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4日 星期日

食伊的瀾·食飽買包


 今日來講兩句俗語,第一句是福建話俗語“食伊(他)的瀾(唾液、口水,講伊的話”;第二句是廣府與潮州俗語“食飽買包”。

食伊的瀾,講伊的話。這句俗語盛行於檳城北馬一帶,用北馬漳州音福建話念起來就押韻,“瀾nua”與“話ua”押韻。若是泉州音(盛行於中南馬及新加坡等地區)的“話ue”就不押韻。

這句俗語原本是形容嬰兒出世,過了四個月就開葷吃飯食葷,那時候,就由照顧者餵食飯菜,古早時的餵食嬰兒,照顧者先以調羹把飯菜舀起,然後放進嘴巴裡含一下。這有兩個作用,一試探飯菜會否過熱燙傷嬰孩;二以嘴巴含一下將調羹裡的飯菜弄成一團,讓嬰兒較容易吞食。就是因為先“含”一下的動作,飯菜因此會沾上照顧者的唾液,嬰孩吃進了他的唾液,就會講他的話了。

一般的照顧者會是母親或祖母,所以孩子就會學習到“母語”。其實孩子是跟隨照顧者學習講話的,並不是因為吃了對方唾液而會講對方的話。

此俗語也有人說成“食伊的瀾,聽伊的話”,意思是說,吃了照顧者的唾液,會聽他的話(順從其言不叛逆)

由於受到現代等思想的影響,一些年輕人開始覺得這種餵食法極為不衛生,尤其是老人家可能會有一些傳染病,或許會因而傳染給了小孩子,於是一些人就排斥給老人家餵食。可是,多年前曾經在報章閱讀到一些醫學報告說,成年人的”飯菜是好的,成人的唾液會幫助嬰兒的食物消化云云。關於嘴含飯菜的衛生問題,希望大家聽取專家的意見,本文只不過是在討論這句俗語的含意

然而,語言是會因為環境時代而演變的,甚至意思也會變成不一樣。食伊的瀾,講伊的話,後來衍變成為形容男人吃進了女朋友或妻子(或是相反的,女子吃了男朋友或夫君)的唾液之後,就會講對方的話了,甚至聽對方的話,不再聽從父母的言語。的確如此,許多人了不同語言的伴侶是成為夫妻,往往就懂得講對方的語言。因此人們戲謔稱這是因為吃了對方很多的唾液,才會講伴侶的話。設使不會講對方語言的,也會被笑稱“嘴瀾食無夠”(吃不夠對方的唾液)。


廣府話與潮州話,都有一句俗語食飽買包”。大山腳的王山野先生說,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聽到這句俗語。當時有朋友解釋說:吃飽了經過賣包的地方,就隨口問一下多少錢,如果便宜就買下,過後肚子餓了或可當茶點來吃,如果貴就不買。意思是買不買不重要,反正我都不餓,倘若便宜就買下當茶點。總之這是無關重要的事,要不要均無所謂。

可是,語言會隨著環境時代而演變,“買、賣”無論是華語還是各種方言發音一樣,只是聲調不同。食飽買包,隨後竟然演變成為“食飽賣包”,買變成賣,意思不變,依然是形容人們吃飽空閒,做了無關要緊的事情,反正我都不缺錢,賣包只是消遣過日子。

王君說,還有一句具有同工異曲之妙是粵語的“路過問棺材”。路人經過棺材店,問老闆棺材多少錢?而他沒進入店內,顯然不是要用到,而是問“爽”或是同行來探聽價格行情,通常老闆都不理這些路人。食飽買包與路過問棺材的意思基本上同樣。

語言民俗很有趣,會隨著環境時代而“變身”。“食伊的瀾,講伊的話”是形容嬰孩吃了長輩的唾液而懂得講起他的語言,後來竟變化為情侶或夫妻互相吃了對方唾液而會講對方的話。“食飽買包”卻演化成為“食飽賣包”。買變成賣,實在耐人尋味!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4年6月2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