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

不要叫我爹地

不要叫我爹地

在一个座谈会上,槟城理华生表演了一出短剧,戏里的一位青年在称呼父亲时,一直“爹地(daddy)”地叫个不停,最后惹得父亲冒火,疾言厉色地说:“你不要叫我爹地!叫我爸爸可以吗?”结果,台下顿时掌声如雷……。
不仅是戏中的青年,在我们的社会里,尤其是青少年,开口闭口“爹地”、“妈咪(mummy)”的,不乏其人。
80年代之前,我们的社会里或街头巷尾之间,满耳尽是“阿伯”、“阿叔”、“阿婶”……渐渐地,竟变成“安娣”(aunty)与“安哥”(uncle)。
当我们改呼“安娣”、“安哥”时,马来同胞与印裔同胞还继续沿用我们的“阿伯(apeh)”、“娘惹(nyonya。称呼华人女性长辈)”。不过90年代后,他们也向华人看齐,“安娣”长、“安哥”短地叫个不停,呼个不亦乐乎!
让我们再听一听以前社会对青少年的称谓。“阿峇”是对华裔青少年的称呼,女性青少年(未婚)则是“阿惹”。我们皆晓得,以前土生华人被叫作“峇峇”(baba),女性乃“娘惹”(nyonya),阿峇与阿惹则是指青少年的土生华人,后来衍变成凡华裔青少年都用此称谓。某次,我在称呼一位青年女性时,特地叫“阿惹”,岂料引起友人的讪笑,笑我老古董,人家现在都称呼“miss”了。
为什么我们要放弃传统,纷纷采用西方的称谓呢?说穿了,乃文化民俗自卑感这个沉疴作怪,于是大家鄙视自己,竞相崇洋。
或许有人会说,“峇峇、娘惹”岂不是“崇巫”?话可不能这么说,这是华巫民俗文化的交流融会,是本邦华人独有的传统,峇峇源自马来话,娘惹借自闽南语,意为妇女。
崇洋风气的盛行,在华人社会早已泛滥。一个常引起争议的是取洋名课题,它往往被批为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其实,设使生活在一个西方人的社会,这是无可厚非的。友人黄君移居澳洲,他的中文名字,多数洋人念不来,也记不来,尤其鼻音的“Ng”,几乎都念不出。他唯有改成汉语拼音的“Huang”,再取个洋名成“David Huang”,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不仅如此,好多洋人在中国等地,也取个中文名字,这均为方便人家与入乡随俗之计。然而,生活在华人社会中,需要取洋名吗?
当我听到马来同胞与印裔同胞还在用着本身民族的称谓时,不禁发出衷心的赞叹!印裔同胞不仅对自己民族,甚至对友族也常用淡米尔(泰米尔)语称谓,我就常被他们叫“阿捏”(阿哥)或“淡米”(阿弟)。这不只令我赞叹,更叫我内心震撼──淡米尔文化不会亡!
这就是为何上述短剧中“不要叫我爹地”引人喝彩的原因,它是治疗患上称谓语文化自卑感的一记当头棒喝!

《星洲日报·星洲广场·文化论谈》之联合专栏〈以笔为眼〉200262日。文:李永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