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孝道就在喪禮中(序李永球著《魂气归天——马来西亚华人丧礼考论》

孝道就在喪禮中(序李永球著《魂气归天——马来西亚华人丧礼考论》

孔子解釋孝道為:「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子也說:「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孔孟二聖先後強調喪禮為實踐孝道的關鍵環節。兩千多年來中華民族一直奉行孔孟之道,重視先人的喪葬之禮,因而能將孝道文化綿延不絕傳遞下來。孝道成為家庭、民族、國家最佳的凝聚力,也是社會的穩定劑。時至晚近,這項中華文化最大的特色,開始褪色;為政者常常口沫橫飛談孝道,不知孝道就在靈柩麻衣、壟墓祠堂之間,捨此而欲言孝道,猶如緣木而求魚。至於一般世人遇到親長喪葬之事,不是鋪張浪費,就是將它視為禁忌重重;而且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行禮如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1975年春王正月,先慈棄養,在家父指導下,我身服斬衰,手持桐杖,寢苫席,枕土塊,一舉一動,均有其特別的意涵,因而罔極之慟,永銘心版。當時即立志要鑽研此一關繫世道人心,卻被世人忽視多時之學問。就讀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班時,先上探中華喪葬禮俗之根,完成《儀禮士喪禮既夕禮儀節研究》一書。考上博士班,又以五年時間,不畏寒暑,到台灣各地進行喪葬禮俗田野調查,再結合古文獻與方志資料,將台灣各地泉州籍、漳州籍、客家籍移民三百多年來的喪葬禮俗蒐羅齊全,然後分門別類,條分縷析,辨其異同,考其淵源,論其流變,寫成《台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獲得博士學位。如今此書不僅成為研究台灣喪葬文化最重要的著作,更是台灣殯葬業者遇到疑難雜症尋求答案時必看之書。
今夏七月臺灣特別炎熱,我與內子赴英倫兒女家避暑,一日午後自公園散步歸來,從電子信箱中收到一封陌生男子的來信,署名「李永球」。自稱是馬來西亞華人,二十多年來,一方面協助父親的小販業兼奉養雙親,一方面熱中田野調查,足跡踏遍全馬,專門從事華人喪葬習俗研究,陸續於星洲日報發表研究心得,最近想集結成書發行。因曾閱讀我的升教授論文《台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知道我與他屬於「同行」,希望我能為他的大作寫序。光看信中所附八十一目錄,便已十分吸引我,再進一步詳讀內容,更是於我心有戚戚焉。以永球兄這般年輕人,既沒有政府經費支援,又不是為了寫畢業論文,不辭辛勞肯跑遍北馬、南馬,甚至遠赴中、港、臺去蒐集相關資料來研究馬來西亞華人喪葬風俗,若非對華人文化抱有特別的使命感,絕對辦不到。
永球兄研究馬來西亞華人喪葬風俗,和我三十多年前撰寫《台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抱持同樣嚴謹的態度,既記其事實,盡其可能蒐集怡保、太平、麻六甲、檳城南北馬閩粵各籍華人(包括福建的泉州、漳州、廣東的廣府、潮州、嘉應州及海南島之移民)喪葬禮俗,將它們統合在八十一個議題之下;又溯其淵源,援引《儀禮》、《禮記》、《莊子》、《左傳》、《家禮大成》等經典說明各種禮俗之來源;且進一步橫向比較其異同,例如指出大功德法事,南馬通常是在逝世出殯後一年、三年進行,北馬則在出殯之前進行;又能以歷史眼光縱觀其流變,例如明言太平的點主儀式本係葬後在墓地舉行,後來才改為在出殯之前的奠祭儀式時舉行,有些人家甚至不是點主而是改為點遺像。尤足稱道者,能糾正風俗中之謬誤,例如糾出馬來西亞獨立已逾半世紀,卻仍有華人銘旌、墓碑還在刻「民國」,渾然不知今世何世,便是明顯的錯誤!永球兄甚至勇敢挺身捍衛傳統儒道文化,對世俗以佛教陀羅尼經被取代傳統棺被、佛化喪禮以黃色布幔取代傳統白色布幔,期期以為不可,頗有當年韓文公原道之風骨也。「雖然時代進步,社會丕變,但是傳統喪俗還是有其意義,不宜輕言革除!」書中類似這樣語重心長的文句很多,不但大馬的華人看了要知所當為,連中、港、臺的華人,尤其是主司風俗教化的政府官員及以此為業的殯葬公司老闆,讀了之後更應該有所省思,你們不能忘本盲目地搞「簡葬」、瘋「創意」……,否則,中華傳統孝道一旦絕跡,你們就是歷史的罪人!
  《魂氣歸天—馬來西亞華人喪禮考論》主題鎖定喪葬習俗,文筆流暢,所談議題經常發生在每個人的週遭,既有知識性、實用性,又有趣味性,付梓之後,必定洛陽紙貴,大裨益於世道人心。
2011年仲冬  東海  徐福全謹序於台北惜福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