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1日 星期五

筷子與趁熱吃

湯麵又燒又多汁,適合用餐具食用

         最近敦馬哈迪醫生在其大作《抓住希望:為新馬來西亞繼續鬥爭》推介時表示,馬來西亞各個族群都保有自身文化,如華人依舊用筷子用餐、講華語,且仍舊將其身份與祖輩的出生地鏈接起來,因此未能很好地融入大馬社會。言下之意,就是華人不入鄉隨俗,不用手抓飯吃,一直與中國保持藕斷絲連關係。

         華人之用筷子進食,有其因素。先談中國的生活習慣,中國四季分明,尤其冬季,食物必須熱乎乎,也得趁熱吃,除了可驅寒保暖外,食物也比較新鮮,不然冷切了飯菜涼,就難於下嚥甚至無法進食。

         華人移居馬來西亞後,依然保持這種飲食習慣。或許大家認為馬來西亞沒有冬季,我們不需要趁熱吃,也可以不用筷子吃飯了吧?這只對了一半。雖然沒有冬季,但華人依然覺得趁熱吃對身體好,比較美味可口。相信大家都曾受到老人家碎碎念:“趁燒食”(趁熱吃)、“緊食,無就無好食咯或麵會胖去無好吃”(快點吃,不然就會不好吃或麵條膨脹就不好吃)。也就是說,華人的飲食觀念認為食物必須趁熱吃比較美味,冷切了就不可口,對身體也不好。既然趁熱吃,請問不用筷子或湯匙,可以用手嗎?當然不可以,我們的手無法忍受太過熱的食物,尤其湯麵更是難於用手進食。峇峇娘惹族群也是華人,他們習慣用手吃飯,那得待到食物較冷之時才能進食。

         華人喜歡熱食,曾有馬來小販曾經告訴我,他是在郊區賣麵食的,他說馬來人冷食沒問題,當華人顧客點了麵食,他即刻把麵湯加熱,不然會被投訴湯頭太過冷,這就是華人熱食的習慣。不同的飲食習慣,並不是融不融入大馬社會的問題。當馬來同胞吸取華人的湯麵煮炒及現炒現煮的飲食習慣後,他們也是提供匙叉給顧客,這些燙熱的食物實在難於用手抓來進食。

        其次,華人還有用筷子吃飯嗎?我隨便做個調查,之前到過很多家庭也注意他們的用餐習慣,所見大部分都是用紅毛的匙叉吃飯,尤其北馬華人家庭用筷子的,不到一巴仙。市場上華人大部分餐飲業、麵食、點心雖然提供筷子,但也有匙叉。餐館業方面,尤其宴會的大餐(不吃飯的高級餐飲)則依然保持碗及筷。若是吃飯的,早已採用匙叉了,本來這僅在北馬出現,近年來波及中南馬等地,說華人用筷子顯得後知後覺。

         至於華人講華語、不忘祖輩地,那是全天下各民族都會堅持的傳統吧。華人移民馬來西亞後不忘祖籍地,本是不忘本的美德。如今許多華人移民西方國家,他們依然強調是馬來西亞人,認同祖籍地是馬來西亞。也不僅華人,移民到馬來西亞的許多民族也是保留本身母語、生活習慣及聯繫祖籍地。

         講華語並無可厚非,只要他懂得馬來西亞語就行了。我在西方國家遇到一些住在當地多年的馬來同胞,他們依然講馬來語,我見之心生歡喜,可見他們在國外也不忘本,堅持語言飲食習慣。

         歷史上,中國宋元時期的福建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各國海商雲集,泉州城內有外來數十個國家的商人,人口數十萬,超過一百種語言在此流通,各國宗教殿堂紛紛建立。尤其阿拉伯、波斯、印度商人最多。許多商人逝世後,墳墓寫著他們的國家文字。一個有包容性的地方,包容各種信仰、語文、風俗習慣,才會繁榮興盛!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2年1月1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