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

契兄不可乱喊

契兄不可乱喊

海南话、潮州话与福建话(闽南话)均属闽南语系,虽同一语系,但腔调、语意、语音略有不同。有些词语甚至出现大相径庭的差异,十分耐人寻味。下面就谈谈二则趣味的差异:
一:称谓的差异
“兄”也就是哥哥。单单福建闽南的二州──泉州与漳州,即出现不同的称谓。泉州话与潮州话很接近,它们采用“兄”来称呼哥哥,如“大兄”、“老兄”、“表兄”、“xx兄”等;漳州话则用“哥”,诸如“大哥”、“二哥”、“表哥”、“xx哥”等。北马的漳州福建话尚有“阿峇哥”一词,那是马来话及闽南话的合成词,专称呼年轻小伙子。另外,海南话也采用“哥”。
在北马,以漳州为主的福建文化圈,盛行于北三区的北马(槟城)、印尼(苏门答腊)及泰南(普吉),甚至远至缅甸。以潮州为主的次文化圈,则遍布北马(吉打)、泰国、柬埔寨及寮国,乃至越南。
若你处身在北三区福建文化圈里,当地的非华裔友族同胞多多少少会以闽南话的“阿哥”来尊称我们男性华裔。我在普吉时,就被他们叫“阿哥”;在棉兰时,被商店里的印尼小姐尊称“哥哥”。若在潮州文化圈子里,肯定会被称呼“阿兄”。喜爱寻花问柳的朋友,在泰国合艾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阿兄,(来)打炮。”(打炮者,性交也。)虽然这些泰族妓女均懂得以北马漳州闽南话与嫖客交谈,但她们不用“阿哥”,显见合艾是潮人居多的潮州文化圈。
为什么北马漳州闽南话不用“兄”呢?事实上,它是有用“兄”的,不过是用来称呼姐夫,一般上多冠上其名字。举个例子,如某人其姐夫名叫“阿成”,那就叫“阿成兄”。所以,当你听到北马人称“xx兄”时,别以为那是什么尊称,实是舅仔叫姐夫也。
兄在闽南话最敏感的该数“契兄”,那是指女人的姘头。真正拜认的义兄弟,应称为“契哥”、“契小弟”(若称“契弟”,即是男妓也)。而潮州话的姘夫则叫“老衍”(lao2iang6,土话),拜认的哥哥,潮州人还是叫“契兄”。曾经发生一则真实笑话:一位福建(闽南)籍男子娶了一潮州妹为妻,新年期间带往福建籍的契母家中拜年,那位潮州妹对其夫之契哥称为“契兄”,使到场面十分尴尬,于是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喷饭笑话。
其实,在很早以前,福建人也是用“契兄”来称呼拜认的义兄。至于它后来成为姘夫的专用名词,那是因为旧封建社会里,妇女若与非亲属男人来往密切,则会引起非议。因此,她们为了方便与男人进行非夫妻关系的同居或性行为,往往诈称对方为其“契兄”。然而,纸包不往火,最后终于露出马脚,“契兄”也就成为姘夫的代名词。“契兄”成为敏感的“禁忌语”后,民间则改称拜认的义兄为“契哥”。
二:语音的差异
潮州话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与其它汉语或方言迥异,那就是“兴”与“旺”。根据老一辈的说法,兴即是旺,旺即是兴,所以潮州话把兴读成旺(uang6),旺读成兴(heng1)(但这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兴旺还是读成heng1  uang6)。至于闽南话的兴旺则读成hīng
ông,绝无倒读。
潮州话兴旺倒读并非虚词诡说,乃有案可稽,请看下面的实证。
“旺”与“王”,闽南话的发音都是“ong”,只是字调不同。至于潮州的话发音应为“uang6”才对,但是我国王姓潮籍人士的拉丁字母却是拼成“Heng”。太平保谷亚三区的本届州议员何章兴他的拉丁名字拼音为Ho Cheng Wang,兴却拼成“Wang”。旺(王)读成“兴”(heng),兴读成“旺”(wang/uang),耐人寻味吧!
《星洲日报·星云》1998325日。文:李永球
修订于
2006825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