宫观,是因为创派祖师将海云派香火分香至此之故。总之,上述文物证明南道岩是海云派重要的宫观。
在该岩里未发现有东华山海云派的蛛丝马迹资料,开山祖师是卢善福道长,其肖像被供奉在此。在其所创办的宫观里,如槟城的天有宫自在观,就供奉有钟善坤的神主牌位【20】。在钟善坤的道观里,也供奉有卢善福的神主位【21】。他们都是海云派的重量级人物。卢善福是火居道士,元配杨春娘(喜娘)。在他们羽化后,就由后代管理该岩庙务。
南道岩的历史比同德宫更早,上述三个文物中,惟独《龙》说及此点。
3、龙头岩
霹雳怡保龙头岩,又称紫云洞天公观、白云观【22】。1894年,黄澄清在这里供奉关圣帝君开始,到了1906年,梁星垣及李善传两位道人,邀请林六经、陆德昌诸翁协助下,终于获得注册。1911年,钟善坤道士买下这里八英亩的矿地,向外发动募捐筹款,才大兴土木建立宫观。迄1916年工程告竣,钟善坤等道侣们为此建设了廿一天的酬恩大醮。
钟善坤道长被尊为开山祖师,在此弘扬海云派,收下多位弟子。他常住在这里,羽化成仙后也埋葬此处。第二代主持是徐法来道长,第三代是邓法钦道姑,第四代系李真祥道长。现任住持是李真祥的儿子修清(一名明芳,或名瑞芳)道长(火居道士)。观内的神主龛供奉有历任住持、道士道姑、皈依弟子及信徒们的神主牌位。观内也有我国唯一的道教墓园,埋葬着钟善坤等道长,还有其他道人及皈依弟子和一般信徒之墓。
霹雳怡保龙头岩,又称紫云洞天公观、白云观【22】。1894年,黄澄清在这里供奉关圣帝君开始,到了1906年,梁星垣及李善传两位道人,邀请林六经、陆德昌诸翁协助下,终于获得注册。1911年,钟善坤道士买下这里八英亩的矿地,向外发动募捐筹款,才大兴土木建立宫观。迄1916年工程告竣,钟善坤等道侣们为此建设了廿一天的酬恩大醮。
钟善坤道长被尊为开山祖师,在此弘扬海云派,收下多位弟子。他常住在这里,羽化成仙后也埋葬此处。第二代主持是徐法来道长,第三代是邓法钦道姑,第四代系李真祥道长。现任住持是李真祥的儿子修清(一名明芳,或名瑞芳)道长(火居道士)。观内的神主龛供奉有历任住持、道士道姑、皈依弟子及信徒们的神主牌位。观内也有我国唯一的道教墓园,埋葬着钟善坤等道长,还有其他道人及皈依弟子和一般信徒之墓。
4、天公五老观
森美兰芙蓉沉香岛天公五老观,又称青山洞、青山观【23】。钟善坤在怡保兴建龙头岩后,多年后他到这里买下72号的这片土地,再与张法介及何玉堂三人,向英殖民政府华民政务司请准,于1927年兴建五老观,翌年竣工。
钟善坤是五老观的开山祖师,亦担任建庙的总理,副总理是邓法华道士,后来邓氏成为第二代主持。第三代主持是张真机道长,第四代主持是何真合道姑,第五代主持有两位,即欧修德和黄修慈,他俩都是火居道士,羽化后,庙务就归黄修慈的后代打理。观内也有许多东华山海云派的道人及信徒的神主牌位。钟善坤的牌位也供奉在这里。
森美兰芙蓉沉香岛天公五老观,又称青山洞、青山观【23】。钟善坤在怡保兴建龙头岩后,多年后他到这里买下72号的这片土地,再与张法介及何玉堂三人,向英殖民政府华民政务司请准,于1927年兴建五老观,翌年竣工。
钟善坤是五老观的开山祖师,亦担任建庙的总理,副总理是邓法华道士,后来邓氏成为第二代主持。第三代主持是张真机道长,第四代主持是何真合道姑,第五代主持有两位,即欧修德和黄修慈,他俩都是火居道士,羽化后,庙务就归黄修慈的后代打理。观内也有许多东华山海云派的道人及信徒的神主牌位。钟善坤的牌位也供奉在这里。
5、天师宫
森美兰芙蓉沉香岛天师宫。宫内的最早文物是两口铁钟,一是“同治二年冬月”(1863/4)【24】,一是“同治五年”(1866)【25】。因此1863或1864年,一般上广被人们认为是天师宫的创办年份【26】。同治二年的铁钟是古梅弟子钟钦奎敬奉予玉封仙师爷,同治五年的铁钟则为吴炽昌奉酬给玉封仙师爷爷,皆是敬奉给仙师爷,宫里也有神位牌曰“玉封仙师爷之神位”。
所谓“仙师爷”,就是当地华人甲必丹盛明利,盛明利是吉隆坡开辟功臣叶亚来在双溪乌戎时的上司和结拜知交,后来死于战乱,被人们供奉为地方保护神,尊称为“仙师爷”。【27】所以,上述铁钟及神位牌的“仙师爷”,应是盛明利无疑,与张天师没关系。
芙蓉的千古庙就是供奉甲必丹盛明利的庙宇,石碑神位镌刻“惠(州)府甲必丹讳明利盛公府君神位”,乃咸丰辛酉年(1861年)之物。
天师宫以钟善坤为开山祖师,第一代主持是廖法棠道士,第二代是吴法空道士,第三代为张法景道士【28】。现在没有了住持道士,由张法景之子张水担任庙主(后来有一班人申请注册,并成立理事会管理宫内事务)。
在钟善坤遗像上,注明“开山祖师,创于同治二年前(1864)”。换句话说,遗像的说明指此宫是钟氏创于1864年。然而根据田野调查,他羽化时享寿八十余岁,依此推断1864年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十余岁的青年,此说之可能性不大。个人揣测,天师宫在创建之前,可能原为供奉仙师爷盛明利的庙宇。后来钟善坤等道士在芙蓉活跃时,才把它更改为天师宫,主祀道教正一派的张天师【29】,仙师爷则成为副祀的神明。自仙师爷转变为天师宫的时间,相信在一对民国廿一年(1932)的木制对联上,联曰“天恩浩荡,师德悠长”【30】。对联取“天师”冠头可见一斑。记录了天师宫历任住持资料的《联名部》,也指出首位住持廖法棠是于1932年受委任为天师宫住持。这一点更证明了该宫是在这时候转变为海云派的天师宫,并开始有道士主持。
倘若它是由钟善坤创建的第一座宫观,那么上述三个文物资料一定会详细记载下来,它们完全没提及此宫,可见1863年(或1864年)根本不是天师宫,当时亦非钟善坤所创建。至于其遗像上注明他于同治二年前创庙之说,也是后人不知真相之下,错将年份提早了。
据张水提供的另一份《森州沉香岛天公五老观邓法华与天师宫吴法空涉讼启事》(简称《启事》)一文提到:“溯自一九一八年间,钟善坤建筑天师宫,工成后派遣徒何法莹、李善传、张法伙、罗捷元、卢善兴【31】等为管理人。在一九三三年一月间,天师宫由家师长钟善坤在华民政务司署委任廖法棠为管理人……”。此文否定了钟善坤在1863年建立天师宫之说,不过若真的是钟善坤在1918年就兴建天师宫,最令人费解的是,怎么在《天》、《太》及《藏本》均不曾提及呢?比较可以接受的理由应该是当时名称不是天师宫。这一点,五老观1928年的碑志《天》尚把当时的天师宫称为“芙蓉沉香岛仙师爷”,可见1932年才改名为“天师宫”之说是站得住脚的。
《启事》由五老观的邓法华发表于1956年7月28日,可靠性高。既然如此,天师宫乃钟善坤于1918年兴建之说可以被接受,当时由其数名师兄弟及徒弟管理,到了1932年方命名天师宫,并且通过华民政务司署委任廖法棠为首任主持,从此才有了正式主持道士。
设使天师宫真的是钟善坤于1918年所兴建,那么那两口年代久远的铁钟,极可能是从别处搬来之物了。或者先是仙师爷庙,后才改为天师宫。
王琛发博士著《马来西亚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实践》云:“……后来在本土形成的海云派,或东华山派。这一系统的道庙,最早的是芙蓉沉香岛的天师爷宫,它由钟善坤道长创建于1863年……”【32】。此说缺乏有力的证据,根据上述文物资料,除去新加坡的同德宫不说,南道岩是第一座与海云派关系密切的宫观。它和龙头岩的建立时间,均较海云派之创立年份还早,后来它们都成为海云派的宫观。
按照上述文物资料排列,本邦(包括新加坡)海云派宫观的先后,首座是同德宫,次为南道岩,再次为龙头岩,接着是天师宫、最后才是五老观。(详见图表)
森美兰芙蓉沉香岛天师宫。宫内的最早文物是两口铁钟,一是“同治二年冬月”(1863/4)【24】,一是“同治五年”(1866)【25】。因此1863或1864年,一般上广被人们认为是天师宫的创办年份【26】。同治二年的铁钟是古梅弟子钟钦奎敬奉予玉封仙师爷,同治五年的铁钟则为吴炽昌奉酬给玉封仙师爷爷,皆是敬奉给仙师爷,宫里也有神位牌曰“玉封仙师爷之神位”。
所谓“仙师爷”,就是当地华人甲必丹盛明利,盛明利是吉隆坡开辟功臣叶亚来在双溪乌戎时的上司和结拜知交,后来死于战乱,被人们供奉为地方保护神,尊称为“仙师爷”。【27】所以,上述铁钟及神位牌的“仙师爷”,应是盛明利无疑,与张天师没关系。
芙蓉的千古庙就是供奉甲必丹盛明利的庙宇,石碑神位镌刻“惠(州)府甲必丹讳明利盛公府君神位”,乃咸丰辛酉年(1861年)之物。
天师宫以钟善坤为开山祖师,第一代主持是廖法棠道士,第二代是吴法空道士,第三代为张法景道士【28】。现在没有了住持道士,由张法景之子张水担任庙主(后来有一班人申请注册,并成立理事会管理宫内事务)。
在钟善坤遗像上,注明“开山祖师,创于同治二年前(1864)”。换句话说,遗像的说明指此宫是钟氏创于1864年。然而根据田野调查,他羽化时享寿八十余岁,依此推断1864年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十余岁的青年,此说之可能性不大。个人揣测,天师宫在创建之前,可能原为供奉仙师爷盛明利的庙宇。后来钟善坤等道士在芙蓉活跃时,才把它更改为天师宫,主祀道教正一派的张天师【29】,仙师爷则成为副祀的神明。自仙师爷转变为天师宫的时间,相信在一对民国廿一年(1932)的木制对联上,联曰“天恩浩荡,师德悠长”【30】。对联取“天师”冠头可见一斑。记录了天师宫历任住持资料的《联名部》,也指出首位住持廖法棠是于1932年受委任为天师宫住持。这一点更证明了该宫是在这时候转变为海云派的天师宫,并开始有道士主持。
倘若它是由钟善坤创建的第一座宫观,那么上述三个文物资料一定会详细记载下来,它们完全没提及此宫,可见1863年(或1864年)根本不是天师宫,当时亦非钟善坤所创建。至于其遗像上注明他于同治二年前创庙之说,也是后人不知真相之下,错将年份提早了。
据张水提供的另一份《森州沉香岛天公五老观邓法华与天师宫吴法空涉讼启事》(简称《启事》)一文提到:“溯自一九一八年间,钟善坤建筑天师宫,工成后派遣徒何法莹、李善传、张法伙、罗捷元、卢善兴【31】等为管理人。在一九三三年一月间,天师宫由家师长钟善坤在华民政务司署委任廖法棠为管理人……”。此文否定了钟善坤在1863年建立天师宫之说,不过若真的是钟善坤在1918年就兴建天师宫,最令人费解的是,怎么在《天》、《太》及《藏本》均不曾提及呢?比较可以接受的理由应该是当时名称不是天师宫。这一点,五老观1928年的碑志《天》尚把当时的天师宫称为“芙蓉沉香岛仙师爷”,可见1932年才改名为“天师宫”之说是站得住脚的。
《启事》由五老观的邓法华发表于1956年7月28日,可靠性高。既然如此,天师宫乃钟善坤于1918年兴建之说可以被接受,当时由其数名师兄弟及徒弟管理,到了1932年方命名天师宫,并且通过华民政务司署委任廖法棠为首任主持,从此才有了正式主持道士。
设使天师宫真的是钟善坤于1918年所兴建,那么那两口年代久远的铁钟,极可能是从别处搬来之物了。或者先是仙师爷庙,后才改为天师宫。
王琛发博士著《马来西亚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实践》云:“……后来在本土形成的海云派,或东华山派。这一系统的道庙,最早的是芙蓉沉香岛的天师爷宫,它由钟善坤道长创建于1863年……”【32】。此说缺乏有力的证据,根据上述文物资料,除去新加坡的同德宫不说,南道岩是第一座与海云派关系密切的宫观。它和龙头岩的建立时间,均较海云派之创立年份还早,后来它们都成为海云派的宫观。
按照上述文物资料排列,本邦(包括新加坡)海云派宫观的先后,首座是同德宫,次为南道岩,再次为龙头岩,接着是天师宫、最后才是五老观。(详见图表)
四、东华山海云派的创派祖师
毋庸置疑,钟善坤乃东华山海云派之创办人,但在《藏本》之“海云宗派历代师主”发现了该派的师徒传承珍贵资料,这是研究海云派的重要文献。
谁是海云派的创派祖师呢?《藏本》开头这么描述:“……钟善坤道士从广东罗浮山冲虚观授传龙门宗派道号钟理明,以后传道南渡于马来联邦石叻(新加坡)丹绒巴隔海边,借福德祠之住址创立同德宫安奉道德天尊,香火经历有年。由于圣神之感应,继而显演海云宗派……”这一段似乎告诉我们钟善坤就是创派祖师。
惟独《藏本》提到钟善坤创立海云派,《龙》、《天》、《太》虽然没清楚说明是谁创派,但这些文献及《藏本》均是钟善坤或其弟子所撰写,显然是指钟善坤创立海云派,然后再到其他地方创建道观。
不过,《藏本》内的“海云宗派历代师主”资料,却列出七位道士的名字在前头,即:道法宏开陈公九郎,大班师主徐钦三郎,大法师主钟万十三郎,南道岩开山卢善郎、李纯郎、周杜郎、龙头岩开山钟善一郎。除了卢善郎即是卢善福及钟善一郎是钟善坤外,其余的显得陌生。接着,该资料又列明由陈九郎传下的第二世徒有四名,即:钟善坤、何善堂、卢善兴、郑善午。这些资料显示海云派或可能是由一班人所创立,而非一个人所为。
到底谁才是创派祖师呢?在不是很明确且含糊的资料下很难断定。这里只好做主观的推测,我认为有三个可能性:
1、钟善坤是唯一的创派祖师。从上述文献资料,尤其《藏本》开头的描述说明这一点。
2、钟善坤与卢善福、李纯郎、周杜郎等同道联合创办海云派,至于陈九郎、徐钦三及钟万三位则是他们的师父前辈,一起被尊为海云派历代师主。追溯先人为其宗派之始祖,是中国传统常见的做法,比如禅宗的世系里,达摩祖师被尊为开宗祖师,实际上这是后人的推戴,事实未必如此。
3、上述七位均是创派祖师。
上述文物及文献显示,钟善坤师是创派祖师乃毋庸置疑。至于推测海云是钟善坤与其他客家道士们一起创办,目前尚言之过早,尚待寻找更多的资料来证明。
根据《藏本》、《联名部》以及对龙头岩内的墓群和神主牌群,还有五老观的神主牌群和该观与天师宫在芙蓉邓普叻(沙都口)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群做田野调查,整理出下面海云派祖师及主要传人简介,当然不包括其他众多传人及皈依弟子。
谁是海云派的创派祖师呢?《藏本》开头这么描述:“……钟善坤道士从广东罗浮山冲虚观授传龙门宗派道号钟理明,以后传道南渡于马来联邦石叻(新加坡)丹绒巴隔海边,借福德祠之住址创立同德宫安奉道德天尊,香火经历有年。由于圣神之感应,继而显演海云宗派……”这一段似乎告诉我们钟善坤就是创派祖师。
惟独《藏本》提到钟善坤创立海云派,《龙》、《天》、《太》虽然没清楚说明是谁创派,但这些文献及《藏本》均是钟善坤或其弟子所撰写,显然是指钟善坤创立海云派,然后再到其他地方创建道观。
不过,《藏本》内的“海云宗派历代师主”资料,却列出七位道士的名字在前头,即:道法宏开陈公九郎,大班师主徐钦三郎,大法师主钟万十三郎,南道岩开山卢善郎、李纯郎、周杜郎、龙头岩开山钟善一郎。除了卢善郎即是卢善福及钟善一郎是钟善坤外,其余的显得陌生。接着,该资料又列明由陈九郎传下的第二世徒有四名,即:钟善坤、何善堂、卢善兴、郑善午。这些资料显示海云派或可能是由一班人所创立,而非一个人所为。
到底谁才是创派祖师呢?在不是很明确且含糊的资料下很难断定。这里只好做主观的推测,我认为有三个可能性:
1、钟善坤是唯一的创派祖师。从上述文献资料,尤其《藏本》开头的描述说明这一点。
2、钟善坤与卢善福、李纯郎、周杜郎等同道联合创办海云派,至于陈九郎、徐钦三及钟万三位则是他们的师父前辈,一起被尊为海云派历代师主。追溯先人为其宗派之始祖,是中国传统常见的做法,比如禅宗的世系里,达摩祖师被尊为开宗祖师,实际上这是后人的推戴,事实未必如此。
3、上述七位均是创派祖师。
上述文物及文献显示,钟善坤师是创派祖师乃毋庸置疑。至于推测海云是钟善坤与其他客家道士们一起创办,目前尚言之过早,尚待寻找更多的资料来证明。
根据《藏本》、《联名部》以及对龙头岩内的墓群和神主牌群,还有五老观的神主牌群和该观与天师宫在芙蓉邓普叻(沙都口)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群做田野调查,整理出下面海云派祖师及主要传人简介,当然不包括其他众多传人及皈依弟子。
一、 陈九郎
其神主牌尊称为“道法宏开陈公九郎” 【33】。生平不详。据李修清道长指出,陈九郎祖师曾经来过我国弘道,后来回返中国。客家道教包括全真和符箓派喜用冠上数目字的“郎”来给道士取个特别的“道号”。他收有钟善坤、何善堂、卢善兴、郑善午四位弟子【34】。
其神主牌尊称为“道法宏开陈公九郎” 【33】。生平不详。据李修清道长指出,陈九郎祖师曾经来过我国弘道,后来回返中国。客家道教包括全真和符箓派喜用冠上数目字的“郎”来给道士取个特别的“道号”。他收有钟善坤、何善堂、卢善兴、郑善午四位弟子【34】。
二、 徐钦(徐钦三郎)
其神主牌尊称为“大班师主徐钦三郎” 【35】。生平不详。
其神主牌尊称为“大班师主徐钦三郎” 【35】。生平不详。
三、 钟万(钟万十三郎)
其神主牌尊称为“大法师主钟万十三郎” 【36】。生平不详。
刘崇汉:中说,钟万原籍中国惠州紫金南岭东溪塘北寨大良背,少时学吕山法门,天资聪颖,数十年潜心修炼,终于精通吕法,境界崇高。曾于乡井设馆授徒,教人从善,悬壶济世,兼用神医,无不药到病除。后因国内动乱才离乡背井南来,初时执业矿场,工余时候,兼做赤脚医生,所有病者求医,一律免费。钟万羽化时,享寿近百岁,同门兄弟筹款购地,在吉隆坡建庙供奉之,以发扬钟万仙师之丰功伟绩及吕仙祖师法门为民治病之威灵。钟万仙师庙创立于1879年。【37】
上述史料指出钟万在1879年左右就羽化了,那么他就不可能在1910年参与创立海云派。到钟万仙师庙调查,没发现有关海云派的资料或文物,庙里最早的文物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木竖牌【38】,从文物资料说明他是符箓派“吕山教”【39】的道士。海云派在他逝世多年后才创立,似乎与他无关。海云派的钟万十三郎是否与上述的吕山派钟万仙师同为一人?他真的与海云派有关系吗?为何没参与创立海云派却被列为祖师之一?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详细研究。
其神主牌尊称为“大法师主钟万十三郎” 【36】。生平不详。
刘崇汉:中说,钟万原籍中国惠州紫金南岭东溪塘北寨大良背,少时学吕山法门,天资聪颖,数十年潜心修炼,终于精通吕法,境界崇高。曾于乡井设馆授徒,教人从善,悬壶济世,兼用神医,无不药到病除。后因国内动乱才离乡背井南来,初时执业矿场,工余时候,兼做赤脚医生,所有病者求医,一律免费。钟万羽化时,享寿近百岁,同门兄弟筹款购地,在吉隆坡建庙供奉之,以发扬钟万仙师之丰功伟绩及吕仙祖师法门为民治病之威灵。钟万仙师庙创立于1879年。【37】
上述史料指出钟万在1879年左右就羽化了,那么他就不可能在1910年参与创立海云派。到钟万仙师庙调查,没发现有关海云派的资料或文物,庙里最早的文物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木竖牌【38】,从文物资料说明他是符箓派“吕山教”【39】的道士。海云派在他逝世多年后才创立,似乎与他无关。海云派的钟万十三郎是否与上述的吕山派钟万仙师同为一人?他真的与海云派有关系吗?为何没参与创立海云派却被列为祖师之一?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详细研究。
四、 卢善福(卢善郎)
其神主牌尊称为“南道(岩)开山祖师善福道号甲申卢善郎” 【40】。道号甲申,生卒
不详。全真龙门派没有“甲”字昭穆,他应该不是龙门派弟子,善福之名字应该属于海云派所取的,他与钟善坤同辈分。
卢善福于霹雳怡保建立南道岩(1893年左右)外,另在槟城创建天有宫自在观(1903年左右)及成化堂(1907/8年左右) ,霹雳金宝太上老君庙也是他与周善稳道士创立于1902年左右。元配杨春娘(喜娘),虽然他是海云派的全真道士,却是不出家有妻室的火居道士。他先在霹雳和槟城兴建四座道观后才参与海云派,对于海云派的发扬并不积极,其道观内文物甚至神主牌都不见有“海云派”的只字出现。
卢善福道长是否曾经到过新加坡参与发起海云派?或者是祖师们从新加坡途经怡保时才被渡化参与海云派?抑或与祖师们创立海云派后再到南道岩成为住持?真相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
其神主牌尊称为“南道(岩)开山祖师善福道号甲申卢善郎” 【40】。道号甲申,生卒
不详。全真龙门派没有“甲”字昭穆,他应该不是龙门派弟子,善福之名字应该属于海云派所取的,他与钟善坤同辈分。
卢善福于霹雳怡保建立南道岩(1893年左右)外,另在槟城创建天有宫自在观(1903年左右)及成化堂(1907/8年左右) ,霹雳金宝太上老君庙也是他与周善稳道士创立于1902年左右。元配杨春娘(喜娘),虽然他是海云派的全真道士,却是不出家有妻室的火居道士。他先在霹雳和槟城兴建四座道观后才参与海云派,对于海云派的发扬并不积极,其道观内文物甚至神主牌都不见有“海云派”的只字出现。
卢善福道长是否曾经到过新加坡参与发起海云派?或者是祖师们从新加坡途经怡保时才被渡化参与海云派?抑或与祖师们创立海云派后再到南道岩成为住持?真相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
五、 李纯(李纯郎,纯亦作存。)
其神主牌尊称为“奉行道传正修祖师李纯真君真人” 【41】。生平不详。
其神主牌尊称为“奉行道传正修祖师李纯真君真人” 【41】。生平不详。
六、 周杜(周杜郎)
其神主牌尊称为“道封顺法正光祖师周杜郎真君真人” 【42】。生平不详。
其神主牌尊称为“道封顺法正光祖师周杜郎真君真人” 【42】。生平不详。
七、 钟善坤(钟善一郎)
其神主牌尊称为“三天洞下东方钟善一郎”。 【43】
钟善坤(Choong San Khoon ?-1933年5月25日【44】)海云派创派祖师。原为广东罗浮山冲虚观全真龙门派(出家)道士,道号理明。原籍广东惠州博罗县魁岭围客家人,父亲钟五姐,母亲徐氏【45】。从中国南来本邦,参与创立海云派,并依据海云派法派诗改道号为“善坤”。他是海云派一位重要的人物,致力于发扬东华山海云派,先后在我国的霹雳怡保创办龙头岩,森美兰芙蓉创建五老观、天师宫。收有多名门徒及皈依弟子。乃龙头岩的住持,主要在观里为善信们做法事科仪。羽化后归葬龙头岩内墓园,享寿八十余岁【46】。其师父是陈九郎,皈依其门下的主要门徒计有:徐法来、邓法钦(坤道)、邓法华、张法介、张法景、罗法安、吴法空、廖法棠、周法修、梁法金(坤道)【47】等等。
其神主牌尊称为“三天洞下东方钟善一郎”。 【43】
钟善坤(Choong San Khoon ?-1933年5月25日【44】)海云派创派祖师。原为广东罗浮山冲虚观全真龙门派(出家)道士,道号理明。原籍广东惠州博罗县魁岭围客家人,父亲钟五姐,母亲徐氏【45】。从中国南来本邦,参与创立海云派,并依据海云派法派诗改道号为“善坤”。他是海云派一位重要的人物,致力于发扬东华山海云派,先后在我国的霹雳怡保创办龙头岩,森美兰芙蓉创建五老观、天师宫。收有多名门徒及皈依弟子。乃龙头岩的住持,主要在观里为善信们做法事科仪。羽化后归葬龙头岩内墓园,享寿八十余岁【46】。其师父是陈九郎,皈依其门下的主要门徒计有:徐法来、邓法钦(坤道)、邓法华、张法介、张法景、罗法安、吴法空、廖法棠、周法修、梁法金(坤道)【47】等等。
八、 徐法来(徐法三郎)
徐法来(1876年10月22日-1938【48】)祖籍广东惠州河源【49】。出家道士,钟善坤徒弟,海云派“法”字辈弟子,继承钟善坤之位,成为龙头岩第二代主持,羽化后殡葬龙头岩内墓园。收有李真祥等徒【50】。
徐法来(1876年10月22日-1938【48】)祖籍广东惠州河源【49】。出家道士,钟善坤徒弟,海云派“法”字辈弟子,继承钟善坤之位,成为龙头岩第二代主持,羽化后殡葬龙头岩内墓园。收有李真祥等徒【50】。
九、 邓法钦
邓法钦(1869年8月18日-1951年10月22日【51】)龙头岩第三代主持,出家
道姑,钟善坤徒弟,“法”字辈。羽化后殡葬龙头岩内墓园。
邓法钦(1869年8月18日-1951年10月22日【51】)龙头岩第三代主持,出家
道姑,钟善坤徒弟,“法”字辈。羽化后殡葬龙头岩内墓园。
十、 李真祥
李真祥(1918年2月13日-1986年8月25日)祖籍广东英德客家人,父亲成达是佛道
双修者,晚年到马六甲出家。其母亲欧法凤也在晚年带着年幼的他到龙头岩出家为道,母亲拜钟善坤为师。他在成年后正式皈依在徐法来道长门下,“真”字辈。继邓法钦之后升任龙头岩第四代主持,精于斋醮法事科仪,亦善符箓,经常为羽化道友主持法事及以符咒济世助人。海云派本为全真出家道派,由于他是家中独子,祖师爷钟善坤嘱咐结婚以传宗接代,因此他就成为了火居道士。夫人邓玉清,育有二子,即瑞芳、瑞辉。羽化归葬龙头岩内墓园。收有多名皈依弟子。【52】目前由其子李修清(瑞芳)道长担任龙头岩住持。
李真祥(1918年2月13日-1986年8月25日)祖籍广东英德客家人,父亲成达是佛道
双修者,晚年到马六甲出家。其母亲欧法凤也在晚年带着年幼的他到龙头岩出家为道,母亲拜钟善坤为师。他在成年后正式皈依在徐法来道长门下,“真”字辈。继邓法钦之后升任龙头岩第四代主持,精于斋醮法事科仪,亦善符箓,经常为羽化道友主持法事及以符咒济世助人。海云派本为全真出家道派,由于他是家中独子,祖师爷钟善坤嘱咐结婚以传宗接代,因此他就成为了火居道士。夫人邓玉清,育有二子,即瑞芳、瑞辉。羽化归葬龙头岩内墓园。收有多名皈依弟子。【52】目前由其子李修清(瑞芳)道长担任龙头岩住持。
十一、廖法棠
廖法棠(1887年-1950年11月19日)祖籍广东花县。1928年四十二岁之际,在龙头岩拜钟善坤为师出家入道。1932年受委任为芙蓉天师宫第一代主持【53】,迄1933年1月,方由钟善坤通过华民政务司署正式委任此职【54】。共掌宫十八年。羽化后安葬于芙蓉邓普叻(沙都口)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通称为天公庙义冢)。【55】
廖法棠(1887年-1950年11月19日)祖籍广东花县。1928年四十二岁之际,在龙头岩拜钟善坤为师出家入道。1932年受委任为芙蓉天师宫第一代主持【53】,迄1933年1月,方由钟善坤通过华民政务司署正式委任此职【54】。共掌宫十八年。羽化后安葬于芙蓉邓普叻(沙都口)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通称为天公庙义冢)。【55】
十二、吴法空
吴法空(1881年12月17日-1964年6月8日)祖籍广东惠州客家。1928年四十八岁之际,在龙头岩拜钟善坤为师出家入道。1950年接任为天师宫第二代主持,掌宫十四年。羽化后安葬于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56】
吴法空(1881年12月17日-1964年6月8日)祖籍广东惠州客家。1928年四十八岁之际,在龙头岩拜钟善坤为师出家入道。1950年接任为天师宫第二代主持,掌宫十四年。羽化后安葬于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56】
十三、张法景
张法景(1913年1月22日-1996年7月28日)原名云龙,祖籍广东惠州淡水客家。七岁时其母程亚高因为其父张润福(小锡矿老板)纳妾而带他一起到龙头岩出家入道,大约两年后其母羽化,就由师父钟善坤带大并拜钟道长为师。常住龙头岩内从事纸扎(纸制冥器)事业,二次大战后到芙蓉发展,开启“发记”纸扎铺。后来结束生意,旋后与友人黄坤合作,也是从事纸扎行业。1962年举家搬到天师宫长住,1964年遵照吴法空遗嘱授权委托接任为天师宫第三代主持。乃火居道士,夫人陈法凤(广东东莞客家。1914年11月2日-1972年8月29日)也是钟善坤徒弟。夫妇双圹墓于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育有独子张水(水源),继承天师宫之产权,现为天师宫庙主。【57】
张法景(1913年1月22日-1996年7月28日)原名云龙,祖籍广东惠州淡水客家。七岁时其母程亚高因为其父张润福(小锡矿老板)纳妾而带他一起到龙头岩出家入道,大约两年后其母羽化,就由师父钟善坤带大并拜钟道长为师。常住龙头岩内从事纸扎(纸制冥器)事业,二次大战后到芙蓉发展,开启“发记”纸扎铺。后来结束生意,旋后与友人黄坤合作,也是从事纸扎行业。1962年举家搬到天师宫长住,1964年遵照吴法空遗嘱授权委托接任为天师宫第三代主持。乃火居道士,夫人陈法凤(广东东莞客家。1914年11月2日-1972年8月29日)也是钟善坤徒弟。夫妇双圹墓于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育有独子张水(水源),继承天师宫之产权,现为天师宫庙主。【57】
十四、邓法华
邓法华,生卒不详。出家道士,钟善坤徒弟,“法”字辈。继承钟善坤之位,成为芙蓉天公五老观第二代主持。收有张真机、何真合等徒弟【58】。五老观里保存有两张邓法华肖像,都写上说明。其一“副开山邓法华肖像”、其二“天公五老观主持邓法华肖像”。另外,1958年《重修天公五老观》碑志上,邓法华是主持,也是总理,副总理是张真机及何真合。在芙蓉邓普叻海云派墓区找不到其坟墓。
邓法华,生卒不详。出家道士,钟善坤徒弟,“法”字辈。继承钟善坤之位,成为芙蓉天公五老观第二代主持。收有张真机、何真合等徒弟【58】。五老观里保存有两张邓法华肖像,都写上说明。其一“副开山邓法华肖像”、其二“天公五老观主持邓法华肖像”。另外,1958年《重修天公五老观》碑志上,邓法华是主持,也是总理,副总理是张真机及何真合。在芙蓉邓普叻海云派墓区找不到其坟墓。
十五、张真机
张真机,生卒不详。出家道士,邓法华徒弟,“真”字辈。五老观第三代主持。羽化后殡葬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59】。收有欧修德、黄修慈、萧修财、陈修海、林修增、陈修基弟子【60】。
张真机,生卒不详。出家道士,邓法华徒弟,“真”字辈。五老观第三代主持。羽化后殡葬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59】。收有欧修德、黄修慈、萧修财、陈修海、林修增、陈修基弟子【60】。
十六、何真合
何真合(1917年5月1日-1982年10月10日)原名焕弟,祖籍广东顺德。出家道姑,邓法华徒弟,“真”字辈,五老观第四代主持。茔墓于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墓已被捡骨移葬他处。【61】
何真合(1917年5月1日-1982年10月10日)原名焕弟,祖籍广东顺德。出家道姑,邓法华徒弟,“真”字辈,五老观第四代主持。茔墓于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墓已被捡骨移葬他处。【61】
十七、欧修德
欧修德(1941年2月6日-1989年4月22日)原名妙广,祖籍广东惠州。张真机徒弟,“修”字辈。与师弟黄修慈一齐担任天公五老观之第五任主持,乃一名有家室的火居道士。坟墓于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62】
欧修德(1941年2月6日-1989年4月22日)原名妙广,祖籍广东惠州。张真机徒弟,“修”字辈。与师弟黄修慈一齐担任天公五老观之第五任主持,乃一名有家室的火居道士。坟墓于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62】
十八、黄修慈
黄修慈,生卒不详。张真机徒弟,“修”字辈。与师兄欧修德一齐担任天公五老观之第五任主持,乃一名有家室的火居道士。茔墓不在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目前五老观由其儿子管理。【63】
黄修慈,生卒不详。张真机徒弟,“修”字辈。与师兄欧修德一齐担任天公五老观之第五任主持,乃一名有家室的火居道士。茔墓不在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目前五老观由其儿子管理。【63】
五、海云派的名称与法派诗
海云派名称的全称是“东华山海云派”,简称“海云派”。从龙头岩的一些神主牌位及墓碑上,可以发现有些采用“东华山”,有的注明“海云派”,有些是“东华山海云派”。至于芙蓉的海云派墓群,则一律采用海云派。到底东华山和海云派是同样一个派系吗?还是有别?
关于此问题,在《龙》碑志上云:“至石叻同德,德演海云之派”,它只记载在新加坡同德宫开创海云派,没提及东华山。在《天》碑志上谓:“天上显迹东华山,在石叻开演海云派”,它以类似神话的说法,记载了东华山是“天上显迹”,显得含糊不清,令人费解,至于海云派,却实实在在告诉我们是在新加坡开创的。在《太》木版文字上曰:“开枝南洋东华山,石叻同德宫海云派下”,它记载了东华山是在南洋(东南亚)开枝的,海云派则开创于新加坡同德宫,再传到马来西亚来。至于《藏本》则说钟善坤自中国南来新加坡同德宫:“继而显演海云宗派”。上述诸说,《龙》及《藏本》只提到海云派,《天》及《太》则都提到东华山及海云派,由此可见,海云派作为此派之派名已经毋庸置疑。东华山与海云派之派名本来是分开的,后来被结合为一了。
我们已经了解“海云派”是在我国创立的道教全真派在中国海外的首个支流。“东华山”又应当如何诠释呢?在张水先生提供的书籍资料中就有斋醮的表文以及符咒,这些资料就有“东华山太上老君”之字眼。根据这些珍贵的文献,我认为东华山原是该派最早的名称,虽然中国真的有东华山,不过海云派的东华山只是宗教精神上的圣山,属于派别的名称,与现实的东华山毫无瓜葛。这一点在符箓派最常见。比如符箓派的昆仑教,昆仑山就是其圣山,与现实的昆仑山也是没关系。
所以,东华山作为海云派创立前的圣山,迄今依然在表文和符咒里依然沿用着。海云派属于全真龙门派,符咒不是它们的主要修炼法,它不属于符箓派。此派初期是以东华山作为派别名称,直到海云派创立后,东华山就让位予海云派。此派之名称,先有东华山而后有海云派,所谓让位,也就是说开始时期全是东华山,比如在表文符咒里所见的,后来就少见“东华山”【64】,反而多见采用“海云派”,诸如:海云派本岩第二主任道姑邓法钦墓(怡保)、海云派第四世张真机之墓(芙蓉)、道教海云派乾坤道众总坟之墓【65】(芙蓉)等等众多坟墓,或者取两派合一的名称——东华山海云派。
在钟善坤的墓碑上,是采取“东华山海云派”【66】,个人接受这个名称。也可简称为“东华山”或“海云派”。如果是派别,以海云派的名称为正确,毕竟海云派才是有法派诗的一个派别,而东华山只不过是此派的圣山。在拙文〈南传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第29页里将龙头岩归属为“东华山派”,这里有必要更正为“东华山海云派”,或简称“海云派”。
王琛发博士著《马来西亚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实践》第三章:〈流传马来西亚的客家道教教派〉,则将东华山海云派列为“东华山教”。并引述李明芳的访谈云:“海云派之名称之所以被沿用的一个理由,是由于清末到日治时代,冲虚观道士都涉及反清、抗日等活动,因此,本地之道人,另用名称以为宗教掩饰,避开‘他人土地上传教’可能会引起敏感的麻烦。”【67】
我不认同东华山是个教派,严格地说它只是全真道的一个派别,不像客家南传符箓派,皆是独立的个体教派。因此不能称为“东华山教”。全真道祖师爷们各自创立派别的历史早有先例,如全真道七真的邱处机传龙门派、刘处玄传随山派、谭处端传南无派、马丹阳传遇山派等等,客家道士们在中国海外创立的海云派也是其中一个派别而已。至于本地道人另用名称以为宗教掩饰之说,也缺乏说服力。我们从上述三个文物资料就很清楚,海云派是在本邦创立的【68】,海云派及龙门派的法派诗公开列出在度牒上,此派也承认自己属于冲虚古观全真道龙门派,毫不掩饰的说明了出处。所以,海云派只是另立的新派系,而且是公开活动地弘扬,看不出有什么掩饰的作法。
东华山海云派自客家道士们在本邦创立后,百年来的传承,自兴盛到如今的衰落,的确令人感到惋惜。如今只有龙头岩还有主持道士,也只有他们在以全真道的法事为民间处理喜庆丧事斋醮活动,以及主持全真道的皈依仪式。
东华山海云派是唯一在我国创立的全真道新派系,最大的特色是它拥有自己的法派诗,至于其他的教理及制度等皆搬自中国祖庙冲虚观,没什么差别。
经过百年的传承,海云派的法派诗竟然出现三套,到底哪一套才是对的,实在令人捉摸不清!第一套出现在木版度牒《太》上,只有三十个字。第二套在龙头岩李修清道长手头收藏,共有四十个字。第三套乃《藏本》里的也是四十个字,却与李道长那一套有出入。详见于下:
一、《太上混元龙门宗派》里的法派诗:
善法真昌隆,福修大道成,开德锦春秀,西朝紫囗宸,遥吐南城礼,回光返照囗。
关于此问题,在《龙》碑志上云:“至石叻同德,德演海云之派”,它只记载在新加坡同德宫开创海云派,没提及东华山。在《天》碑志上谓:“天上显迹东华山,在石叻开演海云派”,它以类似神话的说法,记载了东华山是“天上显迹”,显得含糊不清,令人费解,至于海云派,却实实在在告诉我们是在新加坡开创的。在《太》木版文字上曰:“开枝南洋东华山,石叻同德宫海云派下”,它记载了东华山是在南洋(东南亚)开枝的,海云派则开创于新加坡同德宫,再传到马来西亚来。至于《藏本》则说钟善坤自中国南来新加坡同德宫:“继而显演海云宗派”。上述诸说,《龙》及《藏本》只提到海云派,《天》及《太》则都提到东华山及海云派,由此可见,海云派作为此派之派名已经毋庸置疑。东华山与海云派之派名本来是分开的,后来被结合为一了。
我们已经了解“海云派”是在我国创立的道教全真派在中国海外的首个支流。“东华山”又应当如何诠释呢?在张水先生提供的书籍资料中就有斋醮的表文以及符咒,这些资料就有“东华山太上老君”之字眼。根据这些珍贵的文献,我认为东华山原是该派最早的名称,虽然中国真的有东华山,不过海云派的东华山只是宗教精神上的圣山,属于派别的名称,与现实的东华山毫无瓜葛。这一点在符箓派最常见。比如符箓派的昆仑教,昆仑山就是其圣山,与现实的昆仑山也是没关系。
所以,东华山作为海云派创立前的圣山,迄今依然在表文和符咒里依然沿用着。海云派属于全真龙门派,符咒不是它们的主要修炼法,它不属于符箓派。此派初期是以东华山作为派别名称,直到海云派创立后,东华山就让位予海云派。此派之名称,先有东华山而后有海云派,所谓让位,也就是说开始时期全是东华山,比如在表文符咒里所见的,后来就少见“东华山”【64】,反而多见采用“海云派”,诸如:海云派本岩第二主任道姑邓法钦墓(怡保)、海云派第四世张真机之墓(芙蓉)、道教海云派乾坤道众总坟之墓【65】(芙蓉)等等众多坟墓,或者取两派合一的名称——东华山海云派。
在钟善坤的墓碑上,是采取“东华山海云派”【66】,个人接受这个名称。也可简称为“东华山”或“海云派”。如果是派别,以海云派的名称为正确,毕竟海云派才是有法派诗的一个派别,而东华山只不过是此派的圣山。在拙文〈南传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第29页里将龙头岩归属为“东华山派”,这里有必要更正为“东华山海云派”,或简称“海云派”。
王琛发博士著《马来西亚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实践》第三章:〈流传马来西亚的客家道教教派〉,则将东华山海云派列为“东华山教”。并引述李明芳的访谈云:“海云派之名称之所以被沿用的一个理由,是由于清末到日治时代,冲虚观道士都涉及反清、抗日等活动,因此,本地之道人,另用名称以为宗教掩饰,避开‘他人土地上传教’可能会引起敏感的麻烦。”【67】
我不认同东华山是个教派,严格地说它只是全真道的一个派别,不像客家南传符箓派,皆是独立的个体教派。因此不能称为“东华山教”。全真道祖师爷们各自创立派别的历史早有先例,如全真道七真的邱处机传龙门派、刘处玄传随山派、谭处端传南无派、马丹阳传遇山派等等,客家道士们在中国海外创立的海云派也是其中一个派别而已。至于本地道人另用名称以为宗教掩饰之说,也缺乏说服力。我们从上述三个文物资料就很清楚,海云派是在本邦创立的【68】,海云派及龙门派的法派诗公开列出在度牒上,此派也承认自己属于冲虚古观全真道龙门派,毫不掩饰的说明了出处。所以,海云派只是另立的新派系,而且是公开活动地弘扬,看不出有什么掩饰的作法。
东华山海云派自客家道士们在本邦创立后,百年来的传承,自兴盛到如今的衰落,的确令人感到惋惜。如今只有龙头岩还有主持道士,也只有他们在以全真道的法事为民间处理喜庆丧事斋醮活动,以及主持全真道的皈依仪式。
东华山海云派是唯一在我国创立的全真道新派系,最大的特色是它拥有自己的法派诗,至于其他的教理及制度等皆搬自中国祖庙冲虚观,没什么差别。
经过百年的传承,海云派的法派诗竟然出现三套,到底哪一套才是对的,实在令人捉摸不清!第一套出现在木版度牒《太》上,只有三十个字。第二套在龙头岩李修清道长手头收藏,共有四十个字。第三套乃《藏本》里的也是四十个字,却与李道长那一套有出入。详见于下:
一、《太上混元龙门宗派》里的法派诗:
善法真昌隆,福修大道成,开德锦春秀,西朝紫囗宸,遥吐南城礼,回光返照囗。
二、李修清道长保存着的法派诗:
上九正善法,真修大道成,开德锦春秀,西朝影紫宸,遥度南城礼,回光返照兴,北极分帝座,五炁乾坤定。
上九正善法,真修大道成,开德锦春秀,西朝影紫宸,遥度南城礼,回光返照兴,北极分帝座,五炁乾坤定。
三、《罗浮山冲虚观道传源流古今藏本》里的法派诗:
上九正善法,真修大道成,开德锦春秀,西朝返照兴,遥吐南城礼,回光映紫宸,北极分帝座,五炁乾坤定。
上九正善法,真修大道成,开德锦春秀,西朝返照兴,遥吐南城礼,回光映紫宸,北极分帝座,五炁乾坤定。
才百年历史,法派诗竟然出现如此差别。比如“善”字辈在《太》里属于第一代,在其他则是第四代了。从海云派弟子的道号来研究,芙蓉和怡保的弟子辈分排列是:善、法、真、修。由此可见第一套已是不符合。第二和第三套则因为错字和次序颠倒之问题,当与第一套作校对时,显然第三套问题很大。个人认为第二套比较可以接受。而今,龙头岩的李道长依然招收皈依弟子,现在海云派已经出现了第五代的“大”字辈传人。
六、结 语
我国道教的研究尚处于婴儿学习爬行阶段,资料缺乏,文献稀少,有些经典或重要文献被一些人保藏不公开,即使田野调查也面对重重阻碍及困难。或者口述者本身对历史一知半解,尤其一些宫观负责人的不合作态度,实在百般无奈!
关于海云派在马来西亚的调查研究,只能局限性地从上述三个文物,以及宫观里的牌匾、钟、照片、神主牌位、坟墓等资料来探讨此派及宫观的史略。幸亏过后获得张水先生提供珍贵的文献,还带领我到芙蓉的海云派墓群做田野调查,才有修订后的本文诞生。还有龙头岩李修清道长也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这些对我的研究帮助很大,实在感激不已。
《龙头岩》、《天公五老观》及《太上混元龙门宗派》,均为研究全真道在马来西亚弘扬传播的重要文物,尤其是记载了唯一一支在本邦创立的全真道派系——东华山海云派,幸亏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资料,今天我们才知道海云派在本邦的创立和兴建宫观的事迹。
通过上述文物及文献资料,本文厘清了许多本来解不开的历史问题,当然还有一些棘手的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比如创派祖师到底是哪几个等等?
百余年前,在我国致力于道教的弘扬工作者,几乎均是客家道士,主流是客家派系的南传符箓派,诸如六壬教、茅山教、金英教、昆仑教,吕山教等等。它们可以归类于正一道,这些请参阅拙文〈南传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至于全真道的传扬,早期也仅有海云派一脉,它的影响力远远不及符箓派。
自客家道士们于百年前创立东华山海云派及创建大约五座宫观后,到了今天,海云派犹是这些宫观,而且日益衰落,成为一般的香火庙而已,目前仅龙头岩的李修清道长还在继续传承发扬海云派的艰辛工作。严重缺乏道士弘法传道,濒临崩溃的道派传承,海云派在我国的状况并不乐观。综观我国道教的发展,一直以来面对的就是严重的青黄不接,人才凋零现象,所以日趋式微没落是意料之中。
关于海云派在马来西亚的调查研究,只能局限性地从上述三个文物,以及宫观里的牌匾、钟、照片、神主牌位、坟墓等资料来探讨此派及宫观的史略。幸亏过后获得张水先生提供珍贵的文献,还带领我到芙蓉的海云派墓群做田野调查,才有修订后的本文诞生。还有龙头岩李修清道长也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这些对我的研究帮助很大,实在感激不已。
《龙头岩》、《天公五老观》及《太上混元龙门宗派》,均为研究全真道在马来西亚弘扬传播的重要文物,尤其是记载了唯一一支在本邦创立的全真道派系——东华山海云派,幸亏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资料,今天我们才知道海云派在本邦的创立和兴建宫观的事迹。
通过上述文物及文献资料,本文厘清了许多本来解不开的历史问题,当然还有一些棘手的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比如创派祖师到底是哪几个等等?
百余年前,在我国致力于道教的弘扬工作者,几乎均是客家道士,主流是客家派系的南传符箓派,诸如六壬教、茅山教、金英教、昆仑教,吕山教等等。它们可以归类于正一道,这些请参阅拙文〈南传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至于全真道的传扬,早期也仅有海云派一脉,它的影响力远远不及符箓派。
自客家道士们于百年前创立东华山海云派及创建大约五座宫观后,到了今天,海云派犹是这些宫观,而且日益衰落,成为一般的香火庙而已,目前仅龙头岩的李修清道长还在继续传承发扬海云派的艰辛工作。严重缺乏道士弘法传道,濒临崩溃的道派传承,海云派在我国的状况并不乐观。综观我国道教的发展,一直以来面对的就是严重的青黄不接,人才凋零现象,所以日趋式微没落是意料之中。
注释:
【1】 李永球:〈南传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简称〈南〉),载《愿景文
化季刊》第四期(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2000年4月),28-36页。
【2】 《天师宫合道传统联名部》由张法景抄录。除了道教简史外,更重要的是
记录了天师宫历代住持及十余名该宫道友的生卒与入道年份、地点,葬处等资料。
【3】《罗浮山冲虚观道传源流古今藏本》由张法景抄录。前半部是他依照石刻板稿编正重录于1975年,讲述钟善坤从中国南来到新加坡建同德宫,创海云派,再传香火到霹雳南道岩和龙头岩,后往芙蓉创办五老观。后半部则是全真五祖七真、龙门及海云派的宗派诗(法派诗),以及海云派历代师主及传人资料。
【4】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66页。
【5】同注【4】,1676页。
【6】碑志下款没有署名,这里的“贫道”不知是谁?然而,从碑文提到发源自南道岩开始及到新加坡开创海云派之事迹来推测,贫道应该是钟善坤的谦称,或至少是熟悉钟善坤事迹的道士。
【7】拙文〈南〉第29页指出龙头岩是“钟善坤道长开创于1894年”。无独有偶,王琛发博士著《马来西亚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实践》(简称《马》。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2006年6月)第58页也说龙头岩是“钟善坤道长购地开创于1894年”。根据《龙》所载,1894年是黄澄清安奉关公的年份,钟善坤购地建立道观是在1911年。所以钟善坤开创于1894年之说,是不正确的。
【8】大比叻坝罗,即今霹雳怡保。大比叻通常写作“大吡叻”,就是现在的霹雳州,早期也作怡保解。坝罗,乃华人民间对怡保的俗称。
【9】大僻历,即“大吡叻”的另一种写法。现在的霹雳州。
【10】王琛发在《马》第58页谓:“东华山名称其实是源自永定的一座道教名山胜地”。这个说法缺乏说服力。一般客家民间道教所创立的“山名”,多数与实际上的道教名山胜地无关。比如南传符箓派的“茅山教”、“昆仑教”都与中国的茅山及昆仑山关系不大。从本文探讨的文物资料来看,实在看不到本邦东华山与中国福建永定的东华山有什么关系。前者乃是“天上显迹”,道士心中有所感应而精神所向往的仙山。
【11】拙文〈南〉第29-30页说:“芙蓉天公五老观,为邓德华道长创于1927年”。无独有偶,王琛发在《马》第57页谓:“据1928年立的《天公五老观碑》,本观原为邓德华道长创于1927年”。我再三的审查《天公五老观》碑志,发现并没有“邓德华创于1927年”这段文字,王君引用资料有误,且有闭门造车之嫌。根据此碑所载,五老观是钟善坤等三位道士创于1927年。所以,邓德华(即邓法华)创于1927年之说乃不确实。
【12】度牒最后一段文字是:“中华民国 年 月 日”等字,空白处是供发出度牒时填写的资料。度牒有提到青山洞(天公五老观)及海云派住持钟善坤,显然此时钟氏未故,这是他生前所制的度牒。查青山洞创于1927年,钟氏羽化于1933年,由此推算,度牒应为1927至1933年间之物。
【13】度牒上的龙门法派诗只有四十个字,即:道德通元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惟荣懋,希夷衍自宁。
根据中国北京白云观出版的《玄门日诵早晚课》的〈太上混元邱祖真人百代派〉的字辈,共有一百个字,除了与度牒的前四十个字一样外(首句的“元”字,本书是“玄”。这应该是避皇帝讳而改的。此外,第七句“世景惟荣懋”与本书的“世景荣惟懋”有两个字次序颠倒),其余六十个字为:微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实身,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14】度牒里的龙门及海云法派诗,虽然都是直排,可是前者采从上到下读,海云派的则是由右到左读,的确耐人寻味。
【15】龙头岩主持李修清(瑞芳)道长收藏另一张珍贵的罗浮山冲虚观《太上混元龙门宗派》度牒,那是民国十一年(1922)由冲虚观发给一位叫董宗慧弟子的。度牒上列明该观六位住持的名字,即方宗延、胡理性、钟至章、余宗耀、徐明善、梁信友。全真道的法派诗里,“明”、“至”、“理”、“宗”及“信”,分别为辈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及二十五。钟善坤的道号是第二十二代的“理明”,可见他本来就是龙门派弟子。
【16】钟的铭文:“宣统元年仲春吉旦立;太上老君。沐恩众弟子敬送。佛山盛隆炉造。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7】杨茳善:《丹戎巴葛福德祠的初步观察》,载《百年公德被南邦——望海大伯公庙纪事》(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属八邑福德祠出版,2006年7月)30-56页。
【18】南道岩大门的匾额是“南道岩”,由张丁元及郑仁和赠于光绪丁未年(1907)。大殿的匾额是“玉师观”,乃戴笔安及戴威安赠于己酉年(1909)。在《天》碑志上,就合称为“南道岩玉师观”。
【19】钟的铭文:“老君石岩;光绪癸巳十九年(1893)仲夏吉旦。坝罗合埠绅商筹捐银两倡建此岩特铸此钟以志其始。粤东信士陈耕全偕男念祖、继祖敬送。”
【20】神位牌文字分开中左右三行,中间文字:“十方开山老祖先师神位莲座”、左:“道人钟善坤神位”、右:“道人李立修神位”。
【21】龙头岩的卢善福神主牌铭文:“南道开山祖师善福道号甲申卢公囗囗……”;五老观的卢善福神主牌铭文:“南道开山祖师善福道号甲申卢善郎神位”。
【22】龙头岩之名称“白云观”,见于一张旧照片,照片上清晰可见匾额文字为“龙头岩白云观”。
【23】青山观名称见于该观铜钟,钟铭文:“民国戊辰年冬月吉旦;沉香岛青山观。沐恩:黄门梁氏、男黄启钊、女黄秀清、弟子沈振源、同缘林法顺,同敬送。”冬月即阴历十一月,戊辰年冬月就是1928年12月至1929年1月间。
【24】钟铭文:“双沟芙蓉沉香岛,玉封仙师爷台前。古梅沐恩弟子钟钦奎敬奉。同治二年冬月吉旦置。隆盛炉造。”冬月即阴历十一月,同治二年冬月就是1863年12月至1864年1月间。
【25】钟铭文:“沐恩弟子吴炽昌奉酬,沉香肚玉封仙师爷爷。天运同治五年仲春月吉旦立。信昌造。”铭文的地名采用“沉香肚”,其他所见均是“沉香岛”。
【26】天师宫创立年份之说,拙文〈南〉第29页说是1864年;王琛发著《马》第55页则为1863年。
【27】刘崇汉:〈西马客家人的信仰文化与庙宇〉(39页),载《愿景文化季刊》第四期(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2000年4月)37-40页。
【28】天师宫保存着开山祖师及第一、第二、第三代主持名称及相片资料。拙文〈南〉第29页说张法景道长是第六代住持。无独有偶,王琛发在《马》第55页里,亦把张法景当作第六代住持。事实上他是第三代住持,嗣后就没有主持道士了。
【29】王琛发著《马》(第59页)云:“天师宫所奉的神明,据说是龙虎山张天师……东华山派之祖庙虽然是属全真道观的罗浮山冲虚观,但当初钟善坤道长初到时,可能是兼容并蓄了全真道与正一道的传承。”
事实上,冲虚观全真道派系供奉正一道的张天师,钟善坤非始作俑者。根据《中华道教大辞典》(1676页)载,冲虚古观的“三清宝殿”,供奉三清塑像及张道陵、葛玄、许旌阳、萨守坚四真君塑像。张道陵天师早被冲虚观供奉为四真君之一了。
【30】对联铭文:“中华民国廿一年仲秋谷旦;天恩浩荡,师德悠长。沐恩弟子旅沉香李华虔赠。”
【31】五位管理人中,何法莹与罗捷元生平不详。联名部记载李善传(传亦作全)原籍广东惠州,生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入道于龙头岩,去世不详。张法伙之坟墓在森美兰芙蓉邓普叻(沙都口)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内被发现。卢善兴则是钟善坤的师兄弟。
【32】王琛发著《马》,55页。
【33】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道法宏开陈公九郎尊神位”。
【34】陈九郎的徒弟资料参考自《藏本》。其实,“善”字辈的弟子还有很多未被收录在书中。
【35】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大班师主徐钦三郎尊神位”。
【36】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安奉大法师主钟万十三郎公神位”。
【37】刘崇汉:〈西马客家人的信仰文化与庙宇〉(39页),载《愿景文化季刊》第四期(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2000年4月)37-40页。
【38】光绪十四年的木竖牌共有两块,铭文:“光绪十四年戊子岁春月吉立;吕法从心。”;“光绪十四年戊子岁春月吉立;大法德圣。”
【39】吕山教乃客家民间道教的其中一个符箓教派,也叫南传符箓派。详见拙文〈南传
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载《愿景文化季刊》第四期(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2000年4月),28-36页。
【40】同注【21】。
【41】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奉行道传正修祖师李纯郎真君真人神位”。另外,五老观也供奉其神主,牌文与龙头岩同,只是“纯”字为“存”。
【42】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道封顺法正光祖师周杜郎真君真人神位”。另外,五老观也供奉其神主,牌文与龙头岩同。
【43】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三天洞下东方钟善一郎之神位”。另外,五老观也供奉其神主牌,牌全文:“本观开山先师道封东方钟善郎道号善坤公之神位”。
【44】钟善坤的生年不详。在其墓碑上,注明“天运民国二十二年岁次癸酉仲夏月吉旦立”。也就是1933年5至6月间,根据我国民间的习惯,立碑年份通常就是逝世之年。另外,根据张水提供的两份资料:即《启事》一文指出,钟善坤逝世于1933年6月间;至于《联名部》则说钟善坤逝世于“五月初二”。从上述资料来推敲,钟善坤应当羽化于1933年5月25日。
【45】钟善坤的原籍本来不详,后来在《联名部》发现是惠州博罗。另外我在龙头岩的众多神主牌位中发现其父母的神主牌,上款注明籍贯是“博邑(博罗)魁岭围”,下款是“男 善坤 奉”。父亲名叫钟五姐,母亲徐氏。
【46】专访其女徒孙邓蓉娇(1926-)2010年1月27日,怡保。据她口述,钟善坤羽化时八十余岁,停丧两夜出殡,有数百人送殡,她也参与。
【47】钟善坤的徒弟资料来自《藏本》。从海云派的道观神主牌群及墓群中发现,钟善坤尚有众多的徒弟,为《藏本》所没收录的。
【48】徐法来的出生日期参考其在五老观的神主牌资料,牌全文:“广东惠州河源人氏;东华山道人讳来道封徐法三郎公神主。光绪丙子年九月初六日酉时生。”羽化年份见于其墓碑,碑文:“民国廿七年(1938)戊寅秋月吉立;东华山海云派徐公(三点水旁)三郎讳法来之坟墓。门徒众等同立。”
【49】徐法来的祖籍资料参考自五老观之其神主牌上。见注【48】。
【50】徐法来收李真祥为徒,参考自《藏本》。
【51】邓法钦生年本来不详。后来在龙头岩的神主龛里发现她的神主,牌全文:“降生己巳年(1869)七月十一日巳时;大善缘功德主护坛道缘法钦邓氏道姑神位。故于囗囗年九月廿二日囗时。”其羽化年份看不清楚,因此根据其墓碑年份为准。墓碑文:“民国四十年(1951)辛卯岁;海云派本岩第二主任道姑邓法钦墓。徒众等奉立。”所谓第二主任,就是第二代主持。那是以钟善坤为开山祖师,徐法来为第一代主持的排算法。
【52】专访其子李修清道长(电话),2008年9月10日,怡保。生卒日期参考其墓,墓碑文字:“生于1918戊午年正月初三日,终于1986丙寅年七月二十日;广东英德,第四代龙头岩主持李公真祥之墓。子孙等同祀立。”修清道长说,他们的祖籍是英德客家,父亲会客家话及粤语。由于此客家派的道教法事,在中国就受到粤语派系的影响,所以所唱的道教经曲皆采用粤语(带有客家音),不过在念经时,其父亲多用客家话。
【53】根据《联名部》资料,廖法棠是在1932年,即民国廿一年壬申年,受委为天师宫第一代主持。
【54】根据《启事》资料,廖法棠是在1933年1月,正式由其师父钟善坤通过华民政务司署委任他为天师宫主持。
【55】廖法棠资料参考自《联名部》。
【56】吴法空资料参考自《联名部》。
【57】张法景及夫人资料参考自《联名部》,并专访其子张水,2009年5月13日,雪兰莪万扰。
【58】《藏本》只记录邓法华传下张真机一名徒弟。田野调查则还有何真合道姑。其实尚有多名其徒名字未被收录。
【59】张真机墓碑文字:“海云派第四世张真机之墓”。没有年份籍贯等资料。
【60】张真机的徒弟资料参考《藏本》。
【61】何真合资料田野调查自其墓碑。
【62】欧修德资料田野调查自其墓碑。
【63】黄修慈资料田野调查于芙蓉;以及专访张水,2009年5月13日,雪兰莪万扰。
【64】目前仅少数采用东华山之派名,如徐法来在五老观的神主牌资料是采用东华山:“东华山道人讳来道封徐法三郎公神主”。
【65】道教海云派乾坤道众总坟之墓立于1950年,位于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碑文:“芙蓉沉香岛天公五老观;道教海云派乾坤道众总坟之墓。中华民国农历庚寅年季春月立。”
【66】钟善坤墓碑铭文:“天运民国二十二年岁次癸酉仲夏月吉旦立;东华山海云派敕封东方善一郎龙头岩开山祖师讳善坤钟公之坟墓。门徒众等祀。”
【67】王琛发著《马》,58-59页。
【68】海云派虽然是在新加坡同德宫创立的,不过1965年以前新马基本上被视为一体。
【1】 李永球:〈南传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简称〈南〉),载《愿景文
化季刊》第四期(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2000年4月),28-36页。
【2】 《天师宫合道传统联名部》由张法景抄录。除了道教简史外,更重要的是
记录了天师宫历代住持及十余名该宫道友的生卒与入道年份、地点,葬处等资料。
【3】《罗浮山冲虚观道传源流古今藏本》由张法景抄录。前半部是他依照石刻板稿编正重录于1975年,讲述钟善坤从中国南来到新加坡建同德宫,创海云派,再传香火到霹雳南道岩和龙头岩,后往芙蓉创办五老观。后半部则是全真五祖七真、龙门及海云派的宗派诗(法派诗),以及海云派历代师主及传人资料。
【4】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66页。
【5】同注【4】,1676页。
【6】碑志下款没有署名,这里的“贫道”不知是谁?然而,从碑文提到发源自南道岩开始及到新加坡开创海云派之事迹来推测,贫道应该是钟善坤的谦称,或至少是熟悉钟善坤事迹的道士。
【7】拙文〈南〉第29页指出龙头岩是“钟善坤道长开创于1894年”。无独有偶,王琛发博士著《马来西亚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实践》(简称《马》。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2006年6月)第58页也说龙头岩是“钟善坤道长购地开创于1894年”。根据《龙》所载,1894年是黄澄清安奉关公的年份,钟善坤购地建立道观是在1911年。所以钟善坤开创于1894年之说,是不正确的。
【8】大比叻坝罗,即今霹雳怡保。大比叻通常写作“大吡叻”,就是现在的霹雳州,早期也作怡保解。坝罗,乃华人民间对怡保的俗称。
【9】大僻历,即“大吡叻”的另一种写法。现在的霹雳州。
【10】王琛发在《马》第58页谓:“东华山名称其实是源自永定的一座道教名山胜地”。这个说法缺乏说服力。一般客家民间道教所创立的“山名”,多数与实际上的道教名山胜地无关。比如南传符箓派的“茅山教”、“昆仑教”都与中国的茅山及昆仑山关系不大。从本文探讨的文物资料来看,实在看不到本邦东华山与中国福建永定的东华山有什么关系。前者乃是“天上显迹”,道士心中有所感应而精神所向往的仙山。
【11】拙文〈南〉第29-30页说:“芙蓉天公五老观,为邓德华道长创于1927年”。无独有偶,王琛发在《马》第57页谓:“据1928年立的《天公五老观碑》,本观原为邓德华道长创于1927年”。我再三的审查《天公五老观》碑志,发现并没有“邓德华创于1927年”这段文字,王君引用资料有误,且有闭门造车之嫌。根据此碑所载,五老观是钟善坤等三位道士创于1927年。所以,邓德华(即邓法华)创于1927年之说乃不确实。
【12】度牒最后一段文字是:“中华民国 年 月 日”等字,空白处是供发出度牒时填写的资料。度牒有提到青山洞(天公五老观)及海云派住持钟善坤,显然此时钟氏未故,这是他生前所制的度牒。查青山洞创于1927年,钟氏羽化于1933年,由此推算,度牒应为1927至1933年间之物。
【13】度牒上的龙门法派诗只有四十个字,即:道德通元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惟荣懋,希夷衍自宁。
根据中国北京白云观出版的《玄门日诵早晚课》的〈太上混元邱祖真人百代派〉的字辈,共有一百个字,除了与度牒的前四十个字一样外(首句的“元”字,本书是“玄”。这应该是避皇帝讳而改的。此外,第七句“世景惟荣懋”与本书的“世景荣惟懋”有两个字次序颠倒),其余六十个字为:微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实身,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14】度牒里的龙门及海云法派诗,虽然都是直排,可是前者采从上到下读,海云派的则是由右到左读,的确耐人寻味。
【15】龙头岩主持李修清(瑞芳)道长收藏另一张珍贵的罗浮山冲虚观《太上混元龙门宗派》度牒,那是民国十一年(1922)由冲虚观发给一位叫董宗慧弟子的。度牒上列明该观六位住持的名字,即方宗延、胡理性、钟至章、余宗耀、徐明善、梁信友。全真道的法派诗里,“明”、“至”、“理”、“宗”及“信”,分别为辈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及二十五。钟善坤的道号是第二十二代的“理明”,可见他本来就是龙门派弟子。
【16】钟的铭文:“宣统元年仲春吉旦立;太上老君。沐恩众弟子敬送。佛山盛隆炉造。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7】杨茳善:《丹戎巴葛福德祠的初步观察》,载《百年公德被南邦——望海大伯公庙纪事》(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属八邑福德祠出版,2006年7月)30-56页。
【18】南道岩大门的匾额是“南道岩”,由张丁元及郑仁和赠于光绪丁未年(1907)。大殿的匾额是“玉师观”,乃戴笔安及戴威安赠于己酉年(1909)。在《天》碑志上,就合称为“南道岩玉师观”。
【19】钟的铭文:“老君石岩;光绪癸巳十九年(1893)仲夏吉旦。坝罗合埠绅商筹捐银两倡建此岩特铸此钟以志其始。粤东信士陈耕全偕男念祖、继祖敬送。”
【20】神位牌文字分开中左右三行,中间文字:“十方开山老祖先师神位莲座”、左:“道人钟善坤神位”、右:“道人李立修神位”。
【21】龙头岩的卢善福神主牌铭文:“南道开山祖师善福道号甲申卢公囗囗……”;五老观的卢善福神主牌铭文:“南道开山祖师善福道号甲申卢善郎神位”。
【22】龙头岩之名称“白云观”,见于一张旧照片,照片上清晰可见匾额文字为“龙头岩白云观”。
【23】青山观名称见于该观铜钟,钟铭文:“民国戊辰年冬月吉旦;沉香岛青山观。沐恩:黄门梁氏、男黄启钊、女黄秀清、弟子沈振源、同缘林法顺,同敬送。”冬月即阴历十一月,戊辰年冬月就是1928年12月至1929年1月间。
【24】钟铭文:“双沟芙蓉沉香岛,玉封仙师爷台前。古梅沐恩弟子钟钦奎敬奉。同治二年冬月吉旦置。隆盛炉造。”冬月即阴历十一月,同治二年冬月就是1863年12月至1864年1月间。
【25】钟铭文:“沐恩弟子吴炽昌奉酬,沉香肚玉封仙师爷爷。天运同治五年仲春月吉旦立。信昌造。”铭文的地名采用“沉香肚”,其他所见均是“沉香岛”。
【26】天师宫创立年份之说,拙文〈南〉第29页说是1864年;王琛发著《马》第55页则为1863年。
【27】刘崇汉:〈西马客家人的信仰文化与庙宇〉(39页),载《愿景文化季刊》第四期(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2000年4月)37-40页。
【28】天师宫保存着开山祖师及第一、第二、第三代主持名称及相片资料。拙文〈南〉第29页说张法景道长是第六代住持。无独有偶,王琛发在《马》第55页里,亦把张法景当作第六代住持。事实上他是第三代住持,嗣后就没有主持道士了。
【29】王琛发著《马》(第59页)云:“天师宫所奉的神明,据说是龙虎山张天师……东华山派之祖庙虽然是属全真道观的罗浮山冲虚观,但当初钟善坤道长初到时,可能是兼容并蓄了全真道与正一道的传承。”
事实上,冲虚观全真道派系供奉正一道的张天师,钟善坤非始作俑者。根据《中华道教大辞典》(1676页)载,冲虚古观的“三清宝殿”,供奉三清塑像及张道陵、葛玄、许旌阳、萨守坚四真君塑像。张道陵天师早被冲虚观供奉为四真君之一了。
【30】对联铭文:“中华民国廿一年仲秋谷旦;天恩浩荡,师德悠长。沐恩弟子旅沉香李华虔赠。”
【31】五位管理人中,何法莹与罗捷元生平不详。联名部记载李善传(传亦作全)原籍广东惠州,生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入道于龙头岩,去世不详。张法伙之坟墓在森美兰芙蓉邓普叻(沙都口)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内被发现。卢善兴则是钟善坤的师兄弟。
【32】王琛发著《马》,55页。
【33】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道法宏开陈公九郎尊神位”。
【34】陈九郎的徒弟资料参考自《藏本》。其实,“善”字辈的弟子还有很多未被收录在书中。
【35】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大班师主徐钦三郎尊神位”。
【36】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安奉大法师主钟万十三郎公神位”。
【37】刘崇汉:〈西马客家人的信仰文化与庙宇〉(39页),载《愿景文化季刊》第四期(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2000年4月)37-40页。
【38】光绪十四年的木竖牌共有两块,铭文:“光绪十四年戊子岁春月吉立;吕法从心。”;“光绪十四年戊子岁春月吉立;大法德圣。”
【39】吕山教乃客家民间道教的其中一个符箓教派,也叫南传符箓派。详见拙文〈南传
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载《愿景文化季刊》第四期(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2000年4月),28-36页。
【40】同注【21】。
【41】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奉行道传正修祖师李纯郎真君真人神位”。另外,五老观也供奉其神主,牌文与龙头岩同,只是“纯”字为“存”。
【42】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道封顺法正光祖师周杜郎真君真人神位”。另外,五老观也供奉其神主,牌文与龙头岩同。
【43】神主牌供奉在龙头岩,牌全文:“三天洞下东方钟善一郎之神位”。另外,五老观也供奉其神主牌,牌全文:“本观开山先师道封东方钟善郎道号善坤公之神位”。
【44】钟善坤的生年不详。在其墓碑上,注明“天运民国二十二年岁次癸酉仲夏月吉旦立”。也就是1933年5至6月间,根据我国民间的习惯,立碑年份通常就是逝世之年。另外,根据张水提供的两份资料:即《启事》一文指出,钟善坤逝世于1933年6月间;至于《联名部》则说钟善坤逝世于“五月初二”。从上述资料来推敲,钟善坤应当羽化于1933年5月25日。
【45】钟善坤的原籍本来不详,后来在《联名部》发现是惠州博罗。另外我在龙头岩的众多神主牌位中发现其父母的神主牌,上款注明籍贯是“博邑(博罗)魁岭围”,下款是“男 善坤 奉”。父亲名叫钟五姐,母亲徐氏。
【46】专访其女徒孙邓蓉娇(1926-)2010年1月27日,怡保。据她口述,钟善坤羽化时八十余岁,停丧两夜出殡,有数百人送殡,她也参与。
【47】钟善坤的徒弟资料来自《藏本》。从海云派的道观神主牌群及墓群中发现,钟善坤尚有众多的徒弟,为《藏本》所没收录的。
【48】徐法来的出生日期参考其在五老观的神主牌资料,牌全文:“广东惠州河源人氏;东华山道人讳来道封徐法三郎公神主。光绪丙子年九月初六日酉时生。”羽化年份见于其墓碑,碑文:“民国廿七年(1938)戊寅秋月吉立;东华山海云派徐公(三点水旁)三郎讳法来之坟墓。门徒众等同立。”
【49】徐法来的祖籍资料参考自五老观之其神主牌上。见注【48】。
【50】徐法来收李真祥为徒,参考自《藏本》。
【51】邓法钦生年本来不详。后来在龙头岩的神主龛里发现她的神主,牌全文:“降生己巳年(1869)七月十一日巳时;大善缘功德主护坛道缘法钦邓氏道姑神位。故于囗囗年九月廿二日囗时。”其羽化年份看不清楚,因此根据其墓碑年份为准。墓碑文:“民国四十年(1951)辛卯岁;海云派本岩第二主任道姑邓法钦墓。徒众等奉立。”所谓第二主任,就是第二代主持。那是以钟善坤为开山祖师,徐法来为第一代主持的排算法。
【52】专访其子李修清道长(电话),2008年9月10日,怡保。生卒日期参考其墓,墓碑文字:“生于1918戊午年正月初三日,终于1986丙寅年七月二十日;广东英德,第四代龙头岩主持李公真祥之墓。子孙等同祀立。”修清道长说,他们的祖籍是英德客家,父亲会客家话及粤语。由于此客家派的道教法事,在中国就受到粤语派系的影响,所以所唱的道教经曲皆采用粤语(带有客家音),不过在念经时,其父亲多用客家话。
【53】根据《联名部》资料,廖法棠是在1932年,即民国廿一年壬申年,受委为天师宫第一代主持。
【54】根据《启事》资料,廖法棠是在1933年1月,正式由其师父钟善坤通过华民政务司署委任他为天师宫主持。
【55】廖法棠资料参考自《联名部》。
【56】吴法空资料参考自《联名部》。
【57】张法景及夫人资料参考自《联名部》,并专访其子张水,2009年5月13日,雪兰莪万扰。
【58】《藏本》只记录邓法华传下张真机一名徒弟。田野调查则还有何真合道姑。其实尚有多名其徒名字未被收录。
【59】张真机墓碑文字:“海云派第四世张真机之墓”。没有年份籍贯等资料。
【60】张真机的徒弟资料参考《藏本》。
【61】何真合资料田野调查自其墓碑。
【62】欧修德资料田野调查自其墓碑。
【63】黄修慈资料田野调查于芙蓉;以及专访张水,2009年5月13日,雪兰莪万扰。
【64】目前仅少数采用东华山之派名,如徐法来在五老观的神主牌资料是采用东华山:“东华山道人讳来道封徐法三郎公神主”。
【65】道教海云派乾坤道众总坟之墓立于1950年,位于芙蓉邓普叻华人义山之海云派墓区,碑文:“芙蓉沉香岛天公五老观;道教海云派乾坤道众总坟之墓。中华民国农历庚寅年季春月立。”
【66】钟善坤墓碑铭文:“天运民国二十二年岁次癸酉仲夏月吉旦立;东华山海云派敕封东方善一郎龙头岩开山祖师讳善坤钟公之坟墓。门徒众等祀。”
【67】王琛发著《马》,58-59页。
【68】海云派虽然是在新加坡同德宫创立的,不过1965年以前新马基本上被视为一体。
李永球,马来西亚霹雳太平人,文化历史田野工作者,星洲日报专栏作者。
发表于2012年第一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双年会,收录于《第一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双年会论文集》,2013年1月。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