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3日 星期五

為何以牲醴音樂香酒祭祀?

獻生(腥祭)乃古代祭祀之禮

 

         傳統上的祭祀,經常會見到“獻生”、敲鑼打鼓、燒香祭酒之儀式。這些或許大家都有看過,不過卻不知其意。

         所謂獻生(腥祭),即是整頭的豬與羊宰殺後不煮,連同毛血及一些內臟生祭,一段時間後,再砍下其頭與尾巴煮過,再一次祭祀,稱為“獻熟”(爓祭)。這種祭祀方式通常用於大型的祭祀活動,如大型拜天公、一些神廟的大祭典或宗祠祭祖等等。至於“祭酒”,即將酒杯裡的酒傾倒在地上或茅草堆裡,稱為“祼guàn禮”。實際上,這些皆是古代的禮儀。

砍下頭尾煮過的獻熟(爓祭)

砍下頭尾煮過的獻熟(爓祭)


         王文錦譯解《禮記•郊特牲第十一》云:“虞代人的祭祀,崇尚牲肉的腥氣,用牲口的鮮血、鮮肉、焯過的肉來祭,都算做用氣。殷代人的祭祀,崇尚聲樂,沒有殺牲、煮牲之前,就奏樂降神。音樂奏過了三節,然後才出門迎接祭牲。聲音的呼號,就是殷人在天地間用以尋覓、召喚鬼神的手段。周代人的祭祀,崇尚香氣,開始向神獻酒用的是鬱金香草配合黍米釀製的香酒,灑酒於地,讓香味下達到地下淵泉。灌鬱鬯用的是圭璋做柄的酒勺,兼有使用玉的清潔溫潤之氣的意思。既灌鬱鬯於地,然後才出而迎牲,這是先向幽陰的地面下求神來臨受祭。迎屍堂上行正祭之後,又將請屍入屋,行饋熟禮。這時用香蒿合些黍米飯、糜子米飯焚燒起來,讓香氣彌漫牆屋各處,人們既爲屍酌酒奠於馔席,然後在香蒿上又加上些祭牲的腸間脂肪焚燒,這是向地面上求神來臨受享。凡是祭祀都要小心翼翼地想辦法請求神的降臨。”(原文: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氣。血、腥、爓祭,用氣也。殷人尚聲,臭味未成,滌蕩其聲。樂三闋,然後出迎牲。聲音之號,所以詔告於天地之間也。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鬱合鬯,臭陰達於淵泉。灌以圭璋,用玉器也。既灌然後迎牲,致陰氣也。蕭合黍稷,臭陽達於牆屋,故既奠然後焫蕭合羶薌。凡祭慎諸此。)

祼酒禮(灌茅)乃周代的禮儀

         關於祼禮,《周禮•春官宗伯第三》:“進獻肆解的牲體,獻醴酒、薦血腥,並以鬱鬯灌地來祭享先王。”(原文:以肆獻祼享先王);《儀禮•士虞禮第十四》:“喪祝拿取放在鉶南邊的酒觶祭祀,也是向白茅上倒三次醴酒,但不能將觶倒空,然後再添滿,放回原處。”(原文:祝取奠觶祭,亦如之;不盡,益,反奠之。)

         上述書籍之說,指古時候的虞代,祭祀採用鮮肉、鮮血,過後再稍微煮過再祭拜;殷代祭祀,是在殺牲前奏樂;而周代則以鬱金香草摻和黍米釀製的酒,用圭璋手柄的勺子舀酒灑在地上,再用香蒿混和黍米飯、糜子米飯焚燒,以及香蒿加上祭牲的脂肪燃燒。這些些,皆是請神(神明及祖先)降臨來享祭。

         所以今日見到的獻生及獻熟,乃虞代的風俗,就是依靠鮮肉鮮血請神降臨享用祭品,並告知這些牲畜均是毛色純正,健康無病的。當今見到祭祀時敲鑼打鼓,這是殷代風俗,藉著鼓樂的聲音,召喚神靈降臨來品嚐祭品。現今常見的祼酒禮(倒酒於地或灌茅)及燒香,則為周代的風俗,通過把酒祼灑在地以其請神降臨,至於如今常見的燒香(線香等),則從周代的焚燒香蒿與米飯、香蒿與牲畜脂肪而來,就是靠著這些氣味來請神降臨。

         當見到人們在拜天公神明、宗祠祭祖等祭祀時燒香、祼酒、奏樂、獻生、獻血、獻熟等等,無須大驚小怪,那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今日我們的民間信仰、神廟及宗祠,尚保持著這些古老的傳統,從古至今悠悠兩三千年之歷史矣,保護好這些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才能證明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延續迄今不曾斷層!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2年12月2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