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

歷史悠久的香港巷斗母宮


 

   農曆九月間,檳城和諧機構與城視報聯辦的“看民俗讀神明”系列活動中,我們一夥人在講座後前往香港巷斗母宮,由該宮負責人邱繼福先生負責為我們導覽。

他說,該宮所保存的數十本經典裡,記載著他們所供奉的是北斗九皇大帝,不是九個海賊或反清義士。最珍貴的是一本木製封面,經文抄寫在帆布以宣紙墊底的《斗母宮九皇聖經》,應該是全世界僅存的孤本,凡有重要儀式進行,都得念誦九皇聖經。經中詳細列明九皇大帝(北斗九星)的名號。除了北斗,尚有東斗、南斗、西斗與中斗,共五斗的經書。所有經書都沒記載九皇大帝是海賊或義士。

邱繼福指出,香港巷斗母宮的香火不是來自泰國普吉,乃中國福建的船夫從家鄉帶來香火及許多祭祀器物而落腳檳城開始奉祀,從其第一代南來檳城的天祖邱媽誠於道光年間開始供奉,再傳給高祖邱天松,曾祖邱台返,再到祖父邱瑞榮,過後傳給他的父親伯叔三兄弟,即邱保成、保興與保旺,如今是由他們四位堂兄弟負責,即邱繼福、繼壽、繼昌、繼仁,約兩百年來傳承六代人。邱媽誠於清朝乾隆甲辰年(1784年)十一月初八日生於福建漳州海澄縣新江,卒於道光辛丑年(1841年)四月十四日,墓葬在新加坡。


他稱,以前請九皇大帝是在海邊的姓楊橋進行,後來改在宮前請神。該宮從來沒有犒軍儀式,這是與其他宮廟不同之處。供品方面,依序排列是九甌茶、九碗麵線、九碗飯、九碗乾料(金針、木耳、竹仔枝、香菇、冬粉、糋番薯、糋芋、糋豆乾、糋豆腐)、九種果子、九隻麵龜。他指出以前是沒麵龜的,直到上世紀670年代左右才有。奉上供品之日是在初一、初三、初六和初九。大壽之日是在初六,這一天之供品特別不一樣,九甌茶不是清茶,而是以柿餅、冬瓜條、紅棗與龍眼乾肉滾水沖泡的茶,九碗飯上插上九朵紫鈕仔花。當天延聘道長做醮,道長親自將茶等供品逐一捧進內殿,九皇大帝供九甌茶(分三次各三甌捧進),斗母元君與靈官大帝各三甌茶。

該宮的篙燈是深山砍下的整棵大竹,八月晦日請了神就起篙燈,點燃香柴與香粉,再以十二道金紙薰以淨化。白天不點篙燈,直到傍晚六點左右,才請出九盞篙燈點燃薰淨後昇起,直到天亮前下降篙燈收回。九盞燈以三行排列,首行是兩盞,次行三盞,三行四盞。九盞燈代表北斗九星(九皇大帝),次行與三行共七盞代表北斗七星,首行兩盞代表左輔右弼,根據經典所載,輔弼兩星屬隱星,所謂七顯二隱,輔弼隱星是凡人肉眼看不見的,所以隱星排在最高處,讓它們閃閃發亮。篙燈腳繫上草蓆緊緊包裹,為了不讓貓狗小便濺濕污穢了神聖的篙燈。初十落篙燈,祭以九枝香、一對黃燭、九碗紅白湯圓,往北方祭祀再拜篙燈。


初九晚上送神,以前該宮的皇船很小艘,當今較為大一些,船內放滿金紙、香粉及香柴、燭、線香,還有一個放在內殿的陶爐,運到海上焚燒。皇船不放米鹽油醬醋等糧食,也沒紙偶船夫神像等。該宮的陶爐每年都有三個,一個放在天公壇,一個在中殿,一個在內殿。內殿那個會在初九晚送神時送走,明年就把中殿的取進內殿,天公壇的移到中殿去,至於天公壇處的,就買一個新的陶爐來用,如此每年循環替換。

香港巷斗母宮不僅歷史悠久,保存的古文物極多,諸如百年的門彩、經書、香爐、燈架柱、神像、七星劍、銅燈器物、神位牌匾等等。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410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