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萬山福德祠的慶典

萬山福德祠的慶典

香港青松观道侣在念经祝祷。(圖:李永球)

新加坡萬山福德祠慶祝一百五十週年紀念,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醮會,恭請香港青松觀道長們主持,啟建“祝國啟民保福消災冥陽普利法會”。
福德祠主祀福德正神,俗稱大伯公、土地爺爺。創建於清朝同治年間,迄今約150年歷史。副祀神明多,有觀音娘娘、太歲星君、華佗仙師、華光大帝、孝子爺、虎爺、金花夫人及十二奶娘等等 ,後者都是婦女生育保護神,還有花公花婆,他們乃潮州人的婦女生育保護神,最特別的是供奉有保生大帝,他是福建閩南的神祇。
福德祠屬於廣東式建築,建於1902年。三間兩進,中間天井已被遮蓋,顯得黑暗悶熱,建築簡單純樸。據悉即將被拆除,此處改為其他發展用途。殊為可惜,一座傳統的廣東式建築即將消失而去,新加坡政府必須保護文化古蹟,避免它們的被拆除。洪毅翰君在剛剛出版的《鄉情祠韻》(萬山福德祠出版)裡詳細介紹了該祠的歷史與建築、神明和文物、地方及行業等等,研究深入,值得一讚。
香港青松觀乃道教全真派,道長們服飾整齊,道壇莊嚴,法會嚴肅,令人肅然起敬,信眾們儘量避免喧嘩走動。法會共為四天。首日,請水灑淨,恭迎土地爺爺升座,揚幡張榜,開光開位供靈,接?開壇啟聖,攝召。次日,拜三清懺,朝科,禮鬥,供靈等等。第三日,拜呂祖懺,供靈,朝科,散花,贊星,過橋行大運。第四日,拜太乙懺,朝科,結懺送聖,幽科普度,圓隆。
法會期間,主辦一場學術講座會──土地爺爺大伯公暨道教文化講座會,邀請了新、馬和中國的學者蒞臨主講。另外,亦有一個文物展設在現場,除了展出福德祠的歷史及文物外,亦有當地的歷史及行業民俗文物等等,令人瞭解了許多古早時候的事物。近年來,新加坡的一些社團或宮廟等辦活動時會作文史展覽設備,應當給予鼓勵,這類展覽是一個良好的知識文化教育場所,增加人們對有關社團宮廟的認識,以及對歷史文物的認知。
最後一天早上,福德祠邀請了中國、泰國、香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道教宮廟組織,貴賓參與“古禮大朝供”,其實即是傳統的五獻禮。不過有關當局依據古代的禮儀來進行。首先主供者就位,盥洗,行三跪九叩首禮,讀祝文,行五供大禮,初獻香、再獻花、三獻燈、四獻水、五獻果,陪供者則獻寶(金紙)等等,儀式隆重,這是儒家的獻禮。
晚上有個聯歡晚宴,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稻草香火龍表演,龍身由稻草編製而成,其上插滿線香,然後沿街舞動,鼓樂喧天,滿街香煙環繞,旁有人以硫磺硝藥撒向火柱,引起熊熊烈火,象徵火龍吐火,香火龍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從中國引進來的。此時這裡正好是茲卡疫區,蚊蟲極多,這幾日的醮會及香火龍,正好可驅趕疫病,給新加坡帶來平安無事,百姓健康。
這場法會很有意義,主要是剛好碰到茲卡病毒在新加坡氾濫。而青松觀道侶的義務蒞臨主持,為新加坡與百姓祈福消災,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消災延壽,人畜平安;再通過香火龍的騰雲駕霧,沿?整個疫區翻騰舞動,相信茲卡會逐漸失去威力,而漸漸消沉下去。香火可驅蚊,硝煙可除菌,但願一切安好!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專欄。作者:李永球。2016.9.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