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長富夫婦雙壙墓(李永球攝) |
文接上篇。陳長富在遺囑裡面提到,雖然擁有園坵7、8百英畝,但大抵一半是負欠債務的,倘若土產行情保持著現在的價格,再持續四五年,這些債務將會還清。雖不敢奢望其為素封家(按:素封家即沒有官爵俸祿封地的富有人家。《辭海》“素封”:“無官爵封邑而同封君一樣富有。《史記·貨殖列傳》:‘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然規模亦不小。其言下之意是說本身雖然不算是富有人家,但產業也不算是小規模。
他在遺囑裡繼續訴說,經過三四十載的慘淡經營,苦心孤詣,手胼足胝,殷勤締造,無非為了汝輩(按:子女們)的將來計劃,孰意天不假年,精神有限,積勞成疾,當今52歲,染上了便血之症,或謂腸癰,現時病勢頗危,藥石無靈,但是生寄死歸,古今常理,他最恝然於懷的,是子女們尚未一一成人,對於持身涉世,缺乏經驗,這是他
最憂慮之事。
如今,他作為父親的這篇簡略經歷,可供子女們參考借鏡,須知創業維艱,當如何臨深履冰,兢兢業業,相與有成,將來父作子述,箕裘繼美,兄友弟恭,壎箎葉奏,以竟汝父未竟之志。不可聽信人言,以乖骨肉,大字小,小事大,勿起意見之衝突,宜聯同氣之團結,蓋兄弟如手足,以汝父視之,若左手之於右手。均是一體,子女們能以父母之心為心,此才是孝矣。
對於你們的母親,尤須孝順服從,怡色婉言,以慰母心,而汝母對於家庭瑣事,亦宜原情略節,置之癡聾,似毋庸以察察為明(按:察察為明,成語,意為專就小處詳察,自以為精明)。
最後,陳長富指出女兒:玉英、玉燕、細漢、玉意、玉柳,是汝兄弟的姊妹,若有遭時不遇,貧苦顛連者,汝曹須當贊助扶持,不可視為膜外,切記切記。細漢、玉意、玉柳尚未出閣,掛砂字(原註:即律師所造的英字遺囑),雖各訂壹仟元與伊,然當視彼時經濟為轉移,設使經濟裕如,應該量力增加,不可膠執壹仟元之限定,兄弟姊妹俱是汝父母所生,汝宜善體親心,至相愛護,唐山銀信,每年宜寄三四幫,交陳亞雪收(原註:亞雪是余之堂弟),以為祭祀之費,或是汝叔父長榮要返唐山,汝曹須給與一筆錢,在唐山建置祀業,因為唐山祖宗,是汝父之木本水源,叮嚀叮嚀,果能聽余所言,庶幾家門昌盛,和氣一團,汝父雖死猶生之日也。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願汝曹當共記而不忘,毋違是囑。最後註明:父,遺囑。證見人(按:沒署名及簽名)中華民國廿五年英1936年(按:公曆年份乃蘇州碼子字)月 日。陳長富在直弄的住家(陳綿輝提供)
從陳長富夫婦窀穸上查到他去世於23 DAY 10 MOON 1936年.如同上篇的出生日期,雖然是公曆年份,但月份及日子均為農曆。所以他去世的公曆日期是1936年12月6日(民國廿五丙子年十月廿三日。從《南洋商報》其訃告證實逝世日期正確)。遺下夫人張含笑,子:正義、正德、啟祥、啟宗;女:玉英、玉燕、細漢、玉意、玉柳(陳長富墓碑上的名字是秀珍)。殯葬於太平福建公塚。
1936年3月20日《南洋商報》一則廣告:太平直弄路陳長富園出佳種紅毛丹四十餘種,備有接枝紅毛丹種,惟近有不法奸商,冒用其名義售賣劣種紅毛丹秧苗,茲登報聲明,如有購買,請投函太平馬力律129號陳長富收,或親臨直弄路十一英里本園面購云云。民國廿五年一月一日。他的確是太平著名的名種紅毛丹商家。
對於公益事業,乃1931年太平福建會館建築董事碑記上的協理,捐銀一千元。熱衷於教育,曾任太平修齊學校協理,1936年太平修齊和振華學校合併委員會之委員等等。
其留下的遺囑以文言書寫,參雜一些福建話,如母姨(姨母)、母舅(舅父)、樹乳(橡膠)、果子(水果)、馬來借詞掛砂字(遺囑)等。並講述了其生平拼搏事蹟,交代兒子們同心協力,照顧家庭事業,愛護姊妹,孝順母親等等。全篇真情流露,讀之令人唏噓不已,立下遺囑後不久他就溘然長逝矣!
參考《陳長富遺囑》,其孫綿輝提供。圖片:陳綿輝提供。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文:李永球,2025年9月3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