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 星期日

陳長富的一生(上)

 

陳長富

早期華人南來打拼,少數白手成家為富豪,一部分則是中等的富商,還有一部分從事小商小販,而大部分則為勞動階級的苦力。太平有位富商,是典型從中國南來白手起家的人物。關於他的生平史料極少,最近從其孫輩手中獲得一份他個人留下的遺囑,內容詳盡說出他的生平經歷。

陳長富(Tan Teong Hoo 1882-1936)太平殷商,從事農業種植業。祖籍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山仰社。生於188288日(根據其墓碑上註明的生日是25 DAY 6 MOON 1881.在遺囑則為光緒壬午年六月廿五日,對上萬年曆實為公曆188288日。關於墓碑的出生日期為英文,年份是公曆,月份與日子卻是農曆,真的耐人尋味)父陳江湖、母周絨娘,長富居長,弟長榮。

陳夫人張含笑

《陳長富遺囑》說他出生六個月後,其父親從福建家鄉南渡到暹羅的通扣(按:泰國普吉)一去多年未歸。長富九歲之際,與母親南下檳榔嶼,父親也從通扣過來與他們住在一起,過了年餘,父親前往荷屬印尼大巴冬,任洋煙公司的經理。工作穩定後寄川資給他們母子,一起過來大巴冬與父親相聚。這時候,父親不再工作,自創事業,不幸的事業失敗告終。

長富十一歲時,其弟長榮誕生。十六歲時,母親離世,得年三十有六,異國他鄉,舉目無親,令他悲痛萬分。這時候他在大巴冬任職工作。過了三年,祖母顏氏在福建家鄉患病,來函催他們回去,十九歲的四月間,他攜帶弟長榮一起歸鄉。然而祖母病愈來愈嚴重氣息奄奄,躺在床褥,斗室內狹隘低窪,滿佈塵埃,食寢在室內,局蹐如轅下駒,其弟尚年幼無知,他感覺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四壁蕭條,門衰祚薄。他服侍祖母四個月後,八月間祖母棄世。他便為祖父、祖母、祖伯父、祖伯母、叔父、母親共六位魂主超薦功德,鄉人親族莫不稱讚其年少懂得慎終追遠。

這次回鄉他帶來了兩百餘元,吃住及照顧祖母辦理喪事等等,花費盡空,不得已向母姨扯借盤費,十月間攜帶小弟來到檳城,本來擬定前往印尼大巴冬找父親去。不過母舅(按:舅父)周碩招他來什勿董(按:太平的十八丁)發展,於是他便前往什勿董,他發現這裡的鴉片比大巴冬更廉宜,想到父親習慣抽鴉片,不如也過來這裡。於是寄信到檳城榮興號轉交到大巴冬給父親。三年後,母舅將該信攜返給他。說從水客口中獲悉其父已經棄養於大巴冬,享壽四十有三。對於父親的去世,他感到極度悲傷,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他在撰寫遺囑時敘述到此事眼淚即奪眶而出。

在什勿董期間,他跟母舅工作,月薪7元。想到區區之數,不足敷用,便向母舅辭職,然而母舅再三挽留他。爰是他一邊工作,一邊兼做私己的生意,與人合股經營“閨壟”(原註:閨壟是於海邊圍作穴窟以捕魚蝦),過了數個月後,退股自營,獲利甚厚,建功立業,肇基於此。24歲時,在什勿董迎娶張含笑為妻。

28歲之際,在峇冬峇株討一塊廿英畝土地種植樹乳(按:橡膠樹),從這一點連續發展下去,最終擁有了近400英畝土地。36歲時,搬遷到太平明律(按:今大閩莎麗路)居住。43歲時在直弄路十碑半(按:太平郊區直弄一帶)種植紅毛丹、各種果子及樹膠,土地面積300多英畝,開費銀元很多,導致經濟拮据。統計乳園(按:橡膠園)、椰園與果子園約78百英畝,大抵一半負欠債務。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文:李永球,圖:陳綿輝,20258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