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荒淫好色武則天

 

歷史上皇帝多數荒淫好色,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是否如此呢?史書上有關記載不多,但眾所周知她的男寵倒是有幾個,即僧人薛懷義及張昌宗、張易之兄弟。

民間傳說武則天能夠當上皇帝,是因為前世她是一匹載過姜太公的母馬。傳說中商朝紂王無道,荒淫成性,周文王為了推翻紂王,便親自恭請姜太公出山輔助,姜太公有意刁難之,叫文王拖車載他出去,文王拖了近八百步,氣喘吁吁拖不動了,姜太公叫他再拖,文王說拖不了,於是只好牽一匹馬來完成最後的路程,這匹母馬拖動車輦走了二十多步就到達,姜太公因而感嘆地言:八百步預示著周王朝統治天下有近八百年之久。姜太公沒說母馬會如何,但母馬參與拖載姜太公,也獲得天子的福氣,死後轉世為武則天,篡奪李氏的唐朝稱帝,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國號為“周”,在位15年,但早在6年前就臨朝稱制,自專朝政,前後共21年。相傳她極為好色,囑咐手下到民間強搶俊美壯男,尤其是覷視哪個男子小便尿柱粗大者,這顯示腎臟強壯,就搶進皇宮裡與之睡覺。(口述者:溫鑽華,19885月,太平)

無獨有偶,在章回小說也有寫到她的荒淫無道。最近閱讀〔明〕清溪道人著《禪真後史》就有關於她的喜好美色:“武后(武則天)隔簾窺覷,見瞿琰青年美質,豐采不凡,面如冠玉,目如點漆,眉如新月,膚如白雪,齒如含貝,聲如洪鐘,手如柔荑,身如玉樹。凝視一回,滿心歡喜,忽失聲道:‘美哉,人如卿也!’……喚宮人捧過玉璽,搭印於瞿琰右掌,復令裸其左臂,武后將玉指撫摸,嘖嘖羨慕,然後提起御筆,寫兩行大字於臂上……豈料武后一見(瞿琰),便欣然愛慕,暗存昵狎之心,故升他為侍中大夫,使朝暮可以親近。不想瞿延柏自那撫弄臂膊裡,也自參透其意,待欲辭官,猶慮涉疑致禍……武后微笑道:‘……今日天色已暝,留卿暫宿宮中,焚符整藥,調攝朕躬……’……瞿琰道:‘……不宜嘉言以亂神炁,須默坐觀想,則藥奏功甚易’武后是個聰明絕出的皇后,見瞿琰屢屢危言求退,心下反喜他是一少年英哲真誠君子……”。後來,瞿琰多次尋求外出,如赴山東十州治理瘟疫,又因清遠縣巨寇羊雷、潘三澼造反,武則天的姘頭白馬寺番僧懷義,為了避免瞿琰過於親近武后而使他失寵,於是建議派遣瞿琰前去剿匪,正合瞿琰遠離武后之意。武則天最後再招他入宮,他只好跳井自殺。其實是遠遁去找其師父修煉道家丹道,最後功滿得道飛升。

民間傳說及章回小說裡,與大多數皇帝一樣,武則天也是個荒淫好色之帝。畢竟這只是傳說與小說,事實上她只有數名男寵,至於真相如何則不得而知矣。

 

《聲匯八方》(八度空間華語新聞)網上專欄,文:李永球,2025312

養豬生涯(上)

 

黃清贊老師

    黄清贊老师(Ng Cheng Chan1939年生),霹靂太平人,祖籍福建南安埔頭溪西鄉七都。父親黄福成(Ng Hock Seng 1896-1979)與叔父黃奕宋兩兄弟在少年時,從中國南來馬來亞的太平。

    福成移居太平後,起初是當雜工,專做粗活,生活辛苦。後來轉型“踏雞”(福建話的踏雞,意為踏脚車販賣雞鴨),他與幾位福建籍貫的友人,一起踏起“大車架”(福建話的大車架,即一種輪胎比較大,輻條比較粗,尾端有個大鐵架可供載重物),尾端大鐵架處,安置一個竹編大雞籠,上面有個籠蓋,可放進雞鴨數十隻,車頭的手柄處,左右各吊著一個長形竹籠,供擺放雞鴨蛋用的。

    他們一夥數個人,一起踏起腳車到太平北部,沿路往甘榜的每家每戶,向人們收買雞鴨或蛋類,最遠到達峇眼色海,然後回到太平市,就在萬山(菜市)裡販賣給顧客們。同行裡有個外號“鴨囝德”(葉文德)的,他在萬山裡有兩個攤位供販賣雞鴨蛋類。而福成則没有攤位,只能在外面擺個位售賣。

    踏雞賺到了錢,黄福成便與一些人合資做生意。曾經合股樹膠園,結果被人舞弊“吃錢”,分文未得。也曾經合資開採錫礦,結果也是分文未得,被吃掉了錢。又合資囉哩(卡車),由他出錢購買囉哩,對方駕駛載貨賺錢,起初還分到一些錢,拿了幾次錢後,當再去時,對方語氣兇惡放刁說,買囉哩的錢已經分完給他,如果下次還再來,就會不客氣打他,結果錢也就拿不回了。後來又有人邀出錢建屋,對方出地,地在青厝區,福成出錢建屋,建好後兩人分别各住半間。屋子倒是獲得居住了十多年,後來地主賣掉屋子,他也是分文未得。也曾經借人家的商店寄賣白米,却給顧客們賒欠,最後血本无歸。福成是個忠厚的老實古意人,經常被人家欺負,錢財被人訛騙到一乾二淨,一生潦倒。

    母親李玉燕(Lee Geok Yan 1910-2007),本地出生,喜穿娘惹装,上衣是娘惹短衣,下面著“幔”(紗籠),不是正統娘惹。與其父婚後育有四子三女,清贊是最小的男兒,上有清吉、清泉、清林、清碹、清珠,三兄二姊,下有一個妹妹清葉。二次大戰前,母親在太平跑馬埔(Lawan Kuda Lama. 今名Batu 2 ½ Jalan Simpang)非法地佔了一塊約半依格的土地,建了一座簡單的房屋,帶領他們一家大小在此居住,另築一間寮房飼養了猪、雞、鴨(番鴨、土鴨)、火雞等。附近空地栽種許多樹薯(木薯)、番薯、葱茅(香茅)、蕹菜、香蕉樹等。這裡原為紅毛人開採錫礦後,留下的非法地,人們紛紛在此非法霸地建立家園。

    養豬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母親先向實兆遠購買豬囝,先餵食粗麥片等雜糧,待長大到約20斤(約12公斤)左右,則向新板一間雜貨店陳頭家(俗名花矸。福建音)賒賬購買豬飼料,由他先提供飼料,待猪養大後賣掉時,才扣錢還他。

陳頭家每次都讓工人(名叫陳顯護)以大腳車載來“椰粕”(椰肉絲榨油後,遺下的椰絲粕曬乾來賣給人家養牲畜)、“薯頭”(樹薯刨絲取出薯粉後,遺下的薯粕曬乾賣給人家飼養牲畜),經過飼養,當豬長大到約兩百多斤就售卖。這時候,陳老板找人來買猪,以大秤抬起稱重量,然後以細藤打扁作筆,蘸上紅的色水在猪的頸項背部,以碼子(蘇州碼子)書寫其重量。按斤計算,陳老板扣除了飼料錢後,餘款歸他們獲得。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5219

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

古代的天子祭天

祭天採用牛犢(圖片取自網絡)

 

    正月初九玉皇誕,我國民間大事慶祝拜天公。古時候的中國等級嚴格,唯獨天子才能祭天(祭祀昊天上帝),老百姓完全沒資格。到了唐宋時期,道教捧出玉皇上帝,普羅大眾方可膜拜玉皇。古代天子祭天的記載,從一些古籍可查閱到資料。

    《周禮·大宗伯》:“以玉帛及牲牷(按:純色毛的牛)置於柴上燔燒,使昇煙,以祀天神”(原文:以禋祀祀昊天上帝);《禮記•曲禮下第二》:“除祭宗廟外,天子還祭天神、地神、祭四方神,祭山神、川神、祭戶、竈、門、中霤、行五神,一年之內祭遍……”(原文: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歲徧……);《禮記•郊特性第十一》:“天子到國都南郊祭天,迎接晝長日子到來,這是大報天恩而以太陽為主,祭天的兆域設在國都的南郊,這是歸就陽位,因南方明亮,屬陽。郊天時在壇下清掃地面舉行正祭,就在陽位的原地上。祭天使用陶器和葫蘆做的器皿,用以象徵天地的樸素自然的本性。在南郊祭天,所以管祭天也叫郊……祭天用天干的辛日,周代頭一次祭天在冬天前後,採用辛日,意取陽氣新生,新的開始……這天,城鄉有喪事的人家不許哭泣,不敢身穿喪服出門。人們廣泛的進行打掃,刨翻路面,鋪平新土,鄉間各在田頭安放火炬。以上種種,不用官方命令,而人民自覺地服從規定……”(原文: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大報天而主日也。兆於南郊,就陽位也。埽地而祭,於其質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於郊,故謂之郊……喪者不哭,不敢凶服,氾埽反道,鄉為田燭,弗命而民聽上……)

民國初年,袁世凱進行祭天(圖片取自網絡)

    古籍裡關於祭天殺生的記錄很多,祭天必須採用牛牲。《禮記•曲禮下第二》:“祭祀要殺牲享神,天子用毛色純正的牛,諸侯用經過挑選而精心飼養的牛,大夫用屆時在牛群中選求的牛,士用羊或者豬”(原文: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禮記•郊特性第十一》:“祭牲用紅毛的,因為周代崇尚紅色,祭牲用牛犢,因為牛犢誠懇純真,最為可貴……祭天時,要以始祖配祭。所以要準備兩頭牛犢,一頭是祭上帝用的,叫帝牛;一頭是祭始祖後稷用的叫稷牛。供祭上帝的牛犢如果卜之不吉或死傷,就取稷牛來祭天。供祭上帝的牛犢祭前一定要在乾淨的牢中精心餵養三個月。供祭後稷的牛只要色正完整就行了。對帝牛和稷牛的要求不同,也是用以區分奉事天神與人鬼的差異。天為萬物之本,祖先為人類之本,所以天子以自己的始祖配祭上帝,南郊祭天,就是盛大的報本反始活動。”(原文:牲用騂,尚赤也。用犢,貴誠也……帝牛不吉,以為稷牛。帝牛必在滌三月,稷牛唯具,所以別事天神與人鬼也。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

袁世凱祭天的古樂演奏(圖片取自網絡)

古人尊敬天地神明,以祭祀來答謝祂們。祭祀是非常神聖之事,被指定用於祭祀的牲口,得另外單獨飼養,必須是健康無病無殘缺,毛色要純正。可見古人對於用在祭祀的牲口極為善待。即將在未來屠殺之用於祭祀,就得嚴格照顧,好好圈養,尊重對待之。

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前,我國華人年初九拜天公,一些家庭會選家裡圈養的牲口來祭祀天公,也是擇定健康潔淨之牲口,必須是閹割的。尤其是豬,以紅筆在其額頭寫個“王”字來指定是拜天公專用之豬。可見採用牲醴祭祀是個神聖禮儀,畢恭畢敬,不可馬虎,令人肅然起敬。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文:李永球,“民國初年袁世凱祭天” 圖片取自網上(如有侵權請告知,即刻拿下),20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